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苏慧敏学号:1305034211学生姓名:王晓腾学号:1305034217学生姓名:李康学号:1305034243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题目:心电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指导教师:王浩全职称: 教授2016 年6 月9 日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苏慧敏学号:1305034211学生姓名:王晓腾学号:1305034217学生姓名:李康学号:1305034243课程设计题目:心电信号的采集与处理起迄日期:2016年6 月13日~2016年7月1 日课程设计地点:系专业实验室指导教师:王浩全系主任:王浩全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6年6月9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封面:课程设计题目、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2)设计任务书(3)目录(4)设计方案简介(5)设计条件及主要参数表(6)设计主要参数计算(7)设计结果(8)设计评述,设计者对本设计的评述及通过设计的收获体会(9)参考文献目录一、基于PCI总线A/D卡的报告 (1)(一)基于PCI总线的基本结构 (1)1.PCI总线 (1)2.PCI总线的基本含义 (2)(二)基于PCI的A/D卡的通用结构 (3)(三)基于PCI总线发展趋势 (3)(四)PCI总线的特点: (5)二、设计方案简介 (5)三、设计条件及主要参数表 (6)四、设计结果 (10)五、设计评述 (10)六、参考文献 (11)一、基于PCI总线A/D卡的报告(一)基于PCI总线的基本结构1.PCI总线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
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
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10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它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的缩写,它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这种插槽。
PCI插槽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个PCI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3个PCI插槽,可见其应用的广泛性。
PCI总线是一种不依附于某个具体处理器的局部总线。
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10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
PCI总线也支持总线主控技术,允许智能设备在需要时取得总线控制权,以加速数据传送。
图1.1 典型的PCI系统总线构成2.PCI总线的基本含义不同于ISA总线,PCI总线的地址总线与数据总线是分时复用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节省接插件的管脚数,另一方面便于实现突发数据传输。
在做数据传输时,由一个PCI设备做发起者(主控,Initiator或Master),而另一个PCI设备做目标(从设备,Target或Slave)。
总线上的所有时序的产生与控制,都由Master来发起。
PCI总线在同一时刻只能供一对设备完成传输,这就要求有一个仲裁机构(Arbiter),来决定在谁有权力拿到总线的主控权。
当PCI总线进行操作时,发起者(Master)先置REQ#,当得到仲裁器(Arbiter)的许可时(GNT#),会将FRAME#置低,并在AD总线上放置Slave地址,同时C/BE#放置命令信号,说明接下来的传输类型。
所有PCI总线上设备都需对此地址译码,被选中的设备要置DEVSEL#以声明自己被选中。
然后当IRDY#与TRDY#都置低时,可以传输数据。
当Master数据传输结束前,将FRAME#置高以标明只剩最后一组数据要传输,并在传完数据后放开IRDY#以释放总线控制权。
(二)基于PCI的A/D卡的通用结构信号连接器有通道信号,PCI总线接口,外触发,多卡扩展同步接口等4种,以下分别介绍。
通道信号接口:位于采集卡的尾部,信号用同轴电缆接入。
一张采集卡最多只有4个通道,也可能少于4个通道,视用户的需求而定。
PCI总线接口:采集卡与上位PC机的数据和控制信号通信接口。
其采用32位PCI 总线。
外触发接口:用于接外触发信号用。
多卡扩展同步接口:用于多卡扩展。
其传输的信号包括主卡的同步时钟源、触发以及状态信号。
一般用16针带缆连接。
(三)基于PCI总线发展趋势从1992年创立规范到如今,PCI总线已成为了计算机的一种标准总线。
由PCI总线构成的标准系统结构如图一所示。
PCI总线取代了早先的ISA总线。
当然与在PCI总线后面出现专门用于显卡的AGP总线,与现在PCI Express总线,但是PCI能从1992用到现在,说明他有许多优点,比如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中断共享等。
在这里我们对PCI总线做一个深入的介绍。
从数据宽度上看,PCI总线有32bit、64bit之分;从总线速度上分,有33MHz、66MHz两种。
目前流行的是32bit @ 33MHz,而64bit系统正在普及中。
改良的PCI系统,PCI-X,最高可以达到64bit @ 133MHz,这样就可以得到超过1GB/s的数据传输速率。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下的讨论以32bit @ 33MHz为例。
1991 年下半年,Intel 公司首先提出了PCI 的概念,并联合IBM、Compaq、AST、HP、DEC 等100 多家公司成立了PCI 集团,其英文全称为: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Special Interest Group(外围部件互连专业组),简称PCISIG。
PCI 有32 位和64 位两种,32位PCI 有124 引脚,64 位有188 引脚,目前常用的是32 位PCI。
32 位PCI 的数据传输率为133MB/s,大大高于ISA。
PCI 总线的主要性能(1)支持10 台外设(2)总线时钟频率33.3MHz/66MHz(3)最大数据传输速率133MB/s(4)时钟同步方式(5)与CPU 及时钟频率无关(6)总线宽度32 位(5V)/64 位(3.3V)(7)能自动识别外设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是一种高性能局部总线,是为了满足外设间以及外设与主机间高速数据传输而提出来的。
