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主题优质课件【三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狗尾巴草,探索其多种玩法,体验活动的快乐。
2、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染色、作画。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重点、难点:活动的重点是:探索狗尾巴草多种玩法。
难点是:把狗尾巴草当作画工具,愿意和同伴一起在“大舞台”上选择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狗尾巴草(插在花泥上)、颜料水、作画的“舞台”(在塑料板上贴上宣纸)、抹布、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散步时见过狗尾巴草。
设计理念:《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设计思路:小班的幼儿活泼好动,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看到每一株花花草草都会很兴奋,喜欢摆弄、操作。
我园正处农村,“狗尾巴草”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比较熟悉的一种秋冬季植物。
结合我园课题《乡镇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研究》,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综合活动《狗尾巴草》。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一)认识狗尾巴草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草,快来摸一摸、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幼儿观察、讲述)2、谁来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操作课件,引出名称――狗尾巴草。
)3、狗尾巴草长在哪里呢?(待幼儿讲述后,观看课件)4、师小结:原来大树下、小河边、墙角边都长着狗尾巴草,它呀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
那你们有没有和狗尾巴草玩过呀?(兴趣是的老师,在活动一开始,我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
为引出下一个环节“玩狗尾巴草”作了铺垫。
)(二)玩一玩狗尾巴草1、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狗尾巴草,你可把它变成什么?怎么玩?快来试一试!(幼儿手拿狗尾巴草自由玩耍。
在这过程中发现有特别的玩法时,就引导全体幼儿一起做一做。
)2、(师手拿狗尾巴草作跳舞状)看,现在狗尾巴草在干什么?我们也一起来跳一跳。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发孩子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调动了他们探索狗尾巴草多种玩法的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此游戏活动能够面向全体,能力差的、胆子小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
同时又为下一个环节“染色、作画”作了铺垫。
)(三)幼儿作画1、演示师:狗尾巴草呀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在舞台上跳舞了!看,它要穿衣服了(示范染色),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衣服穿好了,跳舞开始了(师边念儿歌边作画)狗尾巴草跳累了,休息一下,看!舞台上留下了一幅美丽的……(画)。
(教师将角色适当转换,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动,并提出活动的要求、规则。
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演示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染色、作画方法,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幼儿情绪十分高涨,为下一环节“幼儿作画”打好基础。
)2、幼儿操作师:看,后面有个大舞台,快让你们的狗尾巴草也穿上漂亮的衣服跳舞吧!它要(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重点,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
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我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在自由宽松的活动气氛中,幼儿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
)(四)欣赏作品,结束活动师:快和好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狗尾巴草跳完舞后,留下的画像什么?(此环节为幼儿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间,一方面体验交流的乐趣,另一方面通过听、看、想,积累更多知识经验。
在这个环节中,他们不受干扰,说自己想说的,看自己喜欢看的。
师幼互动交流评价,可让幼儿在自我表达中,在听同伴,听老师的建议中,在思考中提高语言能力、扩展思路、提高审美情趣等多方面能力。
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评价是美术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自己的画,有的说同伴的画,大家在相互交流中,感到十分的有趣,得到许多不同的启发。
活动在自我展示,体验乐趣与成功中落幕。
)活动反思:1、从选择的内容上看,比较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狗尾巴草”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比较熟悉的一种秋冬季植物,他们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做到了活动内容源自于“生活”。
