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影是常见的印刷故障

重影是常见的印刷故障

重影是常见的印刷故障,与套印不准、杠子一起被称为胶印的三大故障。

重影是指印迹出现双重轮廊。

在印刷过程中,重影一般有轴向重影、周向重影和不规则重影等三种形式。

重影故障对印刷品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它将导致印品整个画面模糊不清、层次失真。

所以,在胶印生产中,要采取措施,避免重影故障的发生。

引起胶印重影故障的原因有工艺操作、印刷材料、设备调节等,本文主要分析一下由印刷设备的原因而导致的重影。

1.印刷机牙排引起的重影我们知道,纸张从被第一副叼牙叼住,到印刷出成品,要经过多次交接,交接过程中若出现移位,便会出现皱褶、重影、甩角、套印不准等故障。

在用多色机印刷时,重影故障往往与套印不准联系在一起。

当压印滚筒的叼牙叼力不一致时会使纸张变形,这样纸张上前一色的印迹就不能准确地与后一色橡皮滚筒上的墨迹重合,造成重影;当传纸滚筒叼牙的叼力不一致或叼力不够时,纸张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移位,同样也会造成套印不准和重影。

叼牙问题多数是因牙垫和牙片磨损、高低不平、牙座弹簧疲劳失效等引起。

现在许多制造商为了增加叼牙的叼力,都在牙片和牙垫上设计了类似“网纹”的表面,如海德堡的牙片直纹与牙垫斜纹、曼罗兰的喷砂牙垫、高宝的含橡胶牙垫等等,其材料都是相当不错的,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同样也会因磨损而发生故障。

一旦印刷机出现上述情况,就必须引起重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是印不出好产品的。

如果出现印刷产品一张重影、一张不重影,就需要考虑机器的结构。

现在的多色机多采用双倍径压印滚筒和传纸滚筒,如日本小森、德国高宝、曼罗兰等,发生上述情况多因一个滚筒上的两副叼牙的叼力不一致或磨损程度不同所致。

海德堡的CP 2000及CD 102,其传纸滚筒为三倍径的三角型气垫传纸滚筒,如果这类印刷机出现隔张套印不准或重影,可能是压印滚筒叼牙所致;如果出现隔两张有一张重影或三张三种重影状况,就需要检查传纸滚筒。

除上述原因引起的重影外,牙轴窜动也会引起重影。

例如,我厂的一台国产四色机在使用3年后发生了重影现象,第一色组情况尤其不好,以至黑版只好放在第四色组,把黄版放到前面去,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经过检查,更换牙垫、牙片,并清洗、调整、紧固滚筒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最后怀疑是双倍径的压印滚筒牙轴松动。

经用短撬棒撬动牙轴检查,果然发现牙轴轴向窜动竟达0.23mm,而且几乎每组都有。

最后,经采取拆除牙轴、镶套、放垫圈等措施,重影消失,套印也比以前准了。

2.输纸台不平整引起的重影众所周知,多色机印刷为湿压湿印刷,且第一色多为黑色,因为黑版的网点面积少、油墨黏度高。

但此色序安排对套印提出了严格要求。

比如我厂1993年投产的一台海德堡102V 四色印刷机,在1999年出现了黑版重影及套印不准的故障,特别是纸张的两侧尤其明显。

经更换叼牙、牙垫、开牙球、轴承等零部件后,仍然有黑版重影。

后来,我们怀疑输纸台板有问题。

经仔细检查,发现输纸台板中间低、两侧高。

原来,我们过去一直印刷幅面为787mm×542mm 的产品,输纸台板的中间被磨损了,但两侧还较平整;现在,当我们大量印刷幅面为880mm×620mm的产品时,递纸牙把纸张叼住往压印滚筒牙排内送时,由于输纸台板不平整,纸张两头便弓起来,经第一色印刷后再转交传纸滚筒时,纸张又恢复了平整,从而就造成第一色和第二色印迹不能准确重合而引起重影。

