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土地基处理
西南科技大学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 加固机理 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使基础下面 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速垫层下软弱土 层的固结,从而提高其强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11.1
软弱土地基的特征
地基处理概论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
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 压缩性较高。 抗剪强度很低。 渗透性较差。 具有显著的结构性。 具有明显的流变性
换填、夯实、挤密、排水、
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 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
地基土的工程特性。 1)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
粉煤灰垫层 厂房、机场、港区路域和堆场等大、中小型大面 积填筑 干渣垫层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中小型建筑工程。尤其适用于地坪、堆场等大面 积地基处理和场地平整;铁路、道路路基处理。
西南科技大学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 加固机理 1、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 ——通过扩散作用使传到垫层下的软弱土层应 力减少; 2、减小沉降量 ——换填材料代替上部软弱土层,可减小这部 分的沉降量、垫层扩散作用,使得下卧土层的 压力减小,这相应减小下卧土层的沉降量;
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基处理的方法具有多种处理的效果。
如碎石桩具有置换、挤密、排水和加筋的多重作用;石灰桩又挤密 又吸水,吸水后又进一步挤密等,因而一种处理方法可能具有多种 处理效果。 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分类 碾压及夯实 置换及拌入 换填垫层 土工聚合物 排水固结 其它 振密挤密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 加固机理 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不透水基础直接与软弱土层相接触时,在 荷载作用下,软弱地基中的水被迫绕基础两侧 排出,因而使基底下软弱土不易固结,产生较 大的孔隙水压力,从而导致地基土强度降低, 产生塑性破坏的危险。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11.2
地基处理方法
换土垫层法
回填土 b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换土垫层法: 将基础底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的 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 (碎石、素土、灰土、高炉干渣、粉煤灰)或 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等材料,并压(夯、 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为止,这种地基处理的 方法称为换土垫层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加压系统 (2)堆载预压法
排水系统
第 12 章 地基处理 (2)砂井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3)真空预压法
真空膜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4)降低地下水位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4.置换法
(1)振冲置换法(或称碎石桩法) (2)石灰桩法 (3)强夯置换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1)表层压实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2)重捶夯实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3)强夯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4)振冲挤密法1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振冲挤密法2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 (1)堆载预压法 (2)砂井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 (3)真空预压法 (4)降低地下水位法 (5)电渗排水法
第 11 章 软弱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处理 润扬大桥冻结法施工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三、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
在选择处理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建筑物的体 型、刚度、结构受力体系、建筑材料和使用要求,荷载大小、分布和 种类,基础类型、布置和埋深,基底压力、天然地基承载力、稳定安 全系数、变形容许值,地基土的类别、加固深度、上部结构要求、周 围环境条件、材料来源、施工工期、施工队伍技术素质与施工技术条 件、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等。 施工中需考虑对场地及邻近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占地大小、 工期及用料等。
1、换土垫层法 (1)垫层法 (2)强夯挤淤法 (3)爆破挤淤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青岛港8号码头强夯挤淤工程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北海堤爆破挤淤
第 12 章 地基处理 2.振密、挤密法 (1)表层压实法 (2)重捶夯实法 (3)强夯法 (4)振冲挤密法 (5)土(或灰土、粉煤灰力,石灰)桩法 (6)砂桩 (7)爆破法
(1)注浆法
(2)高压喷射注浆法 (3)水泥土搅拌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1)注浆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水泥土搅拌桩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喷粉桩施工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7.冷热处理法
(1)冻结法
(2)烧结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润扬大桥冻结法施工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垫层的类型及适用范围表
垫层种类 适用范围 中、小型建筑工程的滨、塘、沟等局部处理;软 砂垫层(碎 弱土和水下黄土处理(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 石、砂砾) 可有条件用于膨胀土地基。 素土垫层 灰土垫层 中小型工程,大面积回填,湿陷性黄土 中小型工程,膨胀土,尤其湿陷性黄土
(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1)振冲置换法(或称碎石桩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5.加筋法 (1)土工聚合物 (2)加筋土 (3)土层锚杆 (4)土钉 (5)树根桩法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6.胶结法
2)降低地基的压缩性; 3)改善地基的适水特性; 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建筑物的地基所面临的问题
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强度及稳定性问题 液化问题 渗漏问题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应用范围
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无非是置换、夯实、挤密、排水、胶结、 加筋和热学等方法,这些方法是千百年以前以至迄今仍然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