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修

农药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修

一. 农药1.农药概念与分类农药是指防治农林牧业生产中及卫生行业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病原菌、杂草、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1.1按用途分类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1.2按照剂型分类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颗粒剂、水分散粒剂、胶悬剂(悬浮乳剂、油悬剂)、水剂、可溶性水剂、水乳剂、微乳剂、泡腾片剂等。

农药剂型是不断发展变化,现大约有80多种剂型。

1.3 按来源分类分为天然农药、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

1.4 农药按化学结构分类杀虫剂分为有机氯(六六六、DDT、硫丹)、有机磷(辛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敌敌畏、三唑磷、敌百虫、乐果、氧化乐果等)、氨基甲酸酯(灭多威、涕灭威、仲丁威、克百威、异丙威、残杀威等)、拟除虫菊酯类(高氯、来福灵、氰戊菊酯、敌杀死、甲氰菊酯等)、沙蚕毒素(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磺、杀虫环等)、无机类(磷化锌、磷化铝)其他类如灭幼脲、氟铃脲、哒螨灵、米满、阿维菌素、溴虫腈(除尽)、氟虫腈(锐劲特)等。

杀菌剂分为无机类(石硫合剂、硫磺、硫酸铜)、有机硫类(代森系列、福美系列)、有机磷类(乙膦铝、稻瘟净)、有机砷类(福美砷)、有机汞类、有机锡类、取代苯类(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甲霜灵)、杂环类(多菌灵、叶枯唑、三唑酮、腈菌唑)、抗生素类(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

除草剂分为苯氧羧酸类(2,4-D,二甲四氯、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精稳杀得等)、二苯醚类(三氟羧草醚、虎威、克阔乐)、酰胺类(乙草胺、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三氮苯类(莠去津、西玛津、扑草净)、磺酰脲类(苯磺隆、玉农乐)、有机磷类(草甘膦)、二硝基类(氟乐灵、二甲戊乐灵、地乐胺)、吡啶类(百草枯、毒溴啶)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参考其它有关书籍。

1.5 按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熏蒸剂、保护剂、治疗剂、防腐剂、诱导剂、驱避剂、不育剂、灭生剂。

2.农药的作用方式2.1杀虫剂:杀虫剂是用来毒杀害虫的药剂,种类很多,根据药剂的性能和进入虫体的途径及毒杀机理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作用:2.1.1胃毒作用:即通过害虫取食,使药剂进入虫体消化道内,经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死亡。

具有胃毒作用的药剂统称胃毒剂。

如敌百虫等。

这类药施用时应将药剂喷洒在害虫取食的植物叶片上,防治多种食叶性害虫,或拌入饵料中,制成毒饵来防治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2.1.2触杀作用:即通过害虫表皮接触药剂,渗入虫体内而引起中毒死亡。

具有触杀作用的药统称为触杀剂。

这类药剂种类多,杀虫范围广,如乐果、辛硫磷、杀虫脒、菊酯类农药等。

这类农药施用时,可直接喷洒在害虫体上,或害虫取食活动的场所,直接或间接接触虫体,能起到毒杀害虫的作用。

2.1.3内吸作用:通过植物的根、茎、叶、种子将药剂吸收到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疏导、散布、使植物体带毒并能存留一定时间,或产生毒性更强的代谢物。

