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恒定电流复习PPT教学课件

恒定电流复习PPT教学课件


注意:并联电路
(1)支路越多,总电阻

(2)某支路电阻 减小,总电阻
(3 ) 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的电阻
。 。
电流强度
电流的形成: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的条件:(1)存在自由电子 (2)存在电势差
(1)I=q/t
电流强度:
如果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 q应是两种电荷的电量之和)
(2)I=nesv N是单位体积的电子数;
仅由材料本身决定,但与温度有关
计算或测量式:ρ=RS/L 注意: 对一确定导体,沿不同方向阻值不同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公式: I=U/R
I
U
图象表述:
斜率k=1/R U
斜率k=R I
I、u、R之间的因果关系: U--外因
I—结果
R--(影响I的内因)
适用范围:金属导电,电解液导电(气体导电不适用)
变形式: R=u/I, 为R的定义式 变形式U=IR,为U的计算式
电功、电热、电功率
电功: 电流做的总功或输送的总电能
W=qu=UIt
电热:
Q=I2Rt
电功与电热的关系: (1)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
W=Q=qu=UIt=I2Rt=U2t/R
电功率(能:2)P非=W纯/电t=阻U电I 路,电功大于电热W=Q+E其它
额定功率: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当用电器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时, 电功率达到额定功率
V
内接法: R测= U测/ I测 U测 =UA+UX 测量值偏大
A RA RX
当RA《Rx时测量较准 外接法: R测= U测/I测 I测 =IX+IV
测量值偏小
Rx 《RV测量较准
内接法
V
A RX外接法
【2】合理选取测量电路 根据被测阻值与仪器阻值之比, 若RV/R﹥R/RA时选安培表外接
合理选取测量电路,以减少误差 若RV/R﹤R/RA时选安培表内接
含电容的直流电路分析、计算
1. 因电容器两极板彼此绝缘,所以在直流 电路中含电容支路处于断路状态
2. 电容两极间电压等于与电容支路并联的 导体两端电压
3. 电容器充放电的条件:电容器两极板间
电压一定,无充放电;电压变化,电容 器才会充放电
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热敏性: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 导电能力显著增强
●实验电路图:
V
A Rx
S
R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和原理
1. I---R法: 2. U---R法: 3. I---U法:
实验电路:
RV V
A
RA RX
A
εr 内接法
RV V
RA RX εr 外接法
实验原理:
ε=U1+I1r ε=U2+I2r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伏安法测ε和r的电路选择
外接电路中:ε测=ε真 r测=RA+ r真
恒定电流
(复习)
知识结构
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
电 电 电电电电 电
流 压 阻源功功 热
强 U R 电W率 Q


P
I

E
电路连接
电 部 闭焦 阻 分 合耳 定 电 电定 律 路 路律
欧欧 姆姆 定定 律律
实验
串联特点、 并联特点、 测定金属
性质
性质
电阻率
测定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 电阻
使用多 用电表
简单串、并、混联电路
※当负载RX较大,R较小, 选限压接法
RX
R
ε
限流电路
RX R
ε
分压电路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注意事项: ①测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电源及其 它电阻断开,不要用手接触表笔
②合理选择欧姆档量程
③换档一定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欧姆表
【1】欧姆表的刻度原理:
0
※红黑表笔短接(Rx=0), G
电压控制 分压接法
电流控制
0≤U≤ε 0≤I≤ε/RX
RX
R
ε 限流电路
RX R
ε 分压电路
【2】两种接法的比较
(1)分压接法的优势:电压变化宽 0≤U≤ε
(2)限流接法的优势: 线路连接简便,附加功率损耗小
(3)选择接法: ※两种接法均能满足要求,选限流接法
※当负载RX较小, R较大时, 一般用限流接法
(2)非纯电阻电路:
2 Rt
电能
U2 t
R内能
其它能
W Q UIt I 2 Rt
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角度理解电动势和
闭合电路殴姆定律
※由能的转化和守恒有: qε=qU+qU/

