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培训心得体会【篇一:《打造动车型班组》心得体会】读书心得--《打造动车型班组》班组长基层管理能力提升班培训班结束后,为把培训成果在三江项目部落到实处,结合讲义读了张全磊老师的《打造动车型班组》,这里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什么是动车型班组?张全磊老师是这样诠释的:所谓“动车型班组”,其典型特征就是班组成员人人参与建设,人人担当责任。
在动车型班组中,无论是班组长,还是一线员工,都是班组管理中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责任的承担者、问题的发现者、经验的传授者和创新的驱动者。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
班组建设的好坏是关系到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它也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层次,是企业最广泛、最直接的管理基础。
企业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是包罗万象的系统工程,班组是企业最终的执行者和操作者,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基层管理者,有时自己虽然每天忙地焦头烂额,但团队整体效率不高、目标难以有效达成或增长乏力,好像存在一个天花板无法突破,这样的状态不仅身累而且心累。
《打造动车型班组》给了一把解决班组管理问题的钥匙,读一读这本书,并学习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本书,使我了解到班组管理的意义,当前对一个企业来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班组管理源于基层,班组管理的落脚点就是基层,离开了基层,班组管理就失去了发展的土壤。
打造动车型班组能够提升公司对基层的管理水平,有助于班组成员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自我能力的体现,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动车型班组是以班组成员为主体、以班组内部为主要空间、以班组精神为主要特征,以生产效益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小集体,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一个班组想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杜绝个人英雄主义。
班组是个团体,班组成员人人参与建设,人人担当责任,班组成员一定要具备协同意识,共同构建和谐班组;班组长要起到带头作用,真诚的对待班组每位成员,关心员工的个人生活,帮助班组成员减压;班组成员要配合班组长的工作,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动车型班组的构建,主要发挥的是人人都是班组管理者,如果要打造出高效团队,班组长必须掌握更高的技能。
一是设定合理的目标,对于一个团队首先一定要有既定的目标,目标的制定一定要根据每名成员的特性,让每一名成员牢记目标;二是有效管理时间,优秀的班组必须树立效率至上的行为习惯,管理好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三是发挥特长,互补协作,班组成员能力互补,分工协作,把班组成员长处与绝活充分展示出来。
四是有效决策,快速执行,引导班组成员积极思考,让班组团队充满活力。
在打造高效团队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习与创新。
班组长是基层班组员工的“标杆”,起着“兵头将尾”的作用,是班组成员学习的楷模和典范;适时组织班组内部学习,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挑战自我,从而使班组的各种能力得以加强。
创新机制的建立,班组是企业运营的最基本单位,班组没了动力,企业必将衰亡,因此企业的创新源于班组,只有班组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创新的组织基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动车型班组的管理,是把班组员工作为中心的管理,坚持把对员工的管理作为班组管理和工作的中心,在班组发展的同时,使我们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体现,确定自己努力及发展的方向,加强动车型班组的建设,可以提高基层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增强内部凝聚力。
柏拉图说,树的根须深扎在泥土中,才能吸收生命需要的每一种养料。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工作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从产品的价值创造、技术的提升、管理的改进到职工的安全防范,无不关系企业的健康发展。
打造和建设“动车型班组”,绝不能仅凭班组长一己之力,而是要将动车驱动系统的“内核原理”真正融入班组当中,在班组内营造一种团结互助、和谐上进的工作氛围,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地唤醒每一名员工的职业精神,提升班组整体素质水平,由此实现“人人都是班组长”的班组建设理念。
其中,“班组宗旨”是班组建设的起点,也是班组存在的目的所在;“班组理念”是企业在班组层面的体现,起到统一班组成员思想的作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则是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的内在要求;行为是班组价值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窗口和体现;“班组氛围”是班组成员全天候浸润于其中的,是班组成员对班组的直观感知;“班组激励”是为班组工作提供、激发动力的源泉,也是班组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体现。
围绕动车型班组的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班组建设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具体来说为:一是培养主人翁精神的教育。
现在很多的人都会这样想“企业是老板的,干好干坏跟我无关”,有这种心态了,再有本事也干不好工作。
我个人认为主人翁责任感就是一种对企业的敬业精神,要增强敬业精神.我们要对于上级的指示和工作安排,立即采取切实行动,当成“自家事”一样的全心全意去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要提高团结协作意识,推进班组建设工作稳步前进。
班组建设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也需要我们员工之间加强团结协作意识。
在工作中相互包容是团结协作的基本条件,员工之间各有长短,关键是容人之短,取人所长。
彼此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与提高。
