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经典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总统的包容一阵紧急的报警声,打破了沉寂的巴黎城市上空。
没一会儿,在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前面,便拉起了长长的红色警戒线,几名身着警服的法国警察站立门口,严阵以待。
博物馆内气氛严肃,空气沉闷。
原来,该博物馆内一本价值高达800万欧元(约合1100万美元)的素描簿被盗。
这本素描簿的创作者就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巴勃罗・毕加索。
面对此事,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奇竟极为幽默地说:“巴勃罗・毕加索艺术是属于我们共同的遗产。
‘借’走这一素描本的,一定是毕加索先生的艺术崇拜者。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我相信,不久后他一定会物归原主的。
”多项解读1.平和之美。
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平和的人,厚德载物;雅量容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
平和的人,其玄机在一个“静”字,“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处事,理智处事,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平和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工作方法。
2.宽容。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人心不是靠武力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的。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面对“毕加索的素描簿被盗”,总统为了饶恕“个别人”而选择了宽容。
3.说话的艺术。
幽默风趣的话语,尤其是一些善意的提醒,用句玩笑话讲出来,就不会让听者感觉生硬。
他们不但会欣然接受你的提醒,还会增强彼此的亲密感。
4.信任与尊重。
批评造成隔阂与叛逆,指责引起愤怒与怨恨。
信任是相信并敢于托付,尊重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两个党魁和一枚鸡蛋英国民族党主席尼克・格里芬在其当选欧洲议员的记者会上遭反纳粹人士抗议,并被投掷鸡蛋和酒瓶,其中一枚鸡蛋还正好砸在他脸上,蛋液四溅,让格里芬相当狼狈。
恼羞成怒的格里芬,未顾及清理身上的蛋液就赶到广播公司演播室,当着听众大骂“这些人都是恶棍”,批判这是英国民主史上极其悲哀的一天,是一起“有组织的袭击”。
而英国保守党党魁卡梅伦来到英格兰西南部的某学院举行竞选拉票活动,在准备离开时,一位身穿灰色套头衫的学生突然走近,将一枚鸡蛋砸在他的肩膀上。
白里掺黄的蛋液粘在衣服上,卡梅伦压根儿没理会,继续朝前走。
当有人提及此事,他很大方地开玩笑说:“这是竞选第一‘蛋’。
我一不小心,就在大选中赢得了‘蛋袭’事件的头筹。
”多项解读1.淡定。
卡梅伦与格里芬同样遭遇尴尬,但他们一个选择包容与淡定,一个选择指责与恼怒。
卡梅伦遭遇的这枚鸡蛋仅仅弄脏了他的T恤,却凸显了他高贵的气质;而格里芬遭遇的这枚鸡蛋,不仅脏了他的西服,还搞臭了他的形象。
2.心态。
一场突发的事件,到底将其演变成坏事还是好事,不仅取决于事情本身,还取决于你对待它的态度。
有了好的心态,哪怕是遭遇到一枚闯了祸的鸡蛋,也可以将其转化成对自己有利的道具。
好的心态展示出遇事中的沉稳,对人对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
3.幽默的力量。
幽默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反映的是一个人个性的真实和应变的能力,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机智以及不妥协的态度。
像格里芬这样的消极抵制和粗暴反抗都是不明智的。
4.考验。
美丽的田野中也有荆棘丛生,无际的草地也有泥泞沼泽,晴空万里的天空也会乌云密布。
生活纵是美妙,但也会有许多绊脚石。
考验无处不在,你能否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呢?利用视觉误差巧创收摩根财团的创始人摩根,最初开了一家卖鸡蛋的小杂货店,但身高体壮的摩根卖鸡蛋远不及身材瘦小的妻子。
摩根觉得很奇怪,后来他终于弄明白了原委。
原来当他用手掌托着蛋时,由于手掌太大,人们眼睛的视觉误差会觉得蛋变小了,而他的太太用纤细的小手拾蛋给顾客时,鸡蛋被纤细的小手一衬托,居然显得大些。
于是,摩根把蛋放在一个浅而小的拖盘里,这样人们对比看来,就会觉得蛋很大,因此蛋的销售情况果然好转。
摩根并不因此满足。
他认为眼睛的视觉误差既然能影响销售,那么经营的学问就更大了,进而激发了他对心理学、经营学、管理学等进行研究和探讨,终于创建了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垄断资本集团之一的摩根财团。
多项解读1.思考致富。
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
成功总是垂青那些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人。
摩根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思考与分析,得益于他的研究与探讨。
2.细节不细。
手掌的差别不大,却成就了摩根财团。
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用心去发现你身边的小事和细节吧,也许下一个摩根就是你。
石油巨子保罗・盖蒂难忘的三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发生在盖蒂年轻的时候,他在俄克拉何马州买了一块自认为相当不错的地皮,根据他的经验,下面会有相当丰富的石油。
他请来一位地质学家,专家考察后在报告中肯定地说:“这块地根本产不出一滴油,最好将其卖掉。
”盖蒂信了专家的话,把地皮卖掉了。
然而没过多久,那块地上竟打出了高产油井,事实证明那是个石油高产区。
第二个让盖蒂痛心的错误发生在1931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期。
