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关注情绪变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出现持续的忧愁与烦恼,应尽快寻求帮助
轻型抑郁时,可以靠心理疏导、换环境、运动
等方式调节。重度抑郁时,必须依靠药物
现有的药物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症状
抑郁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2W 排除标准
双相障碍
反复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的发作,时
抗精神病药物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选择具有改善情感症状、副作用轻的药物——舒
必利、泰尔登、新型抗精神病药
急性躁狂
选择有效控制兴奋症状的药物——氟哌啶醇、氯
丙嗪、氯氮平等
心境障碍电休克治疗
伴发症状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多梦、嗜睡等
食欲下降、性欲下降、体重减轻 焦虑:与现实不符的紧张、恐惧 躯体不适感:可涉及各个脏器 精神病性症状:罪恶妄想、被害妄想
躯体症状重或焦虑症状重时可能掩盖抑郁症状
抑郁的多种表现形式
神经衰弱
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药源性抑郁 心境恶劣(慢性疲劳综合症) 隐匿性抑郁:反复多次内科检查、治疗无效者
慢性躯体疾病(如心肌梗塞、糖尿病、甲减、
恶性肿瘤等)
抑郁障碍所带来的危险因素
自杀问题
物质依赖问题
心血管疾病问题
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问题
恶性肿瘤问题 慢性疼痛问题
有效生命年缩短问题
自杀迹象
写遗书 整理旧物
突然关心他人
了断社会关系
收藏药品、刀、绳等
关注抑郁症
正常情绪
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
愉快--高兴--欣快--欢喜--狂喜--消魂状态
愤怒--暴怒
沮丧--伤感--忧愁--悲哀--悲痛
紧张--惊慌 害怕--恐惧--恐怖
一、情感性精神障碍概述
1、定义及主要特点
又称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 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 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 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 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发作
环行心境障碍
持续性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的不同表现
情 感
情 时间 感
时间
反复发作躁狂症(罕见)
反复发作抑郁症
情 感
时间
情 感
时间 双相快速循环
双相情感障碍
总是心情不好是病,好过头了也是病!
【典型病例】
某男,35岁,工人。患者在1994年2月无明显诱因表现 话多,无故指责他人.称自己能升官发财,能当局长,能做生 意赚钱,无控制买东西,散发给陌生人。对人一见如故, 讲话滔滔不绝,难于打断起语速,内容多为自吹自擂。别 人稍不如他意,就发脾气,骂人,有时甚至冲动打人。活 动多,爱管闲事,整日忙绿,有时站在马路上指手划脚, 不认为自己有病。经治疗数周后痊愈出院。出院后一切正 常。
情绪的抑郁表达不良 情绪的躯体表达加重 常见主观有慢性疼痛 心慌、胸闷、痛及憋气等
学习心境障碍的重要性(2)
2、躯体疾病伴发抑郁 内科住院患者中约有1/3伴抑郁症 糖尿病—— 14~18% 晚期肾病—— 22% 癌症—— 20~45% 中风者—— 33% 帕金森—— 1/3(约33%)
综合性医院内科区417例躯体疾病患者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affective disorder) 王瑞
教学目标
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与分类;
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躁狂)的护理;
熟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了解: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因和治疗原则;
学习心境障碍的重要性(1)
1、隐匿性抑郁症(masked depression)
女性发生抑郁症的遗传倾向高于男性
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性别因素
在成人女性患病比男性高,比例约为2:1 对于儿童来说,男性儿童的患病率略高于 女性,因此儿童期的男孩更值得注意
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儿童期的经历
儿童期双亲的丧失
儿童期缺乏双亲的关爱
儿童期受到虐待,特别是性虐待
12 10 8.3 8 6 4 2 0
死亡
11.7
12.1
7.5
2.8 1.2 0.1
Greenberg PE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993; 54: 405-18.