… +q ε、r qU/
ε=U+U/
R
ε=U+Ir
ε=IR+Ir=I(R+r)
qU
电源提 供的总
电能
内电路 消耗电

外电路
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所受重力与支持力 平衡,振子在离开平衡位置 O 点后,只受 到弹簧的弹力作用,这个力的方向跟振子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总是指向 平衡位置,所以称为回复力。
胡克定律
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振
子的回复力F与振子偏离平衡位置 的位移x大小成正比,且方向总是
相反,即:
F kx
(可做成温度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
光敏性:当受到光照时,电阻变小, 导电能力 增强(可做成各种光敏元件,如光敏电阻、 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
掺杂性: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导电 能力明显改变(可做成各种不同用途的半导 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和晶闸管等)。
螺旋测微器
【1】精确度=
螺距 可动刻度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原理: 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 刻度尺 螺旋测微器 待测金属丝、电源、电键、 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注意事项
①因为要用伏安法测电阻,所以线路连接要
考虑电流表的内接、外接
②金属丝的电阻率受温度影响,所以实验时
要控制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
E
E p Ek
A
Ep
xA
X
E p Ek t
简谐运动中位移、加速度、速度、动量、 动能、势能的变化规律
(5)能量变化:机械能守恒,动能和 势能是互余的。
(6)在简谐运动中,完成P6的表格
物理量
位移(X)
2、机械振动的主要特征是:
“空间运动”的往复性和“时间”上的 周期性。
3、产生振动有两个必要条件:
(1)每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就会受到 回复力的作用。
(2)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运动
振子以O点为中心在水平杆方向 做往复运动。振子由B点开始运动, 经过O点运动到C点,由C 点再经 过O 点回到B点,且OC等于OB, 此 后振子不停地重复这种往复运动。 以上装置称为弹簧振子。
安培表的选择: •安培表在满足I量程≤ε / (r+RA)的 情况下选最大的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在全阻值内滑动时,电表不超过量程且取 值最大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 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数据处理—图象法
U
ε
0
α I短
I
关于电路实验测量仪器选配原则
1、安全:
不超量程,不超额定值
2、有效:
测量误差小;量程适中;调节方便
平衡位置:振动物体能够静止时的位置。
(1)振动中的位移x都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 因此,方向就是从平衡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方向, 大小就是这两位置间的距离,两个“端点”位 移最大,在平衡位置位移为零。
思考:怎样才能描绘位 移随时间变化图线?
位移随时间变化 关系图是正弦或 余弦曲线.
简谐运动中位移、加速度、速度、动 量、动能、势能的变化规律
※电源电动势
消耗电
(1)物理意义:表征电源本身特性的物理量,反映电源

内部非静电力做功,将其它形式的能转
化为电能的本领,仅由电源的性质和结
(2)数值上: 构决定
电源没接入电路时:
电路接通时:ε=U外十U内
ε=U外
电动势和路端电压的区别和联系
类别 比较
描述对象
不 做功的力
定义式
电压U
电场或电路 电场力Fra bibliotek类别 内容
两个基 本特点
串联电路
U=U1+U2+…+Un I=I1=I2=…=In
三个重 要性质
R=R1+R2+…+Rn
U U1 U2 I R R1 R2 P1 P2 I 2 R 1 R2
并联电路
U=U1=U2=…=Un I=I1+I2+…+In
1 1 1 R R1 R2
I1R1=I2R2=U P1R1=P2R2=U2
U W电 q
电动势ε
电源 非静电力
U W非 q
同意 义
表示电能转化为 其它形式的能的 物理量
表示其它形式的能 转化为电能的物理量
它们反映的都是能量的转化,
相 同 单位均为伏特。
U外=ε-Ir
路端电压u、总电流I、输出功率p随外电阻R的变化规律
U
I
ε
ε/r
R U=ε/(1+r / R )
R
I=ε/(R+r)
调节R0使指针满偏, 这时Ig为:
R0
Ig=ε/(R0+Rg+r)
※当外接Rx时:
I=ε/(R内+RX) 【2】欧姆表测电阻使用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