当害虫取食带毒的植物组织或汁液后,使其中毒死亡。

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统称内吸杀虫剂。

如乐果、内吸磷等。

可以采用喷洒、拌种、涂茎、施毒土等方法施药,使植物体带毒。

这类农药对防治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以刺吸口器为害的病虫有特殊的杀伤力。

2.1.4熏蒸作用:药剂以气体状态,通过害虫的呼吸作用从气门进入虫体而致害死亡。

具有熏蒸作用的药剂统称为熏蒸剂。

如溴甲烷、磷化铝、敌敌畏等。

这类农药多用于仓库熏蒸,也可以用于田间熏蒸。

2.1.5诱致作用:即药剂能够引诱害虫前来接近,以便集中捕杀。

如性诱剂,又称为性外激素,经过人工化学合成,制成诱芯,招引同种异性害虫飞来。

目前农业生产上在应用性诱剂防治害虫,主要是采取直接捕杀和干扰交配两种方式。

直接诱捕常做为害虫预测报的有效手段,从而降低田间下一代害虫的虫口数量。

干扰交配即迷向法,在田间施用性诱剂,可以破坏雌雄虫正常的信息联系,使雄虫失去对寻找雌虫的定向能力,而不能交配。

2.1.6忌避作用:植物上施药后可以扼避害虫接近和为害,暂时保护植物不受为害,这类药称为忌避剂,如杀虫脒就有忌避作用。

2.1.7不育作用:这类药剂被害虫取食或接触后,可以破坏其生殖器官,使其不能繁育生殖。

如烷基化剂、六磷胺、不育特等,这类农药统称为不育剂。

2.2杀菌剂:用来防治因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药剂。

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三类。

2.2.1保护剂:在植物尚未发病前,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以保护作物免受病菌传染危害。

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百菌清等。

2.2.2治疗剂:药剂喷洒在植物体上,通过内渗和内吸作用,使药剂存留在植物体内或产生有毒代谢物,以消除病原菌和其产生的危害。

如三唑酮、三唑醇、粉锈宁等。

2.2.3防腐剂:是保护动、植物体及其产品不受真菌、细菌或其它腐生物侵染而造成腐坏的药剂。

如甲醛、噻菌灵、五氯酚等。

2.3除草剂:防除农田、林地杂草或有害植物的药剂。

按除草作用和原理可分为两类。

2.3.1触杀性除草剂:当药剂直接喷洒在杂草茎叶和进行土壤处理后,只对接触药剂的药叶或杂草幼芽起触杀作用,不能向其它部位转移传导,这类药只能毒杀由种子萌发的杂草,对于由地下根,茎萌发的多年生杂草效果不好。

如敌稗、除草醚等。

使用这类药剂一定要注意施药均匀周到。

2.3.2内吸性除草剂:农药施用后,通过杂草茎叶、大胚轴或根部吸收进入体内,并在体内输导、散布以杀死杂草。

这类药剂有的可杀死多年生杂草,但作用较慢。

如2.4-滴丁酸、阿特拉津、草甘磷等。

2.3.3除草剂还可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灭生性)两种。

选择性除草剂只杀死杂草,而对作物安全,适于作物生育期内使用。

如小麦田喷施苯磺隆,只对杂草有毒杀作用,而对小麦安全。

非选择性除草剂,对多种植物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

如草甘磷、克芜踪等,这类除草剂不能在作物生育内使用。

2.3.4植物生长调节剂:这类药剂施用到作物上以后,可以按照人的主观意愿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

