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
寸, 以托盘高效率承载包装物为前提确定的, 标准的包装尺寸应该与包装模数相一致,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物流各个环节的有
效衔接, 按照包装模数尺寸设 计 的包 装 箱 就可 以 按 照一 定 的 堆码 方 式 合理 高 效 地码 放 在 托盘 上 。如 文献 [ 5] 所 述 , 日本 JISZ 标
准 中 托 盘 尺 寸 为 ( 1 100×1 100) ㎜ , ( 800×110) ㎜ 两 种 。 美 国 ANSI 标 准 中 还 有 ( 1 100×880) ㎜ 、 ( 1 200×1 000) 以 及
物流科技 2008 年第 4 期
·物流研究 ·
Logistics Sci- Tech No.4, 2008
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
Study on Standar dization of Tr 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莫 森,# 胡立德
(!重庆大学," 重庆 140??0?04114)$ cMdO S[eUEn, HU Li- de
重复发生的事物尽量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劳动, 并促使以往的劳动成果重复利用。运输包装尺寸的标准化有利于合理利用包装
材料和包装制品的回收利用。
再者, 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是在现代集装运输的背景下产生的, 也是推进物流标准化的必由之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标准
化, 运输企业迫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因为杂乱的包装尺寸会加大装箱的难度, 使集装箱的利用率大大减
当前的运输已不是单件小批量运输, 集装箱运输已经以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方式为物流企业所接受, 并且, 国际上 已制定集装箱标准尺寸, 我国也采用了国际标准。由于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包装尺寸系列, 集装箱的空间不能很好的利用。同 时, 又增加了装箱的难度, 往往要用复杂的数学计算, 来尽量的使装箱合理化。最终导致物流无效作业增多, 物流速度降低,
( 1 100×825) ㎜集装尺寸。
运输包装标准尺寸系列的制定方法及步骤如下:
2.3.1 确定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包装尺寸系列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包装货物的物流合理
化 , 因 此, 最 小 集 装尺 寸 可 以从 物 流 基 础 模 数 尺 寸 ( 600×400) ㎜ 按 倍 数 系 列 推 倒 出 来 , 也 可 以 在 满 足 ( 600×400) ㎜ 的 前 提 下, 从运输设备或集装箱的尺寸分割出来, 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的国际标准以 ( 1 200×1 000) ㎜为 主 , 也 允许 ( 1 200×800) ㎜ 和 ( 1 200×1 100) ㎜, 这 个 尺 寸也 就 是 托 盘 标 准 尺 寸 。 物 流 模 数体系构成如图 1 所示。 2.3.2 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包装系列尺寸
还 处于 摸 索 或照 抄 的 阶段 。真 正 懂得 物 流 、 包 装 、 标 准 化 、 国 际 贸 易 、WTO 规 则 、TBT 的 高 层 次 人 才 , 能 适 应 和 胜 任 物 流 标
准化工作的人才是我国物流包装重点培养的对象。
在世界发达国家, 物流标准化一直都被作为物流工作的重心, 同时又十分注重本国物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 而包装尺
前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 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转难度。在欧洲, 对于包装容器规格方面实现了企业与欧洲统
一市场的标准化。
2 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
2.1 标准和标准化简介
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出的统一规定, ISO 和 GB/T20000.1- 2002 对 “标准”的 定 义: “为 了 在 一定 范 围 内获 得
管理就很难进行。
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是运输包装标准化的基础, 运输包装件要实现规格标准化, 就是通过包装尺寸及货物流通有关的一切
空间尺寸的规格化, 来提高物流效率。这里所说的一切空间尺寸, 包括铁路货车、载重汽车、轮船等。这一概念的基础是货物
流通的科学化、合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组成部分, 是组织现代化流通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改进与指导包装容器的
关键词: 运输包装尺寸; 标准化; 系列 中图分类号: F7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3100 (2008) 04- 0004- 03
