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全部课件PPT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全部课件PPT
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 向了父亲。
5、儿我子:慢四慢周地没有把人鱼,钩有谁从知大道鲈呢?鱼我的们嘴还是唇不上放取吧?下来,依 依父不亲舍:孩地子把,它正因放为回没到有人湖看里见去你的。行为,你更应 该把
鱼放呢。否则,你就自己欺骗了自己。 儿子:我这一次不遵守,下一次遵守不就行了吗? 父亲:有第一次就必然有第二次,你必须把鱼放回湖里。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 你也曾遇到过怎样的“鱼” 呢?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 样做的?
35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 给你,你…… 回家路上 ,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 你放学回家,游戏厅中传来你最爱玩得游 戏声音……
36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 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2、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作者的心 理变化。
3、理解父亲告诫我的话。
3
4
5
6
7
8
9
鲈鱼 鱼饵 操纵 鱼鳃 翕动 皎洁 嘴唇 沮丧 抉择 告诫 实践 争辩 涟漪 抖动 诱惑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依依不舍 晚霞辉映 银光闪闪 不容争辩
10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生字词。思考:课文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0
朗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
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第一个“鱼”是指:又大又美的鲈鱼。 第二个“鱼”是指:指人生中的名利、财富等诱惑。
31
看看下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并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和体验想 一想,说一说。
32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33
•
遵守公德
•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请问没有了公德行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行。”现如今,有多多少少的人把
“公德”这个词忘掉了。看公园里的那个家庭,妈妈让大
约5岁的宝贝儿子踩进草坪照相,这个宝贝却说“妈妈,
小草也有生命的,我们不能去踩它。”“没事的,”妈妈
说,“就一小会儿。”宝贝极不情愿地走了进去,然而,
45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 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 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2019-1-30
46
• 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 一朵幸福的云。
• 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感觉?
2019-1-30
47
• 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 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22
父亲坚持要“我”这样做的原因是:
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 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3
从钓到大鲈鱼到最后放掉鱼,“我” 的心 情变化很大,可以分别用下面的词 语概括:
得意
(急切) (委屈)
( 依依不舍 )
( 乞求 )
24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 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 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 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 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 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26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
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 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 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 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7
你是怎样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 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 句话的?
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鱼留
着,就是错误;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
25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 孩子已是纽约一位( 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样再大没的有鱼钓。到但过是像,在34人年生前的那(个夜旅)晚途中钓,到我的却那 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 )鲈相鱼似的诱惑 人时(道的候道告德德“,诫只抉我鱼是择个就”简。会单想当的是起我与一父非亲次的问曾次题(地,)面但是临)实(践我起的来话却很:)难的。
——孟德斯鸠(jiū)
37
38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 概括出来。
《钓鱼的启示》课文讲了“我”小时候一次钓鱼的 经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 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 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的启 示。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 勇气和力量。
20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 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 辩着,哭出了声。
(说明我心里很委屈、很难过。) 21
父亲要求“我” 把鱼放回湖中 的真正用意是
什么?
从父亲那不 容争辩的声音 中,我清楚地 知道,父亲的 话是没有商量 的余地的。我 慢慢地把鱼钩 从大鲈鱼的嘴 唇上取下来, 依依不舍地把 它放回到湖里 去。
就在草坪的旁边,就有一块石头上刻着提示语:“草儿青
青,脚步轻轻。”是她没看见这些提示吗?不,她只是把
“公德”二字忘了。在马路的过路红灯警示下,一个大人
牵着一个孩子的手过马路,孩子说:“爸爸,红灯不能过
马路,危险”,爸爸牵着孩子的手都不肯放下,边走边说:
“没事的,赶时间。”于是,他们就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
(指大鲈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 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鱼”。
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
(加引号的“鱼”指类似当年那条大鲈鱼的诱惑
人的东西,诸如:金钱、地位、名利……甚至那 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一点好处的事。)
作者没有收下那诱惑人的鱼,因为
他时刻牢记父亲对自己的教诲。
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 2、鲈鱼这么大,这么美,很诱惑人。 3、周围没有人,不会受到限制和批评。
18
请大家再次默读3-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理变 化的过程。可找出相关语句或段落,读一读,读出体 会。
19
1、啊,好大的鱼!一条我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 2、“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3、“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 着,竟然哭出了声。 4、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
2019-1-30
43
思考:
• 1.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是怎样克服 困难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 不止一条“的含义?
2019-1-30
4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 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 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2019-1-30
13
朗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 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永久的回忆”指的是什么? 2、“终生的启示”指的是什么?
14
1、“永久的回忆”指的是什么?
作者回忆了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 的夜晚,自己和爸爸在湖中的小岛上钓 鱼和放鱼,并从中获得启示的事情。
15
如果马路上的司机看是汽车绿灯一路通行,那后果将不堪
设想。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乱踩草坪、
上公交车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公共场合不守秩序
等现象。这不但是让人鄙视的行为,而且还带有传播病菌
等危害。所以,从现在起,我们都要遵守公德,从小事做
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家和谐美好!
34
39
2019-1-30
2019-1-30
14
通 往 广 场 的 路 不 止 一 条 40
• 条条大路通马
• 英文原话:All Roads Lead to Rome.
• 解释:“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 种,人生的路也不只一条。”
2019-1-30
41
2019-1-30
42
我会读
• 环抱 和蔼 梦想 素净 • 巧妙 黛色 闪现 午宴 • 订购 约定 告辞 缝纫 • 挑拨 如期 开幕 激发 • 络绎不绝 星罗棋布 垂头丧气 • 与众不同 受用不尽
2、“终生的启示”指的是什么?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 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6
默读、自学第3-9自然段, 找出“我”做起来很难
的原因。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自己的 体会。
17
“我”不愿意放鱼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选择就是这么简
单,但是要真正实践道德,就很困难,如
文中作者就要把钓到的鱼放掉,需要放弃
个人的利益。
28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 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 人的“鱼”。
作者可能 遇到什么 “鱼” ?
他每次 都会怎 样做?
他为什么 都能这样 做?
29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 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花生可以榨油
60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 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 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 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 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 挖起来才知道。”
2019-1-30
51
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 1.联系上下文 • 2.有感情地朗读 • 3.联系名人名言 • 4.联系实际 • 5.运用资料,及时查阅工具书
2019-1-30
52
•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梦 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 条成功的捷径。其实,捷径就 在你的身边,那就是勤于积累, 脚踏实地,积极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