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现状的调查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现状的调查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术后镇痛情况、术后镇痛不全的发生率;分析产生其结果的可能原因;探讨改善手术后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措施,为解决患者的术后急性疼痛、提高患者术后镇痛的满意度提供依据和建议。

方法选取上海仁济南院2015年8月11日至10月1日期间的腹部手术全身麻醉后患者150名。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问卷由麻醉与手术基本信息和随访记录组成。

结果术后第一天静息时疼痛的发生率为70.7%,活动时疼痛的发生率为84.7%。

术后第二天静息时疼痛的发生率为;;29.3%,活动时疼痛的发生率为62.7%。

结论我们应逐步建立以麻醉医师为主导麻醉护士为辅的急性疼痛服务小组,以迅速、持续的消除术后患者的疼痛,并防止转为慢性疼痛,同时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术后镇痛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术后镇痛
疼痛是一种机体不适的感觉,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对疼痛进行了新定义: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1],被认为是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四个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个生命体征[2]。

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POP)是由于受到疾病、创伤或手术后的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而产生一种让人不愉快的结果,是手术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

术后疼痛不仅使患者产生恐惧感,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降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导致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ain,CP)的形成。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仁济南院2015年8月11日至10月1日期间的腹部手术全身麻醉后患者150名。

纳入标准:①意识清醒且愿意配合接受VAS 评分者;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 ④无其他严重脏器疾病。

排除标准:①不能接受VAS 评分的患者(如不能理解VAS 评分者、昏迷不合作者、精神异常者、<12 周岁小儿等);②有慢性疼痛史患者;③对止痛药物过敏的患者。

1.2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问卷由麻醉与手术基本信息和随访记录组成,由麻醉护士填写麻醉与手术基本信息,随访人员于术后(24±2)h 和(48±2)h 调查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1.3评价指标
采用VAS 评分评定疼痛程度, 分别评估其静息时和活动时的疼痛情况,“0”分为无疼痛,“10”分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1~4”分为轻度疼痛,“5~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进行资料录入;使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将计数
资料进行统计与整合。

2结果
由表中可以看出,在术后第一天,在静息时发生中重度疼痛(VAS≥4分)的占到14.67%,活动时发生中重度疼痛(VAS≥4分)的占到28%。

睡眠质量较差的病人占到44%,其中,是由疼痛引起的占到40.9%。

术后第二天,在静息时发生中重度疼痛(VAS≥4分)的占到6%,活动时发生中重度疼痛(VAS≥4分)的占到11.33%。

睡眠质量较差的病人占到28%,其中,是由疼痛引起的占到32.1%。

另外,在调查过程中,82.67%的患者认为疼痛不重,不是大问题,忍一忍便可以过去了,不向病房医生及麻醉医生、麻醉护士求助。

3讨论
尽管目前国内对术后疼痛比较关注,各医院均开展了术后镇痛的服务,但缺乏对术后镇痛情
况的大样本调查。

本调查得到上海仁济南院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情况调查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

术后第一天及第二天静息时分别为14.67%和6%,活动时分别为28%和11.33%,提示术后患者发生中到重度疼痛仍占一定比例,尤其是活动时的疼痛。

国外有研究报道,从1973~1999 年,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以每年1.9%的比例下降[3],那么近十年来术后镇痛的进展如何?Svensson等人2000 年对185 例行髋关节、膝关节、脊柱、泌尿及胃肠手术的病人进行术后24h、48h、72h 疼痛评估,发现各时点患者静息状态时存在中到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43%、27%以及16%[4];Dolin 等2002 年报道大手术术后患者24 小时内中到重度和极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0%和11%[5];Apfelbaum等2003 年在一个术后疼痛调查中发现82%的手术后患者经历过疼痛,且术后疼痛可持续两个星期,其中中度疼痛患者占47%,重度疼痛或极度疼痛患者占39%[6];Moss 等2005 年对英国14 家医院522 名患者的术后疼痛多中心调查得出术后24h 内34%的患者活动时的NRS 评分为5~7 分,26%的患者活动时的NRS 评分为8~10 分[7];Sommer等2008 年调查1490 例手术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报告指出术后第一天内中到重度疼痛患者占43%[8];Maier 等2010 年调查德国25 家医院2252 例术后病人的疼痛情况,发现55%的术后患者经历了难以接受的疼痛,活动时重度疼痛的发生率达23%[9]。

因此,目前术后疼痛的治疗仍不完善。

良好的术后镇痛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在本调查中麻醉科直接参与术后患者镇痛的随访与管理为100%,提示我麻醉科可以更有效干预术后疼痛患者,使其得到良好的镇痛治疗。

术后第二天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较第一天低,说明术后镇痛第一天是关注的重点,应加强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或采取联合镇痛措施,但术后镇痛不能仅关注第一天的镇痛,尤其是大手术,第二天镇痛药物剂量应调整以降低术后第二天的疼痛率,同时须有密切关注并切实治疗。

参考文献
[1]赵欣,于布为。

疼痛机制研究进展[J]。

上海医学,2007,30(6):462
[2]宋先荣,艾艳秋。

术后镇痛研究的进展[J]。

医学综述,2009,3(15):778—782 [3] Dolin CJ, Cashman JN, Bland JM. Effectiveness of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published data[J]. Br J Anaesth 2002;89:409–423.
[4]Svensson I, Sjöströ m B, Haljamäe H. Assessment of pain experiences after elective surgery[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0; 20: 193–201.
[5]Owen H, McMillan V, Rogowski D. Postoperative pain therapy: a survey of patients’ expectations and their experiences[J]. Pain 1990; 41: 303–307. [6]Jeffrey L. Apfelbaum. Postoperative Pain Experience: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Suggest Postoperative Pain Continues to Be Undermanaged[J]. Anesth
Analg 2003;97:534 –540.
[7]Edward Moss. A survey of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in fourteen hospitals in the UK[J]. Acute Pain 2005;7:13–20.
[8]M. Sommer. The prevalence of postoperative pain in a sample of 1490 surgical inpatients[J]. 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2008; 25: 267–274.
[9]Christoph Maier, NadjaNestler. The Quality of Pain Management in German Hospitals[J]. DtschArzteblInt 2010; 107(36): 607–6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