盖蒂认为美国的经济基础是好的,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恢复,股票价格会大幅上涨。
于是,他买下了墨西哥石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股票。
随后几天,股市出现了一些下跌,盖蒂自信下跌已经接近最低点,然而盖蒂的同事们已经被大萧条弄怕了,他们竭力劝说盖蒂将手中的股票抛售出去。
大伙的一致意见使盖蒂动摇了,最终抛出了墨西哥石油公司的股票。
事实最终证明,盖蒂先前的判断是正确的。
事后,盖蒂不无后悔地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失去了自信,你也就失去了一切。
”第三个错误是在1932年。
那时盖蒂意识到中东原油的巨大潜力,于是派出谈判代表到巴格达,同伊拉克政府反复交涉后,他们打算买下一块很有前景的地皮的开采特许权,价格只有几十万美元。
就在此时,世界市场上的原油价格忽然波动,于是大家普遍认为,这个时候在中东进行投资是不明智的。
盖蒂再一次被大家的意见所左右,推翻了自己原来的判断,命令在巴格达的手下终止谈判。
十多年以后,当盖蒂决定再次进军中东的时候,情况却大不一样了,为了得到以前那块地皮的开采特许权,他多付出了一千多万美元的代价。
多项解读1.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很多时候,失败不是因为实力不够,而是因为自信心不足。
盖蒂他所犯的三个错误都是因为他缺乏自信。
2.对权威不迷信,不盲从。
大多数人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以及别人的“好言相劝”,他们就放弃了自己的追求。
盖蒂信了专家的话,卖掉了石油高产区的地皮;听信了大伙的一致意见,抛出了墨西哥石油公司的股票;被大家的意见所左右,推翻了自己原来的判断。
最伟大的推销员布鲁金斯学会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
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
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
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
对此,他是这么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
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
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如今的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
我这儿现在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
假若您有兴趣的话,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布什总统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
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
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多项解读1.自信的价值。
乔治・赫伯特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才让我们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所以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当一个人有了自信之后,他已经有一只脚踏在成功路上了。
2.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乔治・赫伯特的成功绝非偶然,为何他给小布什总统推销的是一把斧头,而非别的其他东西,那是因为他曾经参观小布什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
他推断小布什总统需要一把斧头,他还了解对方的体质,所以给小布什提供的是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
因为有备而来,所以成功非他莫属。
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有一天,同是哲学家的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大哲学家罗素。
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多项解读1.思考的力量。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凡有疑,则精思之,思精而后进,方能有益。
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考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力量。
2.好课的标准。
有人认为把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都会了,没有疑问了,这节课就算很圆满。
其实这不是一节好课的评判标准,课堂不应是问题的“终点站”,好的课堂应是问题的“生长点”,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到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3.个人的成长与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妨来点“问题主义”,关注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度都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关注自己是否迈进了“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赛道?只有使自己的头脑里永远充满问号,才能驶上个人专业发展的高速公路,永远不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