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动起来正确使用动词
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形象地认识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掌握动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所学课文和优秀习作,揣摩动作描写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总结动词使用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合作、敢于挑战等成功品质。
教学重点:形象地认识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掌握动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学会在记叙文中安排恰当的动作描写。
教学方法:激趣——观察——分析——表达
学生学法:听、说、读、写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西游记》大家一定看过,猪八戒是怎么吃人参果的?(请一学生表演)一口吞下去吃出味了吗?吃东西我们要一点一点慢慢吃,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写作文也一样,只有有话慢慢说才能把一件事写具体、写生动,才能吸引人。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动词描写家族,让描写家族的的成员帮我们把作文写“活”。
二、新知传授
(一)体会“动词描写”的妙处。
1、小丽慢慢地靠近蝴蝶,用两个手指头一下就抓住了蝴蝶。
(简单叙述)
2、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生动的描写)
小结:第一句叙述只陈述事实,而第二句描写生动、形象,能使人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一)回顾动词描写:
动词:动词就是描写动作时使用的词语,比如:跑,跳、拿、打、吃等等。
(二)精彩描写片段赏析
1、动作描写
(1)回顾课文《槐乡的孩子》
男孩常常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找找看,这段话里面使用了哪些动词?)
小结: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爬、削、落、弯腰捡、舞、塞、一点一点、觅食”等8个动词,把槐乡的孩子们快乐的劳动写的准确而逼真。
(2)说时迟,那时快。
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
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
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找找看,这段话里面使用了哪些动词?)
小结: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3)课外阅读《节俭的张先生》
食堂里,张先生急着要去上班,他端起饭盆,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地将里面的米粥喝了下去;一低头,却发现衣襟上洒下了几滴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中。
然后笑眯眯地离开了。
(同学们看来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找出表示张先生吃饭时候的动词吗?)
小结:有了这些动作,你是不是也能把这位张先生着急的样子表演出来了!可见,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用一系列动词来表现一个细腻的过程,精彩的动作描写能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
三、作业布置
观察图画,练习用动词写一段话。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动词来让句子更加生动和具体,那么让我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你能把它们的动作写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