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讲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讲义


(三)国家战略布局的发展需要
习总书记指出: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 不仅仅是解决北京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需要,也不仅仅是解决天津、河北发展面临的 矛盾和问题的需要,而且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 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城市化率:2014年河北省只有49.3%,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54.77%,低了5个百分点。
(二)雾霾“倒逼”区域联防联控
生态环境是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2013年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京津冀地 区。
严重的大气污染形势使京津冀三地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联起手来进行联 防联控。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 祝尔娟 2015-5
主要内容
宏观背景与战略意义 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 落实规划与合作对接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包括总纲、实施细则和具体名录。
这份蓝图的绘就,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完成顶层设计。方略既定,可 以预见,京津冀区域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崭新时期。
21.13
48.99
51.39
78.78 48.26
81.94
83.50 76.09
全社会固 粮食总
指标名称
定资产投 资/亿元
产量/万 吨
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 额/亿元
地方财 实际利用 政收入 外资/亿 /亿元 美元
年末本地 电话用户 数/万户
移动电话 用户数/

城镇个 数 /个
城市群合 计
占全国比 重/%
16278 0.7:21.4:77.9
4027.2 7562.3 3746.8 29513.4
17019.43 1.3:49.4:49.3
2390.02 11654.09 7083.39 50947.75
6542.43 11.7:51.1:37.2
3764.6 26671.9 13330.7 211000
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消费驱动转型; ➢ 从发展后劲看:外来嵌入式大项目根植性差,经济的内生性不强,本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
不活跃,发展后劲堪忧; ➢ 从发展阶段看:仍处于工业化后期集聚极化阶段,与周边竞争多于合作,作为中心城市对周
边辐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 从发展环境看:经济大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与改善民生的矛盾仍较为突出。
二是加强与北京、河北的金融合作、物流合作、交通合作,提高区域辐射服务功能。如共同建 设自贸区,利用北京的人才优势、金融优势、全国市场、交通优势以及河北的港口优势、特色 市场、现代物流等优势,共建北方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舒适度,启动消费驱动,建设宜居宜业、绿色生 态城市。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1.打造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世界级城市群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已经进入到“城市时代”,而且已有过去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
竞争进入到城市群之间的竞争阶段。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正在进一步扩大,正在加快 “经济转型”和“经济崛起”,迫切需要建设若干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作为引领和 支撑。
河北的主要问题 ➢ ——经济水平较低。长期以来,河北在京津虹吸效应下,人才、资源、资本不断流出,出现
了“环京津贫困带” ; ➢ ——发展方式粗放。传统重化工业比重过大,未来减排任务繁重,急需相关产业替代补充。
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到2017年,河北将完成6000万吨钢铁、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 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产能的削减任务,即“6643”工程; ➢ ——重化工业与生态环境矛盾加剧; ➢ ——城镇化水平不高,缺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吸纳力不足; ➢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需要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带动,要抓住北京功能疏解历史契机,加快发展。
北京
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形象;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 全国的首善之区
——要率先示范,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
北京的主要优势:
地位高、体量大、实力强、变化快、素质好 2014年
全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城镇化率高达86.4%;服务业比重达到77.9%.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万亿元,人均GDP16278美元,科技创新居于全国前列。
而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过程,既给区域带来发展契机,同时也是首都北京实现转型 升级的“蝶变”过程。
2.天津:也离不开北京和河北
天津的主要优势:海港优势、现代制造优势、科技教育优势、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天津的主要问题: ➢ 从产业结构看:重化工业比重较大,急需要向集约化、高端制造、现代服务转型升级,发展
天津的目标定位:“一个基地、三个区” ➢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 ➢ 国际航运核心区 ➢ 金融创新示范区 ➢ 改革开放先行区
北方经济中心
金融中心
北方经济中心
贸易中心
航运中心
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
物流中心
天津:需要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实现质的提升
一是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全力建设现代制造研发转化基地。从大项目带动、央企、外资 大企业带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消费驱动的发展模式;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生态宜居环境, “以创业聚人”、“以宜居聚人”、 “以环境聚人”,增强对优质高端资源的吸引力。增强外 来产业的根植性和经济的内生性,启动民间资本,发展中小企业和配套产业。
2014京津冀三地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人口(万人) GDP(亿元)
北京 2151.6 21330.8
天津 1516.81 15722.47
河北 7383.75 29421.2
合计 11052.16 66474.47
人均GDP(美元) 三次产业比重 财政收入(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全年货运量(万吨)
总值的比重为13.1%,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3134.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7%, 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07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9%。 ➢ 研发产业产值规模全国最大,技术市场交易量占全国40%以上。 ➢ 金融业对北京的GDP、税收、就业贡献很大。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 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金融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20.4%, ➢ 文化创意产业位居全国前列。北京地区图书出版单位占全国的41%,报刊种类占全国的 30%,音像出版单位占全国的43%。生产制作的电影占全国一半;数字电影后期制作能力 占全国2/3。文物艺术品交易总量约占全国的80%,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 的比重已达12.12%(2011),其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已经超过金融业。
10181.82 45888.29 24160.89 291461.15
全年客运量(万人)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71745 672.8
19599.41 3354.4 54001.8 1406.1
61000 12631.4 95000 183.7
152344.41 16658.6 149001.8 1589.8
94059
24028.5
68221.23
15619. 6
971.69
68.54 47.91
76.47
30.43 98.06
22837.30 50770.15 9027
62.48
92.75 47.98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三大“经济航母”之一。 2012年三大都市圈GDP占全国的比重为42.99% 其中:长三角为20.96%、京津冀为11.04%、珠三角为10.99%。

习总书记讲: 表面看,北京的问题是人口过多带来的,其实深层次上是功能太多带来的。北京既
有作为首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又有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研中心、教育 中心、医疗中心等诸多功能,必然吸引大量人口流入,使城市的功能、人口数量与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北京“大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功能过于集中,要突破发展瓶颈,根本出路在于功能疏 解。
3.河北:更需要北京和天津的支持
河北的主要优势: 空间优势——如保定市面积2.2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天津都大);张家口的面积3.7万平方
公里,是京津两市之和,还有1536.57万亩未利用土地;沧州1.4万平方公里,还有1000多平 方公里的土地可供开发。 区位优势——如邯郸、石家庄、保定“京津保”黄金三角、张家口、廊坊“京津廊”金三角) 港口优势——有黄骅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 生态和旅游优势——如张家口有崇礼滑雪场、坝上草原、官厅水库和地热温泉;保定有白洋 淀、白石山;衡水的衡水湖;邢台的大峡谷; 产业合作的基础——如中关村与宝坻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宝坻中关村科技城;北京亦庄与廊 坊合作,共建新兴产业、高端制造的示范区;北京凌云公司落户邯郸武安市,实现共赢;北 汽、核电落户沧州、海洋软性套管公司等。
环首都圈近地层污染物输送示意图
需要区域共同采取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扶持高新技术及环保企业。河北要压减6000万吨钢、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燃 煤、3000万箱玻璃。
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能源消耗(吨标准煤):2012年北京7354.2, 天津7927.5,河北30250.2.
北京的主要问题: 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态严峻
比如蓝天难见、繁星无影、河水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等。特别是这些年 来发生的长时间、大面积雾霾,不断损害了市民健康,也损害了中国形象、首都形象。 (APEC)
长期以来,北京凭借其首都优势,集 聚了周边乃至全国大量优质资源,这 种强大的“虹吸”效应,不仅导致出 现了“环首都贫困带”,而且使首都 北京因过度集聚深受“大城市病”困 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首都核心 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