我们更换了输纸台板后,问题得到解决。

3.滚筒轴承损坏引起的重影这种重影现象一般是周向重影,且在我厂多发生在胶印轮转机和平张胶印机上,特别是胶印轮转机。

高速轮转机的印刷速度都在2.5万印/小时以上,机器的高速度对滚筒的轴承、轴套及润滑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虽然这些机器装备的多是双轴承和双轴套,但如果轴套磨损而与轴承配合不好,或者轴承磨损松动引起滚筒在高速运转中产生抖动或振动,必然会引起图文重影。

这种情况在我厂已屡见不鲜,解决办法只有更换已磨损的轴承或轴套,并重新安装、检查、调整好印刷压力(注意保证油路的畅通)。

尽管如此,也不一定能使重影问题全都解决。

我们发现,滚筒轴套与墙孔的间隙随着机龄的延长在增大,有的是0.03mm,有的已达0.07mm,甚至更大。

当此间隙大到一定程度时,印刷设备的轴承就会在轴套内跳动,而轴套则会在墙孔中抖动,在这种情况下,机器印出的产品怎么能不重影?对此,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将墙孔镗大后镶套,以保证轴套在墙孔中的精度。

当然这样做的难度及工作量是比较大的,而且没有一定技术力量和加工设备是不行的,但此办法是可行的,且效果不错。

4.滚筒齿轮磨损引起的重影我们可以从印刷机滚筒齿轮的材料和加工精度来判断机器的档次。

滚筒齿轮的材料好,便经久耐用。

高精度的滚筒齿轮,不但可以印出好的产品,还可以避免许多印刷故障。

这些产品印迹结实、网点还原好、套印准、无条痕、无重影。

但是必须看到,我们还有一部分印刷机的滚筒齿轮正处于磨损中,特别是一些型号较老的印刷设备。

一般印刷机在正常的中心距内,滚筒的齿轮侧隙应控制在0.15mm以内,否则就会引起滚筒振动,尤其在印刷速度不稳定时,特别容易引起图文重影现象,且这种重影多是周向的。

所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是要检查滚筒中心距及印刷压力,二是要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该换的就得换,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总之,重影是胶印生产中的常见故障,导致重影的机械原因除上述4个方面外,还有滚筒窜动、墨辊、离合压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将在今后的文章中继续与大家探讨。

重影也叫双影是指印刷图文时,文字出现双笔道或者虚影,印图片时网点旁边出现虚影,印刷线条旁边出现的浅色线条,或在印品上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样印迹,而且其位置极近,这种现象就叫重影。

在胶印印刷中,重影是常见的影响质量和效率的故障之一。

正确地分析和准确地判断重影出现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值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重视的一个问题。

本人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重影故障进行一定的论述与分析。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请教师辅导指正。

目录一、重影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二、重影的鉴别与控制2三、产生重影的原因及解决方法6四、结论8一、重影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平版胶印印刷时,如果印刷较细的文字时若产生了重影则使产品的整个版面模糊不清,无法查阅,造成废品,对于彩色印刷品而言,严重的重影则影响图像阶调的再现,色彩再现,清晰度、均一性等,重影对图文的高调、中间调和低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图文的中间调影响最为明显,印刷时出现不规则的,时多时少的重影,会使需要强调的层次无法得到准确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印刷品的阶调值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已有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此时再产生微量的重影,还会产生色彩突然变化而出现明显的偏色现象,严重时出现整个版面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总之,重影产生以后,不仅对文字类、图像类产品都会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对图像类产品,严重时会使整个画面失真,无法实现对原稿进行有效的复制。

二、重影的鉴别与控制重影与其它印刷故障不同,重影所产生的文字或网点虚影比它本身的文字或网点印迹要淡得多,其印迹只反映在橡皮布和印刷品上,而在印版上不留任何痕迹。

印刷时出现的倒顺毛现象不仅反映在橡皮布和印刷品上,而且还反映到印版上。

1重影的种类(1)纵向重影①滚筒轴颈与轴套,偏心套与墙板孔的配合间隙过大,尤其是印版滚筒的配合间隙大,使滚筒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振动,滚筒转动角速度不均匀,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每次不能在相同的位置上接触,印版上的油墨连续二次转移到橡皮滚筒不同的位置,出现重影。

