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精)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精)

指一定时期内国内与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 的需求总量,它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 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 的需求(出口)。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即:
AD=C+I+G+E 通常出口指净出口,出口减进口(X-M),
上式可写为:
AD=C+I+G+(X-M) 这里总需求就是GDP;总需求也是总支出。
y M 图示
P
6.AD曲线的经济含义
1)AD曲线是一条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 即IS=LM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 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2)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 在着反向变化关系。
3)AD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 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利率水平 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 入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
1.实际货币量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货币量是居民与企业所持有的通货、银 行存款和在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的总量。 实际货币量是建立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基础上的货币量: 实际货币量=名义货币量(1-通货膨胀 率)。
物价与实际货币量成反比,物价与总需 求成反比,因而实际货币量与总需求成 正比。
2.利率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
三、总供给
1、总供给 2、宏观生产函数
3、潜在(充分)就业量 4、劳动市场
5、长期总供给
6、货币工资的刚性
7、古典模型的劳动供给和需求曲线
8、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9、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特点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还是货币政策, 都会使AD曲线右移。 增加政府支出后,IS曲线右移。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形成新的均衡, 利率升高,收入增加。 相同的价格下,收入增加后的AD曲线 右移。
LM i
LM’
A B IS QD
P
QD’ QD
QD
二、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3、总需求曲线的简单推导
1)价格总水平为P0时,均衡的总支出 =总收入=y0,这样首先确定一个总 需求点A。
2)价格水平变动,如从P0上升到P1。 假设其他要素不变,价格上升导致消 费支出、投资支出下降,总支出下降 =总收入=y1,是新的均衡收入B点。
3)两点连线。得到总需求曲线。
AE A
B
y1
低利率→储蓄↓ → 消费需求↑ 。 高利率则相反。 低利率→企业增加贷款,投资需求↑。 高利率则相反。
3、价格的效应
1)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 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 平反方向变动的现象。
2)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 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 定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 人们会变动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 减少的现象。
y0
P
B P1
A P0
450 线 y
y1
y0
y
总需求曲线的简单推导
4、总需求曲线图示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求曲线基 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 曲线形状如下:
P Y=AD=GNP
5. 总需求函数(AD)曲线的推导
1)IS
r=(a+e)/d - (1-b)y/d
2)LM
r=ky/h - m/h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保证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因而总需求 与总供给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问题。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的基本框架或宏 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如下:
影响
货币与
总需
通货膨
求的
总需求
各种
因素



失业

宏观经济均衡
与充
分就
济 政
影响
总供
给的
总供给
各种



经济

增长

因素
与经
济周

2、总需求的定义
4.汇率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
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率,或 本国货币购买外国货币的价格,一般用直接 标价法,即与一般商品的标价相同的标价, 所以外汇市场也可以理解为特殊商品市场。
汇率下降等于本国货币升值,外币贬值,等 于外国物品与劳务降价,因而刺激国内对国 外产品的增加,即总需求的增加,反之则减 少。 所以,汇率上升,总需求下降,汇率下降, 总需求上升。
7、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1)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而只有价格变动导致GDP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2)AD曲线的水平移动。如果价格水平不变, 由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看 作是AD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主要原因 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AD曲线的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的斜率, 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斜 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 的反应越迟钝。反之,则越敏感。影响AD曲 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d、k、h、b等参数。
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 二、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三、总供给 2、总需求的定义 3、总需求曲线的简单推导 4、总需求曲线图示 5、总需求函数(AD)曲线的推导 6、AD曲线的经济含义 7、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1、鸟瞰宏观总量分析
以前假定物价水平P=1,即M=m;若P≠1,则 M=Pm,或m=M/P;LM曲线为:
3) r= ky /h - M/(Ph)代入:
Md [dk h(1 b)]y h(a e) P
y h(a e)
Md
[dk h(1 b)]P
若令
h(a e)
d
[dk h(1 b)]
5)即总需求函数或AD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7、国外收入与本国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主要可以增加本国的出口以及旅游、教 育等需求。 中国是一个大国,目前人均GNP是800美 元,如果增加到2000美元,将大大刺激 周边国家的经济。
8、预期的未来利润与GDP成正比
投资增加,而投资中大约三分之一是 用于发放工资的,因而消费基金增加, 总需求增加。 人口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5、货币量与GDP成正比
在人们的消费基金不足,而供过于求的 情况下,增发货币,增加人们的工资有 利于刺激需求,但超过限度,将引发通 货膨胀。
6、财政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1)税收不变与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政 府增加购买,会刺激市场需求。但一旦过度, 政府的购买导致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挤占居民与企业的消费。 2)税收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这里主要税 率、征税起征点的变化直接影响个人与企业 的收入。 3)政府转移支付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