在数字图形、图像和语音处理,以及高速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对数据传输率要求较高的应用中,采用PCI总线来进行数据传输,可以解决原有的标准总线数据传输率低带来的瓶颈问题。
(四)PCI总线的特点:数据总线32位,可扩充到64位。
可进行突发(burst)式传输。
总线操作与处理器-存储器子系统操作并行。
总线时钟频率33MHZ或66MHZ,最高传输率可达528MB/S。
中央集中式总线仲裁全自动配置、资源分配、PCI卡内有设备信息寄存器组为系统提供卡的信息,可实现即插即用(PNP)。
PCI总线规范独立于微处理器,通用性好。
PCI设备可以完全作为主控设备控制总线。
PCI总线引线:高密度接插件,分基本插座(32位)及扩充插座(64位)。
二、设计方案简介双性变换法可以实现从s平面到z平面的单值映射关系,可以使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模仿模拟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1.先设计模拟滤波器,再转化数字滤波器2.将模拟指标转变成数字指标3.选择滤波器的最小阶数4.创建butterworth模拟滤波器5.用双线性变换法实现模拟滤波器到数字滤波器的转换6.绘制频率响应曲线三、设计条件及主要参数表1、Buttord 巴特沃思模拟滤波器阶数的获得[N,Wn]=buttord(Wp,Ws,Rp,Rs,’s’)‘s’表示获取模拟滤波器的阶数Wp通带截止频率Ws阻带截止频率Rp通带最大衰减Rs阻带最小衰减;N符合要求的滤波器最小阶数Wn为Butterworth滤波器固有频率(3dB)。
2、buttap巴特沃思模拟滤波器的设计[Z,P,K] = BUTTAP(N)N为阶数,Z零点,P极点,K为增益3、zp2tf零极点增益模型到传递函数模型的转换[B,A]=zp2tf(Z,P,K);输人参数:Z,P,K分别表示零极点增益模型的零点、极点和增益;输出参数:B,A分别为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的多项式系数。
4、Lp2lp 低通到低通[b,a]=lp2lp(B,A,Wn);B,A分别为截止频率为1的模拟滤波器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的多项式系数b,a分别为截止频率为Wn的模拟滤波器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的多项式系数,5、Bilinear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数字滤波器[bz,a2]二bilinear(b,a,Fs);b,a分别为模拟滤波器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的多项式系数,Fs是采样频率bz,az分别为数字滤波器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的多项式系数6、Freqz 数字滤波器的频响特性[H,W]=freqz(bz,az);H为幅度,W为相位7、filter 滤波Y = filter(bz,az,X)bz,az分别为数字滤波器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的多项式系数X 为输入信号,Y为输出信号方法一:%先设计模拟滤波器,再转化数字滤波器wp=0.2*pi;ws=0.3*pi;Rp=1;Rs=15;Ts=0.02*pi;Fs=1/Ts;wp1=2/Ts*tan(wp/2);%将模拟指标转变成数字指标ws1=2/Ts*tan(ws/2);[N,Wn]=buttord(wp1,ws1,Rp,Rs,'s'); %选择滤波器的最小阶数[Z,P,K]=buttap(N);%创建butterworth模拟滤波器[Bap,Aap]=zp2tf(Z,P,K);[b,a]=lp2lp(Bap,Aap,Wn);[bz,az]=bilinear(b,a,Fs);%用双线性变换法实现模拟滤波器到数字滤波器的转换[H,W]=freqz(bz,az,50);%绘制频率响应曲线L=length(W)/2+1;figure(1),plot(W(1:L)/pi,abs(H(1:L))),grid,xlabel('角频率(\pi)'),ylabel('频率响应幅度');x=[-4,-2,0,-4,-6,-4,-2,-4,-6,-6,-4,-4,-6,-6,-2,6,12,8,0,-16,-38,...-60,-84,-90,-66,-32,-4,-2,-4,8,12,12,10,6,6,6,4,0,0,0,0,0,-2,...-4,0,0,0,-2,-2,0,0,-2,-2,-2,-2,0];y=filter(bz,az,x); %滤波figure(2),subplot(2,1,1),plot(x),title('原始信号');subplot(2,1,2),plot(y),title('滤波后信号');方法二:%直接设计数字滤波器wp=0.2*pi;ws=0.3*pi;Rp=1;Rs=15;Ts=0.02*pi;Fs=1/Ts;wp1=0.2; %归一化指标ws1=0.3;[N,Wn]=buttord(wp1,ws1,Rp,Rs); %选择滤波器的最小阶数[bz,az]=butter(N,Wn);[H,W]=freqz(bz,az);%绘制频率响应曲线figure(1),plot(W*Fs/(2*pi),abs(H)),grid,xlabel('频率/Hz'),ylabel('频率响应幅度');x=[-4,-2,0,-4,-6,-4,-2,-4,-6,-6,-4,-4,-6,-6,-2,6,12,8,0,-16,-38,...-60,-84,-90,-66,-32,-4,-2,-4,8,12,12,10,6,6,6,4,0,0,0,0,0,-2,...-4,0,0,0,-2,-2,0,0,-2,-2,-2,-2,0];y=filter(bz,az,x); %滤波figure(2),subplot(2,1,1),plot(x),title('原始信号');subplot(2,1,2),plot(y),title('滤波后信号');四、设计结果五、设计评述六、参考文献1 北京迪阳正泰科技发展公司.综合通信实验系统——信号与系统指导书(第二版). 2006,62 丁玉美.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 吴大正.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4 谢嘉奎.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5 陈后金.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