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水回用技术与运行管理

中水回用技术与运行管理

中水回用技术与运行管理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李长胜一、中水回用现状与质量标准(一)中水名词解释“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主要指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经过一定工艺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回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农业灌溉、市政园林绿化、车辆冲洗、建筑内部冲厕、景观用水及工业冷却水等非饮用水方面,其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称之为中水。

中水回用一方面为城镇供水开辟了第二水源,大幅度降低了自来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污水对水源的污染问题。

(二)中水回用国内外发展现状世界各国为解决缺水问题时,中水回用为首选的可重复利用的水源,在国外实施已经很久,规模也很大,经济效益明显。

日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大力提倡使用中水,并在上水管道和下水管道之间专门设置了中水管道,要求新建的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办公楼以及会馆、公园、运动场等公共建筑物都必须设置中水管道。

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发了很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新型脱氮、脱磷技术,膜生物反应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立了许多“水再生工厂”。

美国也是世界上中水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有300多座城市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再利用,因此尽管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总用水量增加了1.4倍,但总取水量反而减少了。

我国在近十多年来也逐渐意识到了中水回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在工业废水回用率已达70%以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中水回用会逐渐扩展到城市的其他行业。

(三)国家中水回用标准1.回用方向(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工业冷却用水指标控制(3)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4)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标准(5)中水用于采暖系统补水等其他用途时,其水质应达到相应使用要求的水质标准。

说明:当再生水用于多种用途时,其水质标准应按最高要求确定。

对于向服务区域内多用户供水的城市再生水厂,可按用水量最大的用户的水质标准确定。

个别水质要求更高的用户,可自行补充处理,直至达到该水质标准。

2.主要指标水质标准表一《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表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3.几点说明一是中水用于食用作物、蔬菜浇灌用水时,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二是中水用于采暖系统补水等其他用途时,其水质应达到相应使用要求的水质标准;三是当中水同时满足多种用途时,其水质应按最高水质标准确定。

二、中水回用技术与作用分析其特点为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工业所排出的废水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达到工艺要求的水质,然后回用到工艺中去,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一)中水回用工艺中水公司所辖再生水厂,基本一下三种工艺均采用。

1.物化法中水处理工。

二级出水—调节池—物理化学处理—过滤—消毒—中。

2.生化法中水处理工艺。

二级出水—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消毒—中水3.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处理工。

二级出水—调节池—膜生物反应器—消毒—中水。

见图1-图6。

(二)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分析1.使污水资源化,改变供水短缺的局面实现污水资源化,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个重要途径。

粗略估算一下,供水量的80%变为污水排入管网中,收集起来再生处理后的70%可以安全回用,从而可以得出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可以成为中水,回用到水质要求较低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供水量,对于缺水地区来说,效果十分可观。

2.经济性分析中水回用的经济性是决定其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水回用的成本由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回用供水、污泥处理、中水回用运行费用等组成,其第一要素是处理规模。

随着回用技术的发展,水处理规模的逐渐扩大,成本就会逐步下降,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首先,中水回用可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

由于污水处理费用征收标准较低,仅靠污水处理费用远远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转,还需要政府的补贴。

如果在污水处理厂中增设中水回用系统,把中水使用费作为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另一来源,对于小型的污水处理厂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其次,中水回用可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和减少居民生活开支。

因为工业用水水价较高,使得一些企业产品成本升高,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如采用中水,则可减少水费的支出,降低产品成本。

另一方面,在自来水费日渐增长的情况下,对于居民生活用水来说,提倡使用中水,既可以节省家庭生活开支,又能节约自来水。

三、中水回用设施的运行管理(一)中水设施建设规定1.各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中水设施的规划、建设和归口管理工作,各城市节水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用水情况并结合各地实际,制订中水规划,作为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按计划组织建设。

3.中水设施建设根据建筑面积和中水回用水量(中水设施建设规模)规定,具体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

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宾(旅)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等建筑的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

(2)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的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

