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PPT 65张)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PPT 65张)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案例:担任某石油销售有限公司经理王某,在2012 年6月,该公司要求下属分支机构对各自辖区内加油 站进行先期考察,符合条件的可以租赁或收购。王某 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另一石油销售有限公司经理刘某, 刘某请其牵线并承诺给予好处。后经王某推荐,刘某 经营的多个加油站被王某所在的公司收购,刘某送给 王某现金43万元表示感谢。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 人王某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依法被判 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
职务犯罪诱发原因
CHAPTER2
企业中常见的职务犯罪行为
CHAPTER3
员工职务犯罪预防措施
CHAP.1 职务犯罪诱发原因
1.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受利益驱动,法制观念淡薄 正常收入难以满足需求,认为待遇等方面没有满足自己 骨牌效应,发现他人职务犯罪不抵制反而效仿
2.企业不规范的管理制度为职务犯罪的产生提供条件 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长期存在争议 财务人员权力大且缺乏监管,一手经办公司所有资金往来 管理者、财务等人员对真实的进销过程监管脱节 公司与业务单位只在各自账面反映往来,未及时对销账
法律法规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根据《刑法》第一百 六十四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 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 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 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 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法规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 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 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 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 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 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 罚。
立案标准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 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 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 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 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 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行贿方式

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 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 物的行为 通过对公司、企业人员 行贿谋取高于其提供的 商品、劳务服务所应得 的公平利润,牟取暴利
பைடு நூலகம்
立案标准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 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 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 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 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 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 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归个人所有,数额在5000元 以上的,应予追诉。
受贿方式

以交易形式受贿 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 已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受贿 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 名义受贿 以赌博形式受贿 通过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受贿 时为请托人谋利,离职后收受财物 特定关系人受贿 非财产性利益变相受贿。如性贿赂、提供工作机会、 安置亲友就业、升学、提升职务等
行为条件
1.索取他人财物 公开、半公开地讨价还价 主动地向他人索要、逼取 用暗示的方式索取贿赂或拖着不办的方法索要贿赂 2.非法收受他人财务,为他人谋取利益 先收受财务,再为他人谋取利益 先为他人谋利,再收他人财物 许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3.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 费 销售商品时在账外暗中以现金、实物等其他方式退还给对 方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 手续费指所谓的信息费、劳务费、辛苦费和好处费等
3.外部条件诱发职务犯罪 业务单位的利益诱惑 受外部关系人如同学、老乡的蛊惑
CHAP.2 常见的职务犯罪行为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职务侵占罪 挪用资金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 盗窃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案例: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被告人夏某在 承包太康县土地建窑烧砖期间,答应支部书记郑某、 村主任汪某每人每年好处费10000元,郑某汪某分 别从夏来华的窑场拉走价值30000元、15520元的 砖头,顶夏来华答应给其二人的好处费。本院认为, 被告人夏来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他人财物 45520元,其行为已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犯罪预防讲座
0
频繁的员工犯罪现象不仅 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也给企 业形象和企业名誉带来负面影 响,因此,对这个企业“黑洞” 一定要严防死堵,避免造成不 必要的损失及生产经营危机。 因此,对于职务腐败,必须高 度重视,严格防范。这既是维 护企业利益的需要,也是企业 对员工高度的负责。
目录
CHAPTER1

法律法规
职务侵占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 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 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 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 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 规定定罪处罚。

职务侵占罪

案例1:在深圳的一家生产电子元器件的公司,几个 女孩子(年龄都不大)每天下班时偷一些元件,然 后过一段时间后悄悄带出公司进行销赃,给公司造 成了70多万元的损失。后公司发现后报案,这几个 女孩子最重的被判了七年,另一名也被判了三年。 案例2:深圳某厂长王某打白条借据、领转账支票等 方式从单位“借”走1600余万元,用于偿还巨额赌 债。最后,王某因犯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 年,且该厂会计、出纳也因相同罪名被判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