Abstr act: In this papers, standardization of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and the actuality of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eries both in abroad and at home are introduced, the mean of standardization of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is elucidated; the method and flow by which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eries are made are analyzed, which gives the theory for making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eries. Based on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eries, the model of choosing traffic packaging standard dimension, which supportes the way for Standardization of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is put forward, the mass and standardization of logistics traf- fic are also improved. Key wor ds: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tandardization; series
分 隔 系 基列 础 模 数倍 数 系 列
内包装 外包装 物流模数
集装
店铺
装
保管用设备设施
卸
搬
卡车
运运输设备
运输包装系列尺寸以集装基础模数尺寸为基础, 以分割及
寸系列标准, 又是这些物流标准中的重中之重。日本是比较重视包装尺寸系列标准化的国家之一, 建立了物流模数体系、集装
的基本尺寸、运输包装的系列尺寸、大型集装箱、塑料通用箱、平托盘、卡车车厢内壁尺寸等。此外, 澳大利亚在运输工具和
包装容器的标准化方面做出了成果, 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率先迈出了一步, 从而提高了整个运输系统的效率。美国、欧洲目
最佳 秩 序, 经 协 商 一致 指 定 并由 公 认 机构 批 准 , 共同 使 用 和重 复 使 用的 一 种 规范 性 文 件。”由 此 可 见, 必 须 经 协 商 一 致 并 且 可
重复使用。标准化与标准不同, 标准是一种规范文件, 而标准化就是制定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在标准化领域
生产。提高运输效率, 改善商业经营方式。所以, 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对国民经济, 特别是国际贸易有重要意义[2]。
2.3 运输 包 装系 列 尺 寸的 制 定 方法[3-4]
确定包装尺寸的基础是包装模数尺寸。所谓包装模数是指为实现包装货物流通合理化而制定的包装尺寸系列, 用这个系列
规格尺寸确定的容器长度乘宽度的组合尺寸称之为包装模数尺寸, 包装模数尺寸的基础数值, 即包装模数则是根据托盘的尺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包装尺寸标准, 如硬质直方运输包装尺寸系列标准 ( GB/T4892- 1996) , 主要基 于 包 装货 物 的 物流 合 理 化, 大方向是连续与托盘化 ( 集装单元运输或集合包装) , 提出了以托盘尺寸为媒介的规范尺寸; 圆柱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标 准 ( GB/T13201- 1997) , 制定 了 钢 、纸、塑 料 等 各种 材 质 圆柱 体 运 输包 装 的 最大 外 轮 廓直 径 , 适 用 于 圆 柱 体 运 输 包 装 ; 袋 类 运 输包 装 尺 寸系 列 标 准 ( GB/T1357- 1992) , 规 定 了 纸、麻 、布 和 塑编 等 材 质的 袋 类 运输 包 装 满装 平 卧 时的 底 面 最 大 外 轮 廓 尺 寸 , 适用于单元货物的袋类运输包装。但是,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运输包装尺寸系列缺乏标准规范,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包装尺寸的确定
过去大多数是从保护内部物品、便于人工搬运装卸搬运工作和节约包装材料的角度考虑, 与物流的其它作业环节、其它运 载工具的关联性考虑的不多。但随着物流搬运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物料的搬运装卸大多由机械来完成, 包装尺 寸与运载工具之间的协调变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目前很多企业还未从协调物流的角度来制定包装尺寸系列, 这就使包装容器变 得种类繁多, 同时搬运设备也不能通用, 增加了搬运的成本。 1.2 包装尺寸系列与集装尺寸缺乏协调
04 Logistics Sci- Tech 2008.4
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
物流事故增加, 物流成本上升, 物流管理质量下降, 物流服务质量落后, 严重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和其它产品生产企业的效益和
竞争力。我国加入 WTO 后, 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1.3 包装标准化人才短缺
目前具有高层次的包装物流专业人才目前市场上十分紧缺, 很多企业的包装还很不正规, 没有专业的包装队伍, 包装方案
收稿日期: 2007- 10- 17 作者简介: 莫 森( 1981- ) , 男, 河南西平人,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现代物流工程、企 业标准化; 胡立德( 1947- ) , 男, 重庆人,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制 造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企业信息化技术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应用、物流工程与管理、企业标准化技 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