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委党校管理学复习参考题

陕西省委党校管理学复习参考题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矛盾:管理一方面是管,必须的来约束、限制、控制被管理者是违背人性的管;另一方面是理,必须使员工得到更多关心尊重,获得更多自由至少是精神心理上获得自由,是顺从人性的理,这两者是矛盾的。

从企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这点看,管是术、理是道、管是技、理是术、管是学、理是原,管理之间的发展和统一,构成管理的独有内容。

工作额定: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此,必须进行时间和工作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工作额定。

例外管理原则: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为了减轻处理纷乱烦琐事务的负担,把日常工作事务授权下属管理人员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统一指挥:这一原则就是说一个下属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法约尔认为,双重领导(两个上级,一个下级)会使权利和纪律遭到严重破坏首创精神:主动的提出建议、计划和发明,并加以实施,这就是首创精神职能权利: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所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或者说领导的法定权、强制权、奖励权的大小。

管理职能对所实施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

霍桑试验:霍桑,是美国西方电器公司芝加哥分厂的名字。

1927年梅奥等人受西方电器公司的邀请到他们在芝加哥的分厂进行试验,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霍桑试验。

实验最初是研究工作物质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但是最后梅奥等人所得道德结果却形成了新的管理学理论,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

非正式组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生活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求为基础而形成的组织。

社会人: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的研究表明,人实际上应该是“社会人”。

他们并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安全感和受人尊重等等。

期望值:是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的概率估计。

效价:是指人们对某一特定结果的偏好程度。

引申计划:派生所产生的计划就叫做引申计划。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需要。

目的是不断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保持组织发展的良好趋势。

组织效力:组织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与等级组织效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组织成功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在计算组织效率的要給与一个目标加个权重。

组织效率来源于组织协作能力、或是个人能力、以及能力效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项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权威接受论:巴纳德《组织的职能》一书:“如果经理人员发出的一个指令性的沟通交往信息为被通知人所接受,那么对他来说,这个权力被遵从或成立了。

于是,它就被作为行动的依据,如果被通知人不接受这个沟通交往信息,则拒绝了这个权力。

按照这个说法,一想命令是否具有权威性决定于这个命令的接受者,而不在于这个命令的发布者。

”被人们称为“权威接受论”。

角色理论:角色理论阐述社会关系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行为的社会影响方面,而不是心理方面。

认为人既是社会的产物又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领导方格图理论:1964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和莫顿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基础上提出反映领导方式的管理方格理论。

他们按照对员工的关心和对工作的关心的两个变量画成一个方格图。

每轴分为九个小格,第一格代表关心程度最低,第九格代表关心程度最高,整个方格图共有八十一个方格,每一小方格代表对“工作”和“员工”关心的不同程度组合形成的领导方式。

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指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作出相应反映的过程。

前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合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前采取措施,就可能将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下,为避免在未来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也叫预先控制。

个人权力:以个人为基本变动的权力观就是个人权利观,个人权利观建立在西方的趋利避害“人性恶”的假设上,一向是个人自由主义的基础学说。

个人权力时宪法确认的,公民自身拥有的权力,依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时体现为个人权力。

人际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及时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的一方,也有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一面。

二、简答题1、管理的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管理学是一门科学,这是因为它具有科学的特点1、客观性。

管理学所揭示的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很多都是经过客观实践反复验证过的,谁要是违反了这些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

2、实践性。

管理学的很多理论都是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直接目的就是更好地指导实践。

3、理论系统性。

现在的管理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这些理论都是在对大量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的。

这些理论互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

4、真理性。

管理学的很多理论和原则都是经过实践反复验证了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实反映。

5、发展性。

现代的管理学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他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不断充实和完善。

2、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共有七条。

1、工作定额管理;2、标准化管理;3、差别工资制;4、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6、职能管理原理;7、例外管理原则3、统一指挥原则遭到破坏有哪些表现答:1、多头领导:目标不统一、评价不统一、目标不明确、责任高风险,不会与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

