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讲课课件
64% 10% 2% 24%
动脉瘤破裂的诱因
• 明确 1/3 • 睡眠 1/3 • 不明 1/3
自然史
• 破裂动脉瘤年发病率 • 美国 10.5/10万 • 欧洲 10.3/10万
•
手术治疗
• 加拿大 3.6/10万
• 日 本 1.6/10万
• 立即死亡 7%
• 误诊 7%
• 诊断明确 86% 受到转运、经费、个 人意愿影响未能及时 住院,住在非神经外 科,手术治疗所剩无 几。
SAH的病情分级
•
1968年 Hunt and Hess分级
• 1级 无症状,或有轻度头痛和颈项强直。
• 2级 中度或重度头痛,颈项强直,除有脑神经瘫 痪外无其他神经症状。
• 3级 嗜睡,或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 4级 昏迷,中度或重度偏瘫,可有早期去脑强直 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5级 深昏迷,去脑强直,垂危状态。
CT扫描
脑动脉瘤多发于脑底的动脉附近,其直径一般<1cm , 又易受附近骨结构的干扰,因此,CT诊断脑动脉瘤不敏 感,阳性率尚不足30%。螺旋CT增强后薄层快速扫描并 进行血管重建,明显提高了动脉瘤的诊断率,特别是对 中、小型动脉瘤。CT对于巨型动脉瘤造成的颅底骨质侵 蚀征象可清楚显示,如蝶鞍破坏、前床突吸收等。CT很 好显示动脉瘤的钙化影,这比X线平片要敏感、准确。
• 后交通动脉沟通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 脉系统。
大脑前后动脉供血区
颅内动脉瘤
• 颅内动脉瘤系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 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 因。
• 病因---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 大部分。
• 任何年龄可发病,40-60岁常见。 • 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
年龄、性别和部位分布
脑动脉瘤的诊疗
脑血管解剖-颈动脉系统
右侧颈内动脉DSA正侧位: 1大脑中动脉回转段(M2段);2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段);3眼 动脉;4脉络膜前动脉;5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6大脑前动脉上行段(A2段);7终段 (C1段);8床突上段(C2段);9膝段(C3段);10海绵窦段(C4段);11岩骨段(C5 段): 1大脑前动脉;2眼动脉;3膝段(C3段);4海绵窦段(C4段);5大脑中动脉;6脉络膜前动 脉;7终段(C1段);8大脑后动脉;9床突上段(C2段);10岩骨段(C5段):
统计人 国家
铃木二郎 日本
Kassell
14国
王忠诚 中国
高峰年龄 男:女 40~50岁 1:1.6 40~60岁 1.2:1 40~60岁 1:1.2
部位分布
• 前交通动脉瘤
25%~28%
• 后交通动脉瘤
25%
• 大脑中动脉瘤
13.4%~19.8%
• 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 5%~8%
病因和病理
再出血发生率
• 1966年Locksley报告
• 1周内 10% • 第2周 12% • 第3周 6.9% • 第4周 8.2% • 4周后 1.8%/周
• Kassell 和Torner统 计
• <24h 4.1% • >24h 1.5%/天 下
降 第14天达19%
• 为早期手术提供依据!
蛛网膜下腔பைடு நூலகம்血
(*蛇形动脉瘤是巨大动脉瘤的一个亚型)
按部位分型
Willis环前循环动脉瘤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Willis环后循环动脉瘤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
临床表现
动脉瘤破裂前多无症状,诊断较为困难。持 续的限局性头痛应追查原因,其中有些原因可能 是动脉瘤。只有发生出血或有某些局灶体征时, 例如,一侧动眼神经麻痹才会怀疑到动脉瘤,而 进一步作各种检查。
脑动脉瘤好发于 脑底动脉环分叉处 及其主要分支,其 中以颈内动脉的虹 吸部发生最多,前 交通动脉、大脑中 动脉、大脑前动脉、 椎基动脉依次递减。
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 感染性动脉瘤 外伤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按形态分类
囊性动脉瘤 梭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不规则型
按大小分类
小型:<5mm 中型:5~10mm 大型:11~25mm 巨大型:>25mm
1右侧小脑上动脉; 2基底动脉; 3右侧小脑前下动脉 ; 4左侧大脑后动脉; 5左侧小脑后下动脉 ; 6左侧椎动脉:
• 小脑下后动脉:延髓背外侧、小脑蚓部、 小脑半球后下部、第四脑室脉络丛
• 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前面、小脑髓质、 齿状核
• 内听动脉:内耳
• 脑桥支:桥脑腹外侧
• 小脑上动脉:小脑半球上部、上蚓部
CT扫描
1.未破裂的脑动脉瘤 依据其内血栓形成的情况CT可表现为: ①边缘清楚的圆形较高密度灶,有均匀一致的强化,说明其内无血栓形成,多见于中、小型 薄壁的动脉瘤
• 颈内动脉分支 • 眼动脉:视网膜和眼球 • 后交通动脉:颈内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沟通
• 脉络膜前动脉:颞叶皮层、大脑脚、视束、 纹状体、内囊
• 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眶动脉、额极 动脉、胼周动脉、胼缘动脉等
• 大脑中动脉:运动、感觉、听觉、语言中 枢血供;其中央支供应壳核、尾状核、内 囊
脑血管解剖-基底动脉
颅内动脉瘤的症状可分为三类:出血症状、 局灶症状及缺血症状。当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就 会出现相应的出血症状、并引发严重的局灶症状 及缺血症状。
动脉瘤破裂后的临床表现
• 1、头痛;“裂开样”、“最剧烈”。 • 2、意识障碍。 • 3、神经功能障碍。 • 4、全身症状和并发症。
动脉瘤的破裂部位
• 远侧(瘤顶) • 中部(瘤体) • 近侧(瘤颈) • 不明
检查和诊断
1、腰椎穿刺:是诊断SAH的直接证据,但只用于高 度怀疑SAH发生,而CT扫描为阴性的病人。诊断 明确的病人慎用,可导致脑疝、动脉瘤破裂。
2、CT扫描: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可以诊断 SAH、直径大于5mm的动脉瘤、诊断SAH后发生 的其他颅内病变如脑水肿、脑积水、脑梗死等。
3、MRI和MRA可以发现大于3mm直径的动脉瘤。
• 大脑后动脉:颞下前、中、后动脉;顶枕 动脉、距状裂动脉;其中央支有后侧中央 支、后外侧中央支、脉络膜后动脉
脑底动脉环
大脑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
• 脑底动脉环又叫WilliS环,由两侧的颈内动 脉、大脑后动脉近侧段、大脑前动脉近侧 段和一条前交通动脉组成。
• 前交通动脉沟通两侧颈内动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