如为了促进西红柿提早结果和早熟,喷洒乙烯利等;为了防止贮藏期间的马铃薯、洋葱、大蒜等发芽,可以喷洒抑芽丹等。

这类药中有调节植物体的生理机能作用,并没有肥效作用。

3.农药的剂型和应用:原药需经过加工制成不同剂型,才能在农业生产上应用。

目前我国常用农药剂型有以下几种。

3.1粉剂:用农药原药和填充料,经机械磨碎成粉状混合物。

细度要求95%以上的粉粒能通过200目筛。

粉剂不溶于水,故不能加水喷雾。

一般低浓度粉剂供喷粉用。

高浓度粉剂用作配制毒土、毒饵、拌种和土壤处理。

3.2可湿性粉剂:用农药原药、填料加湿润剂,磨成混合粉状物。

细度要求95%粉粒能通过325目筛。

加水后即分散悬浮在水中,主要供喷雾用,也可泼浇、灌心或制成毒土、毒饵或用于土壤处理。

3.3乳剂:溶于油类或有机溶剂的原药,加入乳化剂制成透明油状液体称为乳油。

乳油加水稀释后即成乳剂。

主要供喷雾用,也可泼浇、灌心、拌种、浸种、涂茎、包扎和制成毒土等。

3.4油剂:农药原药溶解在油状溶剂中制成。

油剂可直接喷雾,防治卫生害虫。

也可用热力喷雾装置喷成烟剂,防治仓库害虫和森林害虫。

田间害虫不易直接喷雾,以免作物产生药害。

若使用就需用超低容喷雾。

3.5水溶剂(可溶性粉剂):由水溶性原药加水溶性无机盐、水溶性有机化合物或少量水不溶性的吸附剂而制成的混合粉剂。

可用于喷雾、泼浇、浸种、做成毒土等。

3.6颗粒剂:是指药剂被吸附在颗粒载体上制成的。

自制颗粒剂常用煤灰渣和土料做载体。

颗粒大小要求通过8-60目筛。

3%涕灭威颗粒剂等。

主要用于灌心叶、播种时在播种沟穴内撒施或点施。

3.7烟剂:由原料、燃料、氧化剂、消燃剂混合配制成的。

点燃后可以发烟,但没有火焰。

农药受热气化,在空气中凝结成固体颗粒分散悬乳于空气中形成烟状,故又叫做烟雾剂。

用于防治森林、卫生和仓库害虫,也用于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防治病虫害。

3.8缓释剂:是在使用农药进加入的一种辅助剂。

可以使药剂缓慢释放,从而延长药剂的残效期,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畜的毒性。

4.常用施药方法4.1喷雾法:是防治大田农作物病虫草害最常用的一种施药方法。

利用喷雾药械将液状使用的农药制剂,加水稀释后,喷洒到作物表面,形成药膜,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

喷雾需要喷雾器、水源和良好的水质。

4.2喷粉法:是用喷粉器产生风力将农药粉剂喷撒到农作物表面。

适于缺水地区,工效较高,但粉剂粘着力差,飘逸性强,防治效果一般不如喷雾法,易污染环境。

4.3泼浇法:是把定量的乳油。

可湿性粉剂或水剂等,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向植物泼浇或用水唧筒进行喷雨。

主要用于稻田害虫的防治,用水量比喷雾多出2-3倍不适用于多数病害的防治。

4.4撒施法:适用于施用颗粒剂和毒土。

制作毒土时,药剂为粉剂时,可直接与细土按一定份数混合均匀;液剂时,先将药剂加少量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到细土上拌匀撒毒土防治植株上的害虫应在雾水末干时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应在雾水干后进行。

对剧毒农药,不能做成毒土撒施。

4.5土壤处理法:结合耕翻,将农药利用喷雾、喷粉或撒施的方法施于地面,再翻入土层,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线虫、土传性病害和土壤中的虫、蛹,也用于内吸剂施药,由根部吸收,传导到作物的地上分,防治地面上的害虫和病菌。

4.6拌种法:将一定量的农药按比例与种子混合拌匀后播种,可预治附带在种子上的病菌和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

4.7种苗浸渍法:利用一定浓度的药液浸渍种苗木的方法,一般应用的农药为水溶剂和乳油,用于防治附带在种子苗木上的病菌。

浸渍种苗要严格掌握药液浓度、温度、浸渍时间,以免产生药害。

4.8毒饵、毒谷法:将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与害虫害鼠喜食的饵料、谷物拌匀,施于地面,用于防治地面危害的害虫害鼠,配制毒谷应先将谷物炒香或煮半熟,晾成半干后再拌药。

4.9熏蒸法:是利用具有挥发性的农药产生的毒气防治病虫害,主要用于土壤、温室、大棚、仓库等场所的病虫害防治。

4.10熏烟法:主要应用烟剂农药,将农药点燃后产生浓烟弥散于空气中,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温室、大棚、仓库等密闭场所的病虫害。

4.11涂沫法:将具有内吸性的农药配制成高浓度的药液,涂抹在植物的茎、叶、生长点等部位,主要用于防治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和钻蛀性害虫,也可施用具有一定渗透力的杀菌剂来防治果树病害。

5.几种常规类农药的特点5.1拟除虫菊酯类有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功夫菊酯、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联苯菊酯。

它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没有内吸作用。

它能杀棉铃虫、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蚜虫、苍蝇、蚊子、蟑螂,对水生动物毒性较强。

几种常用菊酯类原药毒力比较:溴氰菊酯(敌杀死、凯素灵)顺式氯氰(高效灭白可、高效安绿宝)三氟氯氰(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空手道)三者毒力最高。

甲氰、氰戊:百树、氯氰、联苯:高氯、氟氯氰、保得:顺式氯氰、溴氰、功夫=1:2:4:6~10菊酯类农药多数不杀红蜘蛛,只有联苯菊酯可虫螨兼治,所以又叫虫螨灵;甲氰菊酯,功夫也兼治红蜘蛛,但不可用作专门的杀螨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