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2016.11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2016.11


drugs(药物)
Salbutamol
沙丁胺醇
兴奋β2-R
10倍
兴奋β1-R
1/10
常见剂型
胶囊、气雾剂、 吸入剂、缓释片、 注射剂
Terbutaline
特布他林
10倍
1/100
片剂、注射剂 (皮下、静脉)
气雾、吸入剂
Clenbuterol
克仑特罗
1000倍
片剂、气雾剂、 1/1000 膜剂、吸入剂、
1、激动
2

cAMP,支气管扩张; 但致手指震颤(不利)
— 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减轻
水肿;但收缩支气管(不利)
2、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无抗炎
(二)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
作用特点: 选择性激动β2受体 -- 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对β1受体基本无作用 心脏反应较少见
临床应用 控制哮喘症状 预防发作
常用药物作用比较
不良反应: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常见恶心、呕吐
二、 黏痰溶解药
乙酰半胱氨酸
作用机制 裂解二硫键——降低痰液粘稠度 裂解脓性痰中的DNA纤维
临床应用 各种疾病引起的痰液粘稠和咳痰困难,对于一般祛痰无效的,本药仍有效
注意事项: 产生大量分泌液———及时吸引排痰 不宜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联合使用,减弱其抗菌活性 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使用 泡腾片一定要交待不要直接吞服
3. 保护咽部黏膜 覆盖在咽部黏膜,减弱对咽部刺激
苯佐那酯、 苯丙哌林作用比较
苯佐那酯 苯丙哌林
镇咳机制 局部麻醉
解除支气管痉挛
抑制肺牵张感受器 阻断肺-胸膜感受器
阻断迷走神经反射 抑制肺迷走神经反射
镇咳强度
++
++++
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患引起的 多种原因引起的咳嗽
咳嗽、支气管镜检前
预防咳嗽
镇咳药
外周性镇咳药
效应器(咳嗽)
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
传出神经
咳嗽中枢
咳嗽发生机制及镇咳药作用环节示意图
一、中枢性镇咳药
可待因、喷托维林、右美沙芬作用比较
可待因
喷托维林
右美沙芬
镇咳强度 +++

+++
成瘾性



其他作用 镇痛
阿托品样作用

轻度收缩支气管 局部麻醉作用
临床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 上呼吸道炎症
临床应用: 急、慢性支气管哮喘;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心源性哮喘;
注意: 1、静脉注射过快,可发生心律失常、血压骤降、惊厥 严格掌握用药量及给药速度。 2、与很多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如西咪替丁、泼尼松、别嘌 醇、左氧氟沙星等。 3、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个体差异大。
多索茶碱 1、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较氨茶碱强10-15倍,并具有
2、国外临床资料:改善肺功能的疗效优于异丙托溴铵。 3、吸入给药,一次18μg,一日1次给药。 4、避免药粉误入眼内,如出现窄角型青光眼征象,应停用。
四、过敏介质阻释药
色甘酸钠 药理作用
抑制抗原引起的肥 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应用:
哮喘预 防药物
五、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泼尼松、 地塞米松、倍氯米松、 甲泼尼龙
干咳
剧烈干咳
引起的干咳
不良反应 抑制呼吸中枢 头昏、口干
中枢兴奋
便秘
慎用
哮喘性咳嗽
青光眼
痰多、粘稠
痰多、粘稠
痰多、粘稠
二、外周性镇咳药
外周性镇咳药作用机制
1.局部麻醉 (苯佐那酯) 对呼吸道局部感受器和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消除
或减弱局部刺激作用
2.解除支气管痉挛 支气管痉挛↓-呼气阻力↓—肺泡充气↓-刺激肺 牵张感受器↓-咳嗽↓
附: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适用于肺间质纤维化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及用药 咳 镇咳药 抑制咳嗽反射,缓解咳嗽症状 痰 祛痰药 降低痰液粘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 喘 平喘药 扩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
六、白三烯受体拮抗药
孟鲁司特
药理作用 阻断气道半胱氨酸白三烯,白三烯对哮喘的病因学有一 定作用,因而此药对哮喘的控制有效,能减少发作的次 数和症状,减少对激素的依赖。
临床应用 用于哮喘的预防和长期维持治疗
注意:1、不用于急性哮喘发作
平喘药的临床使用
1. 中、重度急症发作: 吸入β2受体激动药,可合用异丙托溴铵 无效改用口服或注射剂;
再无效激素全身给药。
2. 慢性:预防为主减少发作次数。
轻症:间歇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中度:吸入小剂量激素或色甘酸钠(明确抗原),
又有症状加用β2激动药;效果不好加大 激素吸用量,或用氨茶碱。 重度:吸入高剂量激素+口服长效扩支气管药+长效 β2 激动药。
第二节 镇咳药
感受器(化学、牵张) 受刺激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原则
2016.11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咳、痰、喘三者往往同时存在,互 为因果。
咳嗽对呼吸道是机械 痰刺激支呼气吸刺管道激痉感,挛受引主器起要引粘引起膜起咳充哮嗽血喘,,,
阻同塞时细分因支泌气呼物管吸增诱阻多发力,哮增喘也加。可使引肺 泡 膨起胀支,气刺管激痉牵挛张而感诱受发器 引起哮咳喘嗽。。
应用及特点
可待因
中枢性镇咳药(剧烈干咳;有成瘾及 镇痛)
右美沙芬
中枢性镇咳药(剧烈干咳;无成瘾及 镇痛)
喷托维林 中枢性镇咳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 咳 必 清 ) 咳嗽;无成瘾及镇痛;青光眼禁用)
苯丙哌林
中枢性及外周性镇咳药(刺激性干咳; 无成瘾及镇痛)
苯佐那酯
外周性镇咳药(干咳、阵咳及支气管 镜检)
栓剂直肠给药
常用药品吸入剂比较
药物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克仑特罗 沙美特罗 福莫特罗
起效时间 持续时间 作用特点
3-5分钟 5-30分钟 5-15分钟
3-6小时 3-6小时 4-8小时
短效速效 短效速效
短效速效
10-20分钟 1-3分钟
12小时 12小时
长效慢效 长效速效
不单独用于严重哮喘!!!
吸入剂用药注意
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
马来酸溴苯那敏---抗过敏; 磷酸可待因---镇咳; 盐酸麻黄碱---收缩鼻粘膜血管; 愈创木酚甘油醚---祛痰;
复方甲氧那明
▪ 盐酸甲氧那明---抑制支气管痉挛; ▪ 那可丁---外周镇咳药,抑制肺牵张反射; ▪ 氨茶碱---抑制支气管痉挛; ▪ 马来酸氯苯那敏---抗过敏;
激动受体
应用及特点
肾上腺素 麻黄碱
异丙肾上腺素
、 、 1、 2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轻症和预防哮喘(温和持久)
一般不用(不良反应多)
沙丁胺醇
2 >1
哮喘发作
克伦特罗 特布他林 福莫特罗 沙美特罗
2 >>1 2 >1
2
支气管哮喘(不良反应少) 哮喘发作
慢性哮喘(作用持久兼抗炎作用)
β2-R兴奋药与异丙肾作用比较
药理作用 1.抗炎 2.抑制细胞因子及过敏介质的产生 3.增强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的敏感性 4.抑制气道高反应 性
临床应用 其他药物无效的哮喘持续状态或重症哮喘
注意:1、根据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选择药物。 2、停药时应逐渐减量,避免肾上腺素皮质功能减退
样症状如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避免反跳现象。
支气管 收缩
抗原
过敏 反应
(-)
5. 、组胺、
5-HT)
(-)

