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纳米材料.ppt
无机纳米材料
1基本概念 2纳米氧化物的制备 3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4其他无机纳米材料
第一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
定义及结构特点: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 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 元构成的材料的单晶体或多晶体,由于晶粒 细小,使其晶界上的原子数多于晶粒内部, 产生高浓度的晶界,使纳米材料有许多不同 于一半粗晶材料的性能,如强度和硬度增大, 低密度,高电阻,低热导率
纳米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 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 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 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 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 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 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 等。
超细碳酸钙结晶生长成核机理
几个关于超细碳酸钙结晶生长成核机理 结晶接触成核速率是溶液过饱和度和接触能的函数,
通常,电解质稀溶液的结晶生长速率与粒子浓度成 抛物线函数关系。 C是a在CO晶3面结的晶中生心长,发一生个在是结在晶晶表面面的的边两缘个。部位:一个 C中核化方Caa瞬吸反解(CO时附应石OH3形 在 的 型)粒2悬成 进CC子aa浮过 行。CC液饱 ,OO33吸和线颗粒收度性粒子C使中表生O间C面长2形a体形并C成中O成形C3C线成大aaC性一量(OO中定地H3的)间粒均2逐过体度相渐程,和成溶,随形核解溶着貌。,液碳的晶
粒子小,比表面积急遽变化增大,表面原子数 增多,表面能高,原子配位不足,使得表面原 子具有高活性,不稳定,易结合。(书17页, 图1.21,1.22)
体积效应
纳米材料由有限个原子或分子组成,改变了 由无数个原子或分子组成的集体属性,物质 本身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种由体积改变引 起的效应称为体积效应。
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例如:LiCoO2、 LiNiO2、 LiMnO2、LiV3O8
等。 LiCoO2充电过程Li+从复合氧化物中脱出,嵌
入负极材料中;放电过程与之相反。当其中 Li+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变化时,由于过渡金属 的多价性,不会影响化合物结构与形貌的变 化。
纳米稀土复合氧化物 及其他纳米复合氧化物
纳米材料结构范围(零维-三维 )
纳米材料的特性
表面效应 体积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表面效应
固体表面原子和内部原子多处环境不同,当粒 子直径比原子直径大时,表面能可以忽略,当 粒子直径逐渐接近原子直径时,表面原子的数 目及作用不能忽略,这时粒子的比表面积、表 面能、表面结合能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把由此 引起的种种特殊效应称为表面效应。
光学性质
宽频带强吸收(纳米微粒几乎都呈现黑色) 蓝移:量子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红移:比表面大,界面存在大量缺陷
化学性质
化学活性高 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界面原子 数多,界面原子区域原子扩散系数高,原子 配位不饱和性,使得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化 学活性,
例如CuEr的合成,催化剂催化效率提高、化 学反应性提高等
细晶强化效应 材料硬度和强度随着晶粒尺寸 的减小而增大,导电性改变。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 即当微观粒子的总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 粒子仍能穿越这一势垒。近年来,人们发现 一些宏观量,例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 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有隧道效应,称为 宏观的量子隧道效应。
纳米铁酸盐
是一类以Fe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纳米复合物。 磁性质(10mn以下显示超顺磁性) 吸波特性 催化特性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氧化物
光催化剂:TiO2复合氧化物较单一级纯TiO2 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TiO2╱SnO2)
紫外吸收剂 其他用途(光过滤等)
纳米锂复合氧化物
晶粒减小到纳米级,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比粗 晶材料提高4-5倍。(Cu样品硬度)
电学性能
晶界上原子体积分数增加,纳米材料的电阻 高于同类粗晶材料。(书24页,表)
纳米材料在磁场中材料电阻减小的现象十分 明显。磁场中粗晶电阻仅下降1%-2%,纳米材 料可达50%-80%,这个性质很重要。
磁学性质
纳米材料的性能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磁学性能 热学性能 光学性能 化学性能
力学性能
纳米结构材料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晶界结 构、晶界滑移、位错运动。
纳米材料晶界原子间隙的增加,使其杨氏模 量减小,硬度提高。(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是表征在弹性限度内物质材料抗拉 或抗压的物理量,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 与应变成正比,比值被称为材料的杨氏模量 )
高温高压下一些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于对应的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氢氧化物 溶于水中同时析出氧化物。
它的优点:所的产物纯度高,分散性好、粒 度易控制。
微乳液法
热力学稳定分散的、各向同性、外观透明或 者半透明的不互溶液体组成的宏观均一而微 观不均一的液体混合物。
可有效控制微粒粒度和形态,但单次制备数 量有限,不易回收利用
其他纳米氧化物的制备
用于CO╱CO2 +H2 反应的超细CuOZnO-SiO2 ?