这类重影大多发生在印刷品的叼口部位。

一般认为,滚筒轴套的配合间隙最好在001~0 02mm,超过007~008mm时需进行维修,以保证印刷机的印刷精度。

②滚筒齿轮的侧隙及径向跳动量过大。

胶印机使用年限过长,齿轮磨损,齿厚减小,啮合齿侧隙增大,致使各滚筒不能匀速运转,产生滚筒间的瞬时相对位移,出现重影。

有条件的工厂,对磨损严重的齿轮或轴承可进行调换;适当缩小滚筒的中心距,使侧隙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顶齿(如01mm);用衬垫纸把橡皮布的叼口处垫成梯形,以减小叼口碰击而产生的震动,均可不同程度的克服因滚筒齿轮侧隙过大和径向跳动量过大所造成的重影。

③滚筒包衬不当,压力过大,表面线速度不一致,使滚筒之间产生过量挤压力,改变了橡皮布的挤压值。

由于橡皮布挤伸变形位移量大,不能完全回复到压缩前的状态,造成油墨转移时出现重影。

胶印机三滚筒在滚压过程中,必须是合理的滚压,使三滚筒在角速度一致的情况下获得无滑移的纯滚动滚压。

实际上微量的滑移总是存在的,只是在同步滚压的条件下,要求这种滑移量不要超过一定量。

因此,应按照机器说明书的要求,采取正确合理的包衬,才能避免因包衬不当而引起的重影。

④多色胶印机各机组相互交接不准。

多色胶印机的油墨是在湿压湿的情况下进行叠印的,故先印的油墨印迹很容易转移到后套色的橡皮布表面。

当各机组之间定位交接不准时,先印色的墨迹会发生位移,致使每色转移的印迹不能重合而引起重影。

印刷时,纸张从进纸开始至收纸台为止,要经过许多部件,纸张交接的次数愈多,累积套印误差愈大,发生位移的机会也愈多,即出现重影的可能性愈大。

因此要求滚筒之间的定位交接部件位置精确,不能松动或磨损,以保证滚筒在切点交接纸张。

除此之外,滚筒合压不到位、滚筒合压过量、橡皮布质量不好、油墨的剥离拉力过大、印版拉的不紧或印版在夹版处破裂等都会引起纵向重影故障。

(2)横向量影①叼纸牙轴的轴向串动。

叼纸牙是安装在叼纸牙轴上的,叼纸牙轴的串动,造成传纸不准,纸张出现位移,从而产生重影。

一般调整滚筒叼纸牙轴两头紧圈和轴套端面的间隙,就可以克服由叼纸牙轴向串动造成的重影。

②滚筒的止推轴承螺丝松动或止推轴承磨损或紧固止推轴承的螺母松动,使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压印滚筒在高速运转中发生轴向位移,造成墨迹转移不重合,从而产生重影。

一般要求机器的轴向串动量不超过003mm,因此找出串动的滚筒,将止推轴承的螺母拧紧,即可消除这种重影。

此外,串水、串墨辊轴向串动;纸张“荷叶边”、前挡规和侧挡规调节不当,使纸边压力过大产生卷曲;输纸不平稳等都会引起横向重影。

(3)A、B重影。

在多色胶印机上,油墨以湿压湿的方式叠印,理想的油墨转移应该是纸张在前一机组印刷的油墨留在后一机组橡皮布上的印痕,在纸张的同一部位完全重合。

但在实际印刷中,因为各种原因,前一纸张留在后一色橡皮布上的墨迹,不相重合,便在后印纸张的网点旁边出现虚影。

若第三张纸上的网点和第一张纸上的网点重合,便在第三张纸上留下同第二张纸上方向相反的重影,形成所谓的A、B重影。

(见图)2鉴别与控制重影控制与鉴别可采用PDI信条条式CATF数码信号条。

1PDI信号条:POI信号条是由粗网点和细网点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图案,在印刷中对印张网点大小变化具有极敏感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