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索家校合作模式 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探索家校合作模式 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探索家校合作模式构建全员育人机制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成果提要]:本研究成果立足于石浦镇家长学校的实践,坚持二十几年经久不衰,在优化社区育人环境、提高家长育儿素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等方面均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学术研究上,抓住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家长学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中所形成的目标管理法、合格家长考核制、优秀学员和“好家长”评选制以及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构建了具有本地特色而又有推广价值地家长学校运行机制,为我国家长学校的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板。

被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专家组评为“对于指导我省家长学校办学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成果持有单位简介]:承载百年风雨的石浦镇中心小学,始于1828崇德义塾。

至今,石浦小学内仍有金山书院旧构数楹,百余年遗迹,弥足珍贵。

步入校园,其一股重重的历史风味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扑面而至。

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石小人不断继承发展“明人伦厚风俗”的祖辈遗训,并以此为校训,时时激励一代新人;辛亥革命时期,历史学家吴晗少时曾在此留下音容笑貌;校友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题写的校风——豁达、勤奋、文明、向上,正印证着2400余名师生拥有着大海一样的博大胸襟和朴实无华的素养锤炼。

历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德育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不断地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学校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两次获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的表彰,全国妇联曾先后两次在这里召开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学校是全国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实验研究基地;几年来,学校还被评为省文明学校、省示范小学、省示范家长学校、省教育科研兴校200强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文明单位、市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县文明单位及文明学校;省、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市文化建设示范点;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示范家长学校;市规范用字先进学校;省、市、县先进基层工会和职工之家;学校连续8年获县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先进集体;还获得县“三八”红旗单位称号;学校党支部连续18次被评为市、县、镇先进党支部;少先队被评为市、县红旗大队。

学校师生在全国、省、市、县的各类比赛中均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打造学校知名品牌,服务地方文明建设,学校审时度势,提出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宏伟目标,更加坚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校现占地20413 平方米,建筑面积13656平方米,绿化面积1790平方米。

校园环境颇有特色,教学设施优良,校园音响、校园闭路电视、校园网络系统齐全。

教学仪器、电化教学设备、音美体劳教学器材均按一类标准配备。

学校拥有一个面积650平方米,藏书7.1万册的金山儿童图书馆;一幢1650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内设400余座的多功能阶梯教室,100平方米的舞蹈房、及电脑、美术、音乐、实验、课程整合等十多个个专用教室。

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2051名学生,设有附属幼儿园一所,入学儿童200余名。

103名教职员工,其中专任教师87人,小学高级教师42人,大专及其以上学历67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省、市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市、县级教坛新秀17人,县学科带头人7人,县骨干教师15人。

我们的办学思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读书成为习惯;以德育人以德立身让美德成就人生。

我们的办学宗旨: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典范,教育科研的基地,现代教育的示范。

创办于1983年的象山县石浦家长学校是全国最早举办的家长学校,它既是对学校传统家长工作的重大突破,也是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家庭教育走上科学化道路的良好开端。

尤其是其独特的运行机制与育人功能,使石浦家长学校超越了一般家长学校的内涵。

在提高家长素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密切家校联系,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乃至社区教育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抓一代,促二代”的良好社会效益,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984年——1985年,省妇联先后在石浦召开现场会,省妇联、省教育厅专门发文向全省推广石浦经验,1986年、1992年,石浦家长学校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

1991年、1995年分别两次在象山石浦召开的全国家长学校学术研讨会,更促进了石浦家长学校的健康发展。

同时,象山县还以石浦家长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三结合教育显著成效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课题——全国社区教育的研究,是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

这一切,使石浦的经验冲出了象山,走向了全国,在海外也有了一定影响,在中国家庭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家长学校创办后十年中,有5000余人次到石浦参观学习。

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探索家长学校的办学规律,石浦镇中心小学承担了浙江省“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家长学校的性质、任务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家长学校的性质和基本任务我们曾于九十年代初提出:“家长学校是党政部门领导的,以学生家长为对象,传授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合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社会主义成人业余学校”。

(《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

1995年在全国部分地区家长学校学术研讨会上,我们又进一步提出家长学校具有“准师范型”的特点。

家长学校任务是由它的性质、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决定的。

石浦家长学校在1989年正式提出家长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合格家长。

1995年又进一步把提高家长素质作为家长学校的中心任务,而培养合格家长则是它的具体化,是家长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归宿。