毛细血 管扩张
腺苷酸 ATP 环化酶
cAMP
磷酸 二酯酶
5’AMP
(-)
受体 A,NA (-)
4. 皮质激素 1. 受体激动药
2. 茶碱类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平喘作用机制:
1、激动β2受体---腺苷酸环化酶↑ --cAMP↑----平滑肌松弛
第一节 平喘药
目前认为哮喘的本质-气道炎症+平滑肌痉挛
健康人的气道
肺泡隔
哮喘病人的气道
炎症,水肿 粘液,血浆渗出
平滑肌
上皮
平滑肌收缩 上皮脱落,受损
治疗:抗炎+解痉
哮喘
正常状态与阻塞状态下的呼吸道示意图
正常状态
阻塞状态
迷走神经兴奋
Ach
M胆碱受体
(-)
3. 抗胆碱药 cGMP
哮喘发生机制 及平喘药作用 机制示意图
2、抑制肥大细胞释 放炎症介质---抑制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一)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
平喘作用机制: 激动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减少过敏介质释放 激动α1受体—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减轻水肿
应用:控制哮喘急性发作 缺点:激动β1受体,易发生心血管的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 心血管不良反应(不利)
总结---针对病因治疗
过敏; 肿瘤或异物刺激 支气管痉挛 感染等等
第三节 祛痰药
一、痰液稀释药(恶心性祛痰药)
氯化铵
作用与用途: 1、祛痰作用机制 口服-刺激胃黏膜迷走神经末梢—兴奋延脑呕吐 中枢-轻度恶心-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痰液变 稀-易于咳出。用于痰多不易咳出。 2、酸化血液和尿液 强酸弱碱盐,用于碱中毒。
茶碱所没有的镇咳作用。 2、无腺苷受体阻断作用,与氨茶碱相比,较少引起中枢、胃
肠道及心血管等肺外系统不良反应。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作用机制:
异丙托溴铵
1. 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M受体—cGMP↓ -支气管
平滑肌松弛
2. 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应用:防治支气管哮喘,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受体激动药所致肌 肉震颤、心动过速患者。
注意:1、可以与氨溴索雾化吸入液共同使用。 2、可引起轻微全身性抗胆碱能作用表现包括口干、视力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