2、每个职位必须有人负责,与谁联系,缺少中间负责人会极大影响对员工的激励,造成职责的工作无效。

3、权力分散意味着可以不负责,努力动机下降,产生逃避的可能,也可能形成“滥用权力”4、每一级构成一个权力体系,在职权力是:新人、灵活性、创新、控制力,自由,当受到上级越级干涉,这一切工作、功用都消失,越级上报说明对组织的不忠诚、挑战、叛逃。

4、法约尔把全部企业活动分为哪几种?答:法约尔认为,管理不同于经营,管理活动只是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或部分。

他把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概括为几个方面,具体如下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交换等3、财务活动:指资本的筹措和运用4、安全活动:指企业财产和人员的保护5、会计活动:指货物的盘点、资产负债表的制作、成本的核算、统计等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

5、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既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也叫“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

人的需求是呈等级层次状态的,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的,只有低层次的需求逐步被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而且人的需求影响人的行为。

但是,一个已获得满足的需求并不能成为人行为的动因,只有不被满足的需求才能刺激人的行为,满足人们高层次需求的方法要比满足低层次需求的方法更多。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求;3、社会需求;4、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6、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美国心理学家佛农在其代表《工作与动机》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期望理论。

他认为,激励程度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期望值,一是效价。

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才形成了最后的激励(M=E x V)运用期望理论激励时,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2、工作成绩与报酬的关系;3、奖励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7、巴纳德认为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社会关系学派”的创始人《组织与管理》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人的活动的一个体系,他认为这个定义适用于各种形式的组织,从公司的各个部门或子系统直到许多系统组成的整个社会,不管哪一个系统,全部都包含三个普遍要素:1、协作的意识2、共同的目标3、信息沟通。

8、计划的原则有哪些?答:1、目的性2、首要性3、普遍性4、效率性9、计划的步骤有哪些?答: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拟订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备选方案6、选择方案7、制定辅助方案8、编制预算。

10、组织变革的原因是什么?答: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保持组织发展的良好趋势。

特别是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要想保持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根据现实情况随时对组织进行必要的变革。

1、直接原因A:从一国经济走向多国经济B:信息化社会的影响C:消费市场对企业提出的新挑战D: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2、传统组织自身的缺陷A:沟通不足B:重视管理的不断创新C:分工过细11、组织变革的阻碍有哪些?答:1、对不确定性的回避;2、担心失去既得利益;3、对组织变革的认识不一致。

组织变革是一场革命,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那些既得利益者会以各种借口来阻碍变革,4、由于信息不对称,沟通不足而形成的阻力;5、既得利益者对变革的担心。

12、个人素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人的素质是人身上社会文化因素所构成的系统。

这些素质的发展又包括几个层次的内容:1、人的内在需求的发展,包括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发展;2、人的能力的发展,包括人的内在能力和外在能力的发展3、人的“主流意识“不断增强4、人的客体的发展13、X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学理论关于人的本性的假设称之为X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如下:1、一般的人天性厌恶工作,因此只要有可能就一定逃避工作;2、由于人的厌恶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必须通过强迫、控制、指挥和惩罚性的威胁,才能使他们努力来完成工作任务。

3、一般人宁可受别人指挥,也不愿意承担责任,胸无大志,只求太平。

14、“复杂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这是沙因自己对人性的假设。

其基本内容是:1、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能力。

人的工作动机不但是复杂的,而且变动很大。

2、一个人在组织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的动机与组织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3、人们在不同的组织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动机模式4、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感到称心如意取决于他本身的动机结构以及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5、人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动机、能力以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作出不同的反应15、沟通的障碍有哪些?答:沟通障碍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发送者的障碍、接受者的障碍和信息传递通道的障碍。

1、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送者的情绪、倾向、个人感受、表达能力、判断力等都会影响信息的完整传递,表现在能力不足、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适时,知之经验的局限对信息的过滤。

2、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为,信息编码不准确、对信息的筛选,对信息的承受力,心里障碍,过早的评价3、沟通通道障碍,选择媒介不当,几种媒介相互冲突、沟通渠道过长,外部干扰16、引起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答:相互依赖性充当了冲突的催化剂,如果一方的行动妨碍了另一方目标的实现,冲突就会产生,是引起冲突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冲突是否发生还取决于一般原因,彼此差异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