二、家长学校的运行机制与办学模式家长学校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地发展壮大,并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开,这决不是偶然的。

除了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形成了一个健康、稳定的良性运行机制。

在这方面,石浦家长学校是一个很典型的范例。

运行机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动力机制,二是工作机制,三是管理机制。

1、动力机制。

家长学校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党政领导重视,学校主动出击,社会各界参与,三者缺一不可,这已为石浦家长学校实践所证实。

首先,石浦镇历届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并从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石浦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家长学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为本辖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中探求有效的载体,成立了国内首家县级家庭教育研究所(地点设在镇政府内),以指导全县家长学校工作。

这是家长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源动力。

其次是学校主动出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家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浦镇中心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主动出击,多渠道多方面地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这是家长学校发展的主动力。

其三是社会各界参与,家长学校如果没有社会各界参与,就难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即使勉强办了,也难以持久,这也是有些地方家长学校有始无终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石浦家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注意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配合。

石浦镇妇联、驻军部队、各企事业单位,居委会都以各种形式积极支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为教育事业营造良好的社会大背景。

2、工作机制。

石浦家长学校的工作机制也包括三个要素,即以家长委员会为组织保证,家长学校为培训基地,评选好家长为激励机制,三者协同运作,形成了石浦家长学校独特的办学模式。

建立家长委员会,主要是以组织的形式使家长走进学校,关心、支持、参与教育,同时也使家长自身受到一定的教育。

校家委会负责思想发动、组织落实、任务布置和效果检查,负责制订家委会《章程》和学生家长《守则》。

班家委会的任务是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协助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教育工作。

1981年5月,由石浦镇中心小学倡导,在全镇开展了评选表彰好家长活动,并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

表彰会由镇委、镇府主要领导主持,并印发简报到各单位。

评选好家长活动,主要是抓“发动”,动员和团结各方面力量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树立好家长典型,形成重视家庭教育和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这一活动牵动了千家万户,很快地在全镇形成了当好家长光荣的社会舆论。

全镇家长学校在十七年里累计评出合格家长4540人次,好家长7296人次,优秀家长531人,尊师重教优秀干部239人,先进集体244个,近年又评出学习型优秀家庭10个。

其中石浦镇中心小学的家长学校的各项人数均明显居于首位。

评选好家长活动在形成社会舆论,树立良好家长典型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但因其要求高、评审严,能评上的人数有限。

针对这个情况,从1989年开始,根据全国妇联的要求,我们开展了争做“合格家长”的群众活动,只要家长都具备了相当的素质和修养,掌握了一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成为一个合格家长。

为做好这项工作,石浦镇家长学校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程序。

a、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实施目标导向。

石浦镇家长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做合格家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引导家长进行讨论:为什么要开展合格家长考核活动、怎样才算一个合格家长、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等,使全体家长接受并认可家长学校提出的培养合格家长的奋斗目标。

b、确定合格家长标准,分两大块内容:一是家长自身修养方面:包括遵守社会公德、教育思想端正、以身作则、家长能够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等。

二是科学育儿方面:包括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方法,正确教育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优化家庭学习环境等。

并据此制订了“合格家长考核表”。

c、发动家长订阅《家长报》、《家庭教育》等报刊杂志。

其中武汉《家长报》全校订了2000份,做到人手一份,组织经常性的学习讨论,开阔家长的眼界,为家长自我教育提供各种范例。

d、制订综合考核制度。

要成为一名合格家长,必须经过家长学校一系列综合考核。

(1)根据合格家长考核表进行考评,其中自评占40%,家委会考核占30%,居委会评价占30%,十二项内容有八项以上“良好”为合格;(2)通过家长学校结业测试;(3)每位家长要写一篇个人总结。

三项通过才能发给“合格家长证书”。

3、管理机制。

家长学校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1)管理制度针对家长学校的业余性、教育目标的非功利性和教育对象的松散性等特点,家长学校的管理一般以采用“社会心理方法”和“目标管理方法”为宜。

社会心理方法,是指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通过了解家长的社会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即需要、动机、行为规律、期望规律等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