作为年轻员工,更要具有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不仅要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深入实际向现场学习,更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
因此,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与其他同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工作,也要关注班组工作的开展;对班组和其他同事开展的工作,想办法、提建议,才能推进班组工作扎实前进。
要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调整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向他人学习,这样才会不断进步。
三是严格标准,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三江项目部不断发展壮大,对每一名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本专业技术的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发奋努力、追求卓越,以超出寻常的进取精神,以不断创新永远争先的意识,立足岗位,努力学习和工作,使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永远处于上游,使项目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
读《打造动车型班组》,深刻感受到组建动车型班组,切忌走形式,利用好各种管理工具,让班组理念建设与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成为动车型班组管理的有效途径,让管理在动态中升华,让班组目标在管理中落地。
【篇二:动车新技术学习心得体会】动车新技术学习心得体会——乌辆段教育科张新2010年12月3日至12月13日,在局车辆处和段领导的安排下,在段教育科袁科长的带领下,我段年轻技术人员及来段一年的优秀大学生一行16人赴西南交大、成都动车所进行了动车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动车所的检修跟班作业。
此次学习感受很深,收益非浅,心得体会如下:一、理论学习和跟班作业的主要特点1.内容丰富。
外出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安排紧凑。
通过西南交大的动车检测设备理论学习,切实地感受到了西南交大光电研究所企业文化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奏响了研究所提速前进的最强音。
2.形式新颖。
这次参观学习,大家互比互学,领略了铁路客车发展亮点;通过动车的检测设备的理论学习及动车所跟班检修,做到了内外兼顾,理论实践相结合。
3.受益显著。
这次,我们集中拿出2天的时间在动车所跟班作业,体会了成都动车检修所作业流程,感受了动车、高铁发展的浓厚氛围,学习了他们通过不断地创新,推进铁路客车发展的成功经验,看到了我们在一些方面的差距,同时看到了发展的巨大成果。
有危机感,也有了参照,有了目标,更有了干劲。
我们作为发展中铁路局客车车辆段的职工,领略了发展较快的成都铁路局动车、高铁思想解放,寻求发展的强劲意识。
二、参观学习的主要体会1、高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
成都东动车所隶属于成都铁路局成都车辆段,是全路第19个动车所。
占地面积227亩,东西方向最长1400米,成都动车所总平面呈纵列式布置,从东到西依次为存车场、一二级检查场、高级修场。
主要修建动车组3线检查库1座、存车线16条,不落轮镟车床及临修库等,配套建设其它相关生产设施。
2010年4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目前有crh1型动车18组,承担成灌线、成渝线、成达线等42对旅客列车的运输工作及crh型和谐号动车组的一级、二级检修、临修、专项修以外的车皮清洗、吸污等工作任务。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成都动车所调度室和检修库。
与铁道车辆打了近30年交道的我段教育科袁科长对此感触尤深:“与普通列车相比,动车组在材质结构、网络控制系统、动力学性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作业方式来看,过去是故障车甩挂检修,现在是成编组检修,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当然对人员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精细的管理和严格控制。
进入成都动车所,这个现代化的动车组检修基地,一列列动车组正在进行检修作业。
我们仔细观摩和了解动车组的检修作业流程:下地沟,看了动车组走行部和悬吊装置等;登上维修平台,了解动车组的整备作业情况;检修工作主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严格落实作业流程,任何一道作业工序都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决不能疏漏、不能简化,更不能擅自改动;二是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名职工都要做到高度敬业、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决不允许出现违章作业和违纪行为;三是严格质量验收把关,每一台设备检测检修、每一个零部件维护保养,都要实行最严格的台账式管理和质量检验,狠抓质量责任制落实,确保每一列出库动车组的质量可靠,满足安全运用需要。
在这可以看到各个机械师,技术员正在一丝不苟的进行机修,检修任务。
看着一辆辆和谐号列车,心头唯有一阵阵的自豪感,我们的动车是自主研发的产品,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克服了无数的难题,和谐号承载了我们铁路人的强国复兴之梦。
3、理念灌输、压力传递、层层加码。
百分之百的责任意识确保每秒百米的动车安全。
成都动车基地干部职工树立“动车组安全无小事” “细节决定成败”“要么是零,要么是一,只要出现一次错误,就没有纠正的机会”的安全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大局意识,用“零故障、零误差、零缺陷”的工作标准苦干实干拼命干。
提炼“安全质量永恒,人品精品同铸”的动车安全理念。
2011年元月成都至北京crh2型动车16辆大编组动卧开行在即,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部、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一年来,成都动车所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组建了动车技术组、动车质检组、调度中心、动车综合组等管理机构。
各司其职,整章建制,各项管理工作迅速推进。
他们对动车组应急预案进行再细化,重点加强模拟演练,提升非正常情况下反应处置能力。
(在应急处置上是否还有更多新的做法)他们建立动车组安全质量跟踪追溯机制,坚持做到动车运用发生的故障做到一事一分析、一事一倒查、一事一整改,一事一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