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具备哪些特点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在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中的定义是一种活动,目的是为业务管理和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对业务活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首先来分析这种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具备哪些特点。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1、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这一特征强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以与企业的营利性相区别。
但是强调民间非营利组织目的的非营利性,并不排除其因提供商品或者社会服务而获取相应收入或者收取合理费用,只要这些营利活动的所得最终用于组织的非营利事业。
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这一特征强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或者其他资源提供者不能从民间非营利组织中获取回报,如果出资者等可以从组织中获取回报,应当将其视为企业,适用企业会计准侧和企业制度。
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这一特征强调资金或者其他资源提供者在将资源投入到民间非营利组织后不再享有相关所有者权益,如与所有者权益有关的资产出售、转让、处置权以及清算时剩余财产的分配
权等。
这一特征既将民间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区分开来,也将其与各行政事业单位区分开来,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尽管也属于非营利组织,但是国家对这些组织及其净资产拥有所有权。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
1、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明确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这是由于权责发生制较收付实现制更有助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加强资产、负债的管理,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其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基础。
公允价值的引入是由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殊业务活动所决定的,如通过接受捐赠等业务取得的资产,可能很难或者根本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此时以历史成本原则就无法满足对资产计量的要求,采用公允价值则可以解决资产计量问题。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入公允价值,丰富了民间非营利会计的计量基础,实现了对特殊业务活动取得资产的准确计量。
3、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资源提供者既不享有组织的所有权,也不取得经济回报,因此,其会计要素不应包括所有者利益和利润,而是设置了净资产这一要素;
4、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因此设置了费用要素,而没有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要素。
引用文献:/zjzcgl/zjkjsw/201410/1930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