2、多媒体的使用使活动内容更加直观,便于幼儿理解,使幼儿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到狗尾草的生长环境,符合小班幼儿的理解特点。
3、多种颜色的使用:丰富了幼儿视觉感受。
红、黄、蓝做为小班幼儿最便于认识的颜色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视觉效果,从而保证了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性,4、实物的使用,从多种感官来刺激幼儿,便于幼儿深入理解实物从而为其后的活动做好铺垫的作用。
的环节让幼儿大胆地触摸、观赏、感受狗尾的特性,让幼儿喜爱上狗尾草,喜欢和狗尾草游戏。
从而为后半部分玩“狗尾草”、作画环节打下基础。
5、作为综合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了各领域的整合渗透,在作画环节中我不仅强调了艺术方面的美感、色感,要求还注重了情绪方面的体验,让幼儿感受自我作画带来的快乐和自我作画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各样的水果2、乐意制作水果串,体验制作的乐趣。
3、学习按标记串水果,并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幼儿自动动手制作水果串难点:按标记串水果,并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水果(香蕉、梨、西瓜、葡萄等)切成各种形状。
2、布置串串水果店的场景3、每人一只小筐子,里面有各种标记图(颜色标记,形状标记)4、小熊布偶一个,头饰两个。
5、山羊、小兔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一、产生兴趣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新开了一家‘串串水果店’,生意可好了。
它来不及做水果串,想请小朋友帮帮它,你们愿意吗?”二、认识标记图师:“小熊说串水果有个要求,要按它带来的标记图串,我们看看是什么标记。
”1、师:出示颜色标记图(表示把红色的水果和绿色的水果串在一起。
)2、师:出示形状标记图(表示把圆形,方形的水果串在一起。
)三、按标记图串水果1、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卫生及安全。
2、个别幼儿操作结果。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我串的水果串上有**和**,**是**(颜色或形状)我的水果串叫**,**串。
”四、送水果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水果串送到小熊的水果店来。
(按同一种标记串的放在一起)五、水果店游戏教师请两个幼儿戴上头饰扮演营业员卖水果串,其他幼儿以顾客身份去购买。
六、活动自然结束教学反思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孩子们积极投入到串水果串中去,充分体验了串水果串的乐趣。
首先,活动中幼儿分组串串,这样既能让幼儿充分自主地选择水果又便于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活动效果。
其次,活动设计合理适合小班幼儿,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最后在活动中,幼儿积累了经验,得到了快乐,增强了自信。
活动目标:1、纠正小班幼儿爱咬笔头、吸手指的习惯,培养卫生习惯。
2、通过活动使幼儿收获卫生知识的同时,在语言、触觉、观察力、比较分析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头饰布、口袋、苹果、香蕉、梨、橘子等干净卫生的水果、不合乎卫生条件的小零食,各种类型的玩具、与卫生有关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通过讲“牙齿和舌头的对话”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牙齿和舌头相互诉苦,说各自所尝到的不良滋味和对它们的害处。
让幼儿对活动主题有大致的了解。
二、展示出图片,可以让在这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的幼儿,将可吃和不应该放到嘴里的东西分类,然后告诉老师和其它小朋友。
老师和幼儿一同参与,积极的引导幼儿正确的卫生习惯。
三、通过听音乐传递口袋活动,让幼儿主动参与,分辨可吃和不可吃的东西。
锻炼自己,逐步提高自我分辨能力。
可以请一个小朋友装扮成“智多星”(头饰布),坐到小朋友们围成的圈内。
然后听音乐传递口袋,袋内放入准备好的物品。
音乐停时,口袋传到谁手中,谁就伸手到口袋摸一样东西,然后问“智多星”你爱吃这个吗?在其回答后,接着问站到他面前的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吗?说说看。
”四、通过图片指错活动,让幼儿巩固和掌握卫生知识,切实收获卫生知识。
一张图片可由几个画面组成,比如有的小朋友在洗水果,有的直接拿着水果在吃,有的剪指甲,有的啃指甲等等画面。
幼儿可以通过比赛,看谁指出的错误又多又正确。
五、结束活动老师和小朋友共同复习今天所学卫生知识,让小朋友主动参与物品归类结束整个活动。
活动反思:咬笔头、咬手绢、吸手指等这些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良习惯,通过设计本次活动,我觉得幼儿在卫生知识方面会有很大的提高,通过“音乐传递口袋”活动,幼儿可以在语言、触觉方面得到锻炼,在“图片指错”活动中,幼儿又可以在观察力、比较与分析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幼儿健康身体的前提和保障。
所以我认为我设计本次活动很适幼儿。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有少数幼儿参与不积极。
主要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生活中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幼儿性格内向参加活动不积极;幼儿对回答问题有畏惧心理。
为了使幼儿积极参与,我在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性格内向和有畏惧心理的幼儿我增加了其回答问题的次数,并给与更多的关爱与鼓励锻炼幼儿的胆量。
缺乏卫生常识的幼儿,我让其充分参与“智多星”的活动,让其接受和掌握卫生知识。
通过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不同的活动方式,主角从教师到教师和幼儿,到最后完全由幼儿主导。
这样,幼儿收获的不仅仅是卫生知识,也从语言、触觉、观察力、比较与分析能力诸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