抑郁的基本症状
“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三无”: 无用,无助,无望
而情感高涨,时而情感低落,发作期缓解
病程>2W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
• 药 物 治 疗
• 电 休 克 治 疗
心 理 治 疗
•
心境障碍的药物治疗-最主要
情感稳定剂
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妥泰
首选抗躁狂药,尤其适用于双相障碍
作用温和,治疗急性躁狂时,需合并抗精神病药 副作用轻微,可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直接开支 (US$124亿 ) 间接开支 (US$313亿 )
直接开支占28%, 间 接开支72%1 1. Greenberg PE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993; 54: 405-18.
美国抑郁症的直接及间接开支(1990)
14
Cost (US$x1 billion)
锂盐----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
剂量:发作时600~2000mg/d
维持时500~1500mg/d
注意: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需监 测血锂浓度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抗抑郁药:
新药层出不穷 安全性更高,服用简便,价格更贵 起效时间2周左右 维持治疗 首次发作:半年-1年 反复发作:维持时间更长
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社会环境
婚姻状况的不满意(离异或、分居或丧偶 的个体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婚姻 状况良好者,其中男性更为突出) 经济状况
生活事件,特别是持续时间在2-3个月以上 的生活事件对个体抑郁症的发生构成重要 的影响。
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躯体疾病
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氏病癫痫)
“三自”: 自责、自罪、自杀
典型的“三低”症状
心境低落:
患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
情绪低沉、 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
伴有焦虑。
典型的病例,抑郁心境具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自我评价低。
典型的“三低”症状
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过程受到抑制,反应迟钝; 表现为言语减少、语音低、语速慢。
中度以上的抑郁患者约为23.7%
重度抑郁症患病率3.4%
内科医生的识别力仅为10.5%
基本概念
情绪(Emotion)受一定意识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 与有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否满足有关。 情感(Affection)对事物的好恶态度、道德性。 受社会关系的影响。爱国(情感)----怒火(情绪) 心境(Mood)是一种持续、微弱、不受意识控制 较广泛地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状态。
患者出院后1年多,之后5次复发而住院治疗。每次症 状基本相同。病情缓解后,自知力恢复,生活劳动基本正 常,无残留症状。
躁狂发作
临床症状
“三高”: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增强 睡眠需要减少
夸大妄想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 易激惹 精神运动性兴奋 病程:持续一周即可确定诊断
躁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
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
一般为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完全正常 虽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但不出现精神衰退
2、流行病学资料
(1)发病率 我国, 1982年,12个地区,患病率为0.76‰; 1992年,7个地区, 为0.83‰。
同一时期,西方国家为2-25%。
心境障碍的终身患病率0.083%。
综合作用结果ຫໍສະໝຸດ 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 6个月内有重啊生活事件发生者,其抑 郁发作的危险率增高6倍,自杀率增高7倍。
第一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
根据国内最近颁布的CCMD-3精神疾病分类系统: 情感性精神障碍表现形式为
少见
双相情感性障碍
躁狂发作
临床分类
单相情感性障碍
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2005年1月第二次复发,无明显诱因心闷心烦,语言少, 语速慢,活动少到整日卧床。给医生和同事下跪,称有罪,
夜间不用药不能入睡,早醒。经再次住院治疗后症状消失,
自知里恢复出院。
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以上
影响生活、工作 有反复发作倾向 全球患病率5-10%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90%的 抑郁症患者未得到正规治疗
出现音联、意联和韵联
思 维 散 漫
思 维 破 裂
躁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3)
有的患者可出现妄想(常见被害、夸大妄想)
还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其它思维形式障碍 行为: 精神运动性兴奋:活动增多、可出现轻率行为、 攻击行为 本能行为异常(食欲亢进、性欲亢进、睡眠需 要量减少)---少见
病例:
周小姐最近半个月情绪突然高涨,多晚失眠, 并唱歌吵至夜深,邻居忍受不了,最后周小姐给送 往医院治理。周小姐五年前首次病发,当时刚上大 专,没多久因为失恋而情绪低落了数月,功课也追 不上,于是非常绝望,并企图自杀。其后进住精神 病医院,逐渐康复过来。出院后,周小姐回校复课, 过了一学期已可应付。可是,到了学期考试前,病 势又转坏。周小姐没有专心温习,反而四处逛街, 购物挥霍,狂签信用卡,又穿得花枝招展,戴着彩 色帽子,到处惹来奇异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