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作业1】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作业1】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达标训练【合格性考试】一、选择题1.德、意、日法西斯兴起的共同社会根源不包括( )A.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B.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C.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D.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解析】选D。

解答本题需注意关键词“共同社会根源不包括”,根据所学可知,意大利于1922年就已经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显然不是受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故D符合题意要求。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解析】选C。

题干强调的是德国不同于日本的地方。

用排除法把相同的排除,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C 为德国所特有的,故选C。

3.《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欲望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D.赢得备战时间,准备与法西斯斗争【解析】选A。

任何一国的外交政策,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其国家利益。

A符合题意。

4.右图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张海报,上面有林肯在盖茨堡演说中的话:“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

”该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 )A.《慕尼黑协定》签订后B.德军向英法发动进攻后C.苏德战争爆发后D.日军突袭珍珠港后【解析】选D。

图中美国的国旗已残缺不全,这表明美国的利益遭受到直接的损害,再结合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故D与题意相符。

5.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

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 )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解析】选D。

绥靖政策于1939年破产,故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并不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排除A;B、C与史实不符,排除;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德、日两国针对苏联和美国的突然袭击,故正确答案为D。

6.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事件德国进攻苏联《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占柏林时间1941年6月1942年1月1942年7月—1943年2月1945年5月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选项 A B C D【解析】选C。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是德国突袭波兰;《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于1942年1月,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已经发展到最大规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故可排除A、B、D。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发动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正确。

7.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C.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解析】选C。

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

8.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解析】选D。

本题涉及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个国际组织的比较,由于美国没有参加国联,从而可排除B、C;据两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可排除A;D正确,应注意对“宣称”二字的理解。

9.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具体表现在( )①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地位的确立②苏联综合实力的增强③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④欧洲列强失去主宰世界的实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C。

本题解题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国际政治格局”。

③属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殖民统治的斗争,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D,选C。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解析】选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政治经济组织,因此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D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A错误。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错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C错误。

11.2019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法西斯主义曾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阅读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图片分别说明了法西斯主义的哪些特点?(4分)(2)20世纪30年代,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给国际局势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2分)(3)反法西斯国家为了遏制、打击法西斯主义进行了合作,举一例说明,并说说对你有何启示。

(6分)(4)有人说“法西斯主义实质上也是一种恐怖主义”。

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说明理由。

(8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片信息回答即可。

第(2)题,可从加速战争爆发的角度分析。

第(3)题,合作的例子应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列举;“启示”主要从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等方面考虑。

第(4)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回答时应先表明观点,然后说明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特点:制造恐怖事件,建立独裁统治;践踏国际公约,进行武装侵略;推行军国主义,实行全民军事化;残酷屠杀被占区居民。

(2)影响: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例子: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启示: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倡导建立有效保障全球稳定和安全的多边机制,推动合理的、民主化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4)肯定这种观点:法西斯主义者制造恐怖活动,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安全。

否定这种观点:法西斯主义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是一种国家行为,手段上带有恐怖性质,但不能等同于恐怖主义。

【等级性考试】12.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结成盟国,其根本原因是( )A.英法绥靖政策的破产B.国际联盟的大力推动C.战略上相互配合的需要D.面临法西斯的全球扩张【解析】选D。

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尖锐,但法西斯的进攻使它们有了共同的强敌,因而美苏走向联合,故选D。

1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英等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若干协议,由此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 )A.维护战胜国利益,保证世界和平B.以实力为依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C.维护反法西斯同盟,共同主宰世界D.两大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解析】选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

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故B与题意相符。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

该组织是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类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构想出来的。

1941年6月12日《同盟国宣言》的签署是导致建立联合国一系列步骤中的第一步。

1944年9月21日至10月7日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联合国蓝图第一次被描绘出来。

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就建立一个世界组织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达成了一致。

材料二直到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会议上,美、英才同意了苏联提出的否决权问题。

从此否决权(也称“大国一致”原则)写入联合国宪章。

按此规定,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5个常任理事国中有1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

事实上,后来动用否决权最多的是苏联,共动用否决权130多次,其次是美国100余次。

——摘编自徐爱贤、华锦彬《否决权由来:苏联坚持在安理会设立否决权》(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原因。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联合国宪章中的“大国一致”原则。

(1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该组织是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类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构想出来的”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提供了经验;根据材料“1941年6月12日《同盟国宣言》的签署是导致建立联合国一系列步骤中的第一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的推动;根据材料“1944年9月21日至10月7日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联合国蓝图第一次被描绘出来。

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就建立一个世界组织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达成了一致”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第(2)题,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积极作用可以从维护弱小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利益、对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防止、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角度进行作答;消极作用可以从大国利用一票否决权阻碍安理会职能的公正行使,从而成为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作答。

答案:(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提供了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的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2)评析:有利于保护弱小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利益,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美国利用联合国称霸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一些大国滥用否决权,阻碍了安理会职能的公正行使;成为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