第三章 纳米复合氧化物制备应用
纳米复合氧化物制备 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喷雾 法,固相法
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应用 纳米铁酸盐,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氧化物,纳米锂复 合物,纳米稀土复合物等
共沉淀法
纳米稀土复合氧化物做荧光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镧-钼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
催化剂(对苯甲醛的选择性)
其他无机纳米材料
纳米SiC的制备:固-固法,固-液法
应用:制备复合陶瓷(书,141)
纳米CaCO3的制备与应用
纳米SiC的制备与应用
word
纳米CaCO3的制备与应用
1: CaCO3的分类
直接沉淀法 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沉
淀析出,沉淀经洗涤、热分解等处理工艺后得到超 细产物。不同的沉淀剂可以得到不同的沉淀产物, 常(N见H4的)2沉CO淀3、剂为(N:H4N)2HC32•OH24O等、。NaOH 、 Na2CO3、 直接沉淀法操作简单易行,对设备技术要求不高, 不易引入杂质,产品纯度很高,有良好的化学计量 性,成本较低。缺点是洗涤原溶液中的阴离子较难, 得到的粒子粒经分布较宽,分散性较差。 PbTiO3的制备 (H2O2、 NH3•H2O、H2TiO3、Pb(NO)3)
纳米粒子尺寸小到一定临界值时,进入超顺 磁状态。
从单畴颗粒集合体看,不同颗粒的磁矩取向 每时每刻都在变换方向,这种磁性的特点和 正常顺磁性的情况很相似,但是也不尽相同。 因为在正常顺磁体中,每个原子或离子的磁 矩只有几个玻尔磁子,但是对于直径5nm的 特定球形颗粒集合体而言,每个颗粒可能包 含了5000个以上的原子,颗粒的总磁矩有可 能大于10000个玻尔磁子。所以把单畴颗粒 集合体的这种磁性称为超顺磁性
第二章 纳米氧化物的制备
气相法: 物理气相沉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学气相沉积 气相氧化法
气相热解法
气相水解法
液相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 有机配合物前驱法、水热合成法、微乳液法
固相法:
气相法
气相氧化法: 金属单质或金属化合物+氧气→金属氧化物蒸
汽→纳米粒子(Zn) 气相热解法:(高温反应区) 气体反应物→高温分解成氧化物 气相热解法:
隧道效应将会是未来电子器件的基础,或者 它确立了现存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 限。当电子器件进一步细微化时,必须要考 虑上述的量子效应。
上述效应使得纳米粒子具有与粗晶不同的性 质。
例如:金属为导体,但纳米金属微粒在低温 下由于量子尺寸效应会呈现出绝缘性。
又如:金属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光反射而呈现 出各种美丽的特征颜色,但金属纳米粒子的 光反射能力显著下降,通常可低于1%,
纳米材料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样品的磁有 序状态将发生改变。粗晶状态下为铁磁性的 的材料,当颗粒尺寸小于某一临界值时,矫 顽力趋向于0,转变为超顺磁状态。
这是由于纳米材料中晶粒取向是无规则的, 因此,各个晶粒的磁距也是混乱排列的,当 小晶粒的磁各向异性能减小到与热运动能基 本相等时,磁化方向就不再固定在一个易磁 化方向而作无规律变化,结果导致超顺磁性 的出现。
例如氧化锆的制备(书42,氢氧化锆+正丁醇)
纳米氧化物
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 纳米稀土氧化物 其他纳米氧化物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硅是极其重要的高科技超微细无机新 材料之一,因其粒径很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 力强,表面能大,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热 阻、电阻等方面具有特异的性能,以其优越的稳 定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在众多学科及 领域内独具特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纳米二 氧化硅俗称“超微细白炭黑”,广泛用于各行业 作为添加剂、催化剂载体,石油化工,脱色剂, 消光剂,橡胶补强剂,塑料充填剂,油墨增稠剂, 金属软性磨光剂,绝缘绝热填充剂,高级日用化 妆品填料及喷涂材料、医药、环保等各种领域。
液相法
溶胶凝胶法 以有机或者无机盐为原料,在有机介质中进
行水解、缩聚反应,使溶液经溶胶凝胶化得 到凝胶,凝胶经加热或冷冻干燥,烧制得产 品。但须煅烧,后处理麻烦 。(例,书39, Fe2O3)
水热合成法
水热合成是指温度为100~1000 ℃、压力为 1MPa~1GPa 条件下利用水溶液中物质化学 反应所进行的合成。
如:金属纳米微粒与金属块体材料的性质不 同。
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