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氧气转炉煤气回收及注意事项
氧气转炉在吹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尘炉气。
其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温度高1400~1600℃②气体含量60~80﹪CO、14~19﹪CO2、5~10﹪N2、0.4~0.6﹪O2③含铁量60﹪的粉尘,其约为铁水装入量的1﹪~2﹪。
如果让这些炉气任意放散,就会造成污染环境及能源的浪费。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
烟气处理的方法
烟气处理的方法有两种:未燃法、燃烧法
1、燃烧法:就是烟气由炉口进入烟罩时,让它与足够数量的空气混合。
使CO完全燃烧,烟气冷却后进行除尘,然后排放到大气中。
我公司的第二炼钢厂、第一炼轧厂就采用这种烟气处理方式。
①其工艺流程:转炉——水冷烟罩——水冷烟道——连接管——喷淋塔——文氏管——洗涤器——风机——烟囱
②烟气成份:
烟尘(含92﹪为Fe2O3为红棕色)通过污泥处理,运往烧结或经过处理后形成污泥球回到转炉。
2、未燃法:炉气离开炉口进入烟罩后,通过活动烟罩的下降和控制炉口的微压差,保持烟气微正压。
使炉气在回收过程中尽量不燃烧,把CO 的燃烧率控制到10﹪以下。
我们120工程采用OG(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系统对转炉煤气的净化回收。
①工艺流程:转炉——活动烟罩——固定烟罩——汽化冷却烟罩——一文——弯管脱水器——第二级R-D文氏管——弯管脱水器——风机——旁通阀——三通切换阀——煤气柜
注:其中R-D阀可通过调节文氏管的喉口开度来调节煤气量和净化煤气两种功能,是转炉煤气回收的关键设备之一。
②烟气成份:
为黑色。
还有16﹪的Fe2O3﹪。
③烟气的温度变化
A通过汽化冷却烟道到一文之前约为1000℃左右。
B 通过一文后降温到75℃左右,并得到粗除尘。
C 出二文后一般降到67℃。
④R-D(RICE DAMPER)米粒调节阀
作用:由炉口微压差装置对二级文氏管的喉口开度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烟气量的变化,控制波动的烟气高速通过喉口,进行精除尘。
因为高速的烟气经过弯管脱水器时,靠离心力和惯性使泥尘脱除。
⑤煤气回收的时间由于各厂采用氧压和供氧时间不相同,因此回收时间也不一样,大致是:开吹后,活动烟罩不下降,使转炉烟气完全燃烧,用CO2废气驱赶系统中空气。
开吹1~2min后降下烟罩,测量风机后气体含量,当达到要求时进行回收。
吹炼结束前1~2min先结束回收,再抬起活动烟罩用CO2废气驱赶煤气。
煤气和一定含量的氧气混合时会爆炸,爆炸的下限是5.25%,为安全起见一般实际氧含量控制在2%以下。
回收煤气的氧含量控制的越低,回收期越短,回收的煤气量越少。
回收煤气的最佳时机,既要保证回收系统安全,又要尽可能的多回收煤气,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掌握。
例如:宝钢回收煤气,前期燃烧烟气时间为5min,中期回收煤气9min,后期燃烧烟气时间2min。
⑥预防煤气中毒
由于采用未燃法,因此转炉煤气非常危险,易引起煤气中毒,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爆炸事故。
容易引起煤气泄露的原因与地点。
A转炉炉口烟气外溢,燃烧不完全,空气中留有CO。
B 下料口、氧枪口、副枪口等处氮封不严,煤气外溢。
C 出钢口未堵好。
D 放散的废气中含有一定CO,当气压低时造成地面CO高。
这些均易造成附近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煤气中毒,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⑦预防煤气爆炸
A爆炸的条件 a 煤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比在爆炸范围内。
b 煤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温度在最低着火点以下。
c 混合气体遇到高能量的气体。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条件时,才会爆炸。
B 预防措施:
a 正确煤气回收,放散的时间控制好。
b 采用中间回收法,用前烧、后烧的办法烧掉不合格烟气,并冲刷回收管路。
防止煤气与空气在系统中直接大量接触,防止停止供氧时空气的大量吸入与未燃烧煤气混合而发生爆炸。
c 回收期间控制好炉口微压差,防止空气吸入。
d 散装料溜槽用N2密封,防止炉气进入料仓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e 氧枪、副枪口等氮封效果要好,以防止吸入空气引起爆炸。
f 严格控制散装料、废钢的水分,加强烟罩、汽化冷却烟罩、炉口维护,不能漏水冶炼。
g 加强系统检查维护,保证负压系统密封良好,防止吸入空气。
h 加强系统检查维护,保证负压系统密封良好,防止吸入空气。
I 控制好煤气温度,防止产生火种。
200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