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知识点简介本章是学习会计核算的基础,考生应该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下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和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会计分录、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考试应该从客观题题型来把握。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
二是借贷记账法。
三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四是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五是会计分录的概念和分类。
六是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需要把握四点:依据相同,方向相同,期间相同、金额相等。
第一节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记账方法按记账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的记账手续简单,但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联系和相互平衡的关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经济业务很简单或单一的经济个体或家庭。
因为单式记账法的种种缺点,这种方法早已被淘汰,现代会计使用的是复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是会计核算方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会计方法之一。
复式记账法根据记账符号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三种。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是国际上通过的记账方法,在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是以“收”和“付”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是我国传统的复式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是以“增”和“减”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改革记账方法时创设的。
三、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一)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
(二)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正是因为复式记账法具有以上特点,因而被公认为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其中一方记录增加的金额,另一方记录减少的金额,但具体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确定账户结构的目的是分别规定借方、贷方发生额的内容和账户余额的方向,便于有规律地登记账户和结出账户的余额。
丁字账户的结构见图3.1。
图3.1(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在资产类账户中,资产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账户的余额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2。
借资产类账户贷图3.2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二)负债类账户的结构在负债类账户中,负债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负债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3。
图3.3负债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与负债类账户的结构类似,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4.借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四)成本类账户的结构在成本类账户中,成本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成本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账户的余额在借方。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5。
图3.5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五)损益类账户的结构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和费用(或支出、成本)账户,这些账户是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支出、成本开支情况。
在某一会计期间结束时,收入与费用(支出)成本开支相抵后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因此,这类账户在期通常没有余额,称为虚账户。
对这类账户平时要进行发生额的记录,期末再转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本年利润)。
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在收入类账户中,收入的增加记在账户的贷方,收入的减少记在账户的借方,期末本期发生的收入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期末无余额。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6。
借收入类账户贷图3.6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在费用类账户中,费用的增加记在账户的借方,费用的减少记在账户的贷方,期末本期发生的费用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费用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
费用类账户的结构见图3.7。
上述各类账户的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以及账户余额的方向,可以归纳成以下表3—1(表中均为一般情况)。
表3—1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企业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例3—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60 000元存入银行。
[答疑编号1625030101]『答案分析』此项经济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银行存款”借方增加了60 000元,另一方面使权益类中的“实收资本”账户贷方增加了60 000元,借贷金额相等。
(二)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例3—2】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80 000元。
[答疑编号1625030102]『答案分析』此项经济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银行存款”减少了80 000元,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减少了权益类中的“应付账款”账户80 000元,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借贷金额相等。
(三)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例3—3】企业使用银行存款50 000元购买固定资产。
[答疑编号1625030103]『答案分析』此项经济业务使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减少50 000元,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使资产类账户“固定资产”借方增加50 000元,借贷方金额相等,但资产总额不变。
(四)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例3—4】企业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额为6 000元。
[答疑编号1625030104]『答案分析』此项经济业务使权益类账户“盈余公积”增加6 000元,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使企业的权益类账户“利润分配”减少6 000元,记入该账户的借方,权益总额不变。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一)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根据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所有账户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二)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根据余额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例3—5】甲公司2010年4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4月5日获得乙公司追加投资100 000元,存入开户银行。
[答疑编号1625030105]图3.8(2)4月8日,甲公司向供应商购入原材料一批,价值20 000元,货款暂欠,材料已验收入库(不考虑增值税)。
[答疑编号1625030106]图3.9(3)4月1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上月所欠购原材料款10 000元。
[答疑编号1625030107]图3.10(4)投资者丙收回投资100 000元,用银行存款向其支付。
[答疑编号1625030108]图3.11(5)4月21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 000元备用。
图3.12(6)4月28日向工商银行借入一年期借款20 000元用于归还前欠材料款。
[答疑编号1625030110]图3.13(7)经批准企业用盈余公积50 000元转增资本。
[答疑编号1625030111]图3.14(8)宣告以盈余公积10 000元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答疑编号1625030112]图3.15(9)经批准将企业原发行的10 000元应付债券转为实收资本。
图3.16从上述经济业务记入账户的过程可看出以下3条规则:第一,对于每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
第二,所记入的账户可属于同类,也可属于不同类,这取决于经济业务的类型,但记入账户时,一个记在借方,则另一个必须记在贷方。
第三,对于每项经济业务都应以相等的金额在借贷两方面同时登记。
即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根据这个规则,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事项编制的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如下表3-2。
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表3—2 2010年4月30日单位: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运用借贷记账法在账户中纪录经济业务的结果,各项资产余额合计必然等于各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合计。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账户的余额体现在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余额体现在账户的贷方,因此,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所有者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必然相等。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事项编制的余额试算平衡表如下表3-3。
余额试算平衡表表3—3 2010年4月30日单位:元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
因为会计等式是对六项会计要素整体而言的,缺少任何一个账户的余额,都会造成期初或期末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不相等。
2.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3.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