(3)住宅小区规划人口在3万元以上(或中水回用量在750立方米/日以上)。

4.城市规划区内现有建筑符合当地中水设施建设条件的,其产权单位应当作出规划,组织建设中水设施;已建成的住宅小区符合中水设施建设条件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组织配套建设中水设施。

5.中水设施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其建设投资应当纳入主体工程总概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中水设施工程竣工后,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验收不合格的,供水部门可以不予供水。

6.城市节水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投入使用的中水设施的监督、检查。

发现停用或中水水质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应当责令其管理单位限期达到水质标准,逾期未达到的,应依照城市供水、节约用水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并适量核减用水指标,直至符合要求。

(二)中水厂运行管理总体要求1.应建立规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构。

2.应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技术文件、操作规程。

3.再生水厂应实行岗位责任制,各岗位应配备专职人员并明确职责。

4.应配有安全生产及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有防止措施和相应设施设备。

(三)运行管理1.水厂必须加强水质和污泥管理。

2.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3.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4.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5.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6.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7.各种闸井内应保持无积水。

(四)安全操作1.一般要求(1)水厂应设置围墙等隔离设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起重设备应有专人负责操作,吊物下方严禁站人。

(5)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6)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7)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设备。

2.通风与消防要求(1)具有有害气体、易燃气体、异味、粉尘和环境潮湿的车间,必须通风。

(2)污泥处理区域、沼气鼓风机房、沼气锅炉房等地严禁烟火,并严禁违章明火作业。

(3)有电气设备的车间和易燃易爆的场所,应按消防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消防器材。

3.安全用电(1)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2)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3)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时,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4)操作人员要经常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学习触电应急抢救方法。

4.毒气防护(1)掌握污水性质,弄清毒气和易燃易爆气体产生的来源,操作、维护、管理相关设备、设施时,必须建立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凡对具有有毒有害气体或可燃性气体的构筑物或容器进行放空清理和检修时,必须持专有仪器进行有毒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检测,应将甲烷含量控制在5%以下,H2S含量、HCN和CO的含量应分别控制在4.3%、5.6%和12.5%以下,同时,含氧量不得低于18%。

当存在的硫化氢、沼气或有害气体超标时,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换气等措施,待检测结果显示符合安全作业条件时方可作业。

(3)各种阀门应定期做启闭试验,检修阀门或水泵时,必须防止污水、污泥或有害气体进入作业构筑物内,确实无法避免时,应将其及时排出,并严格做好防护措施。

(4)进入井下、构筑物内或下水道作业时,应建立工作票制度。

实现填写下池、下井工作票,并经技术安全员和领导会签后,方可进行作业。

同时必须保证构筑物外有两人监护,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等防护设备方可作业。

(5)加强操作管理人员防毒气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5.防溺水和高空坠落(1)露天水池的走道必须有1.2m以上栏杆,栏杆间隙宽度需符合国家标准,在没有栏杆的污水池上工作必须穿救生衣。

污水池附近必须设置救生设施,以备不时之需。

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救生衣、救生圈、消防设施等防护用品。

(2)池上走道不要太滑,也不能高低不平。

(3)冰雪或大风等恶劣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4)操作人员应在工作台上清捞浮渣,进入水池清理等作业时,应有两名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等防护设备,注意防滑和跌倒。

(5)各设备安装孔、检修孔、检查井等必须设置盖板,并有防止滑落措施,池盖板、栏杆、爬梯和井盖如有锈蚀,应及时换掉。

(6)井盖、孔洞周围需设置明显标识和警示。

(7)地下设备间的照明必须达到规范要求,且其开关需安装在入口处。

污水站常用防护、劳保用品配备一览表(五)维护保养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支架和盖板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3.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做启闭试验,丝杠应经常加注润滑油脂。

5.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

定期检查电动闸阀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6.在每次停泵后,应检查填料或油封处的密封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并根据需要填加或更换填料、润滑油、润滑脂。

7.凡设有钢丝绳的装置,绳的磨损量大于原直径的10%,或其中的一股已经断裂时,必须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