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研究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长期创造的产物。
同时,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
因此,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它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宗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就产生了自己独特的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文化。
同时,语言和文化。
著名语言学家游汝杰把语言比作人类文化成长树上的树根,他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代码,在词汇上表现尤为明显,他还认为:如果人类文化是一个由各中文化现象编织在一起的网络,那么语言就是这个网络总的结。
因此,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他还是文化的折射和载体。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那么这种文化的不同在语言是必然会有所体现,特别是在词汇方面。
因此,通过对汉泰两种语言的研究我们就能够看出中泰两国在文化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自古以来,中泰两国形成了各自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文化。
但由于中泰两国地理上相距不远,两国人民在长时间的互相交往中,文化相互渗透。
而且,根据历史的研究考证,发现泰族人民最早是生活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些城市,因为某些原因逐渐向南迁移到达了如今的泰国境内。
因此,两国文化必然会有诸多相通之处。
例如泰语与中国的壮语和傣语有很多的词语发音比较接近,而且泰国的宋干节与傣族的泼水节颇为相似。
但是;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国文化的不同之处显然要多于共同点。
中国共有56个民族,主体是说汉语的汉族;泰国也是由多个民族组成,主体是说泰语的泰族。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反应了文化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就能发现两国文化的差异。
因此,本文将通过语言从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三个方面入手来研究,分析两国文化的差异。
一,历史文化差异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形成了各自特殊的历史文化。
泰国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其后经历了达成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共四个朝代。
迄今为止,泰国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对于中国,自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
两个国家经历漫长的历史长河的沉淀,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
现在,要对两个国家进行研究,我们就只能通过借用语言表述的历史文献和历史典故来研究学习。
在这里,主要通过对历史典故的研究来了解两国历史文化的差异。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出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历史文化特点。
中国两国,历史典故犹如满天繁星浩如烟海。
例如:“三国演义”。
它讲诉的是:中国三国时代的故事,关于蜀、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外交、军事的斗争。
故事起源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终于三国归晋。
其中,共描述了400多名历史人物,大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吕布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因此,从“三国演义”这个历史典故之中,我们就能够获得大量的历史信息,了解到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
当然,对于泰国也是一样。
例如,我们熟知的“九军之战”。
讲述的就是:(待补充)二,地理文化差异中泰两国地处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带。
泰国地处热带,境内北部是山区海拔较高,南部为平原,地势平缓;中国大部处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地域辽阔,境内地形复杂。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中泰两国的地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1,中泰两国人民对于“安居乐业”一词的理解在泰国“安居乐业”一词意为安居乐业。
从字面意思分析这个词语,“yan”意为凉爽之意。
因为,我们知道:泰国地处热带,全年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上。
季节变化不明显。
泰国人经常戏称:泰国有三个季节“热季、很热季、最热季”。
因此,可以看出处于热带的泰国人民对“yan”一词是特别喜欢的。
由此,“安居乐业”一词就引申出安居乐业的意思。
而在中文里,“安居乐业”一词却并非这样简单。
其中“ju”、“ye”二字非常重要。
“ju”是指居住的地方即:房屋,住所。
“anju”就是指要有一个安定的住所。
“ye”是指事业即:工作。
“leye”就是指拥有一份自己喜欢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工作。
这样才能使人们感到舒适快乐。
因此,我们从“安居乐业”一词,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两国人民在生活价值观上有很大的差异。
2,“水上市场”和“浮屋”泰国地处热带,雨水充足。
国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川流不息。
在河的两岸,泰国人民在水中打上几根木桩,铺上木板,再在上面用木板搭成建议的木板房,形成了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这就泰国著名的“浮屋”。
在泰国。
纵横交错的河流使得泰国水路运输特别的发达。
因此,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也在水上逐渐的兴起。
每天一大早,小贩们载着热带水果,蔬菜和其他的一些农产品汇集在河面上,叫卖声不绝于耳。
形成了泰国独具特色的“水上市场”。
但是,在中国这些现象并不多见。
由于,中国南北维度跨度比较大,南北气候差异也就比较的大。
在中国北部,每年降水相当少,气候干燥。
因此,是不可能出现“水上市场”和“浮屋”这些特殊的景象。
而在中国南部,虽然每年降水充足,河流众多。
但“水上市场”和“浮屋”的现象也不多见。
由此观之,不同的地理已及导致中泰两国人民拥有者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
三,习俗,礼仪文化差异中泰两国地处不同的地域,而且两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之中交流是非常的有限。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两国人民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习俗和礼仪文化。
1,“合十礼”与“握手”泰国人见面时通常不握手,而是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再加上一句“你好”。
初到泰国,要注意当地人所行的合掌见面礼,泰国话叫做“Wai”,外人也可以照样行礼,双手抬得越高越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但双手的高度不能超过双眼.一般双掌合起应在额至胸之间,注意,地位较低或年轻者,应先向对立致合掌礼。
只有和尚可不受约束,不必向任何人还合掌礼,即使面见泰王和王后,也不用还礼,只是点头微笑致意即可。
在中国,感觉要随意一些。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大多采用“握手”的方式互相问好。
在平时的生活之中,就没有了特别的要求,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习惯或者喜好向朋友问好。
例如:看见朋友时,可以笑一下或者点一下头。
这也是朋友之间相互问候的一种方式。
或者,朋友见面时可以问一下:“吃饭了吗?”、“现在去哪儿啊?”,诸如此类的一些小问题。
当晚辈向长辈或者下级向上级问好是一般要用:“您好”来表示尊敬。
总而言之,中泰两国在礼节礼貌方面,泰国要求的更加的严格,而中国更加随意一些。
2,“头部”泰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头部,认为头是灵魂所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切记勿触摸别人的头,即使是摸小孩的头也不行,因为,泰国人认为头部被他人触摸是奇耻大辱。
又如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敬。
坐着的人也忌他人拿着东西从自己头上过。
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一定会生病。
而且,泰国人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
泰国人死后才将头部朝西停放,因此,泰国人盖房子时习惯正面朝北,这样睡觉时便可头向南边。
然而,在中国人们对待“头部”却有着不同的态度。
中国人会常常因为喜爱孩子才去摸他们的头,长辈也经常通过抚摸孩子的头部来体现对孩子的爱护。
朋友之间,对于头部也没有太多的忌讳。
3,“颜色”在中泰两国的不同含义泰国人喜爱红、黄色。
但是泰国人从来不用红笔签名,因为泰国人死后,要在棺材口写上其姓氏,写时用的是红笔。
泰国人习惯用颜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为红色,星期一为黄色,星期二为粉红色,星期三为绿色,星期四为橙色,星期五为淡蓝色,星期六为紫红色。
群众常按不同日期,穿着不同色彩的服装。
泰国的国旗由红、白、蓝三色构成。
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
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
泰国是君主立宪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
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遇到盛大的节日或者是婚礼时,红色就是主色调。
“黄色”却带有贬义的色彩,在汉语中常有“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黄色幽默”之说。
这里的“黄色”是指“庸俗,淫秽的物品”。
4,“数字”在中泰两国的不同含义泰国人对于数字的喜好与我国不同。
首先,泰国人不讨厌“4”。
但被中国人视为吉利、象征着顺利的“6”在泰国非常不讨好,因为“6”的发音“浩”是泰语“下坡路、不好”的意思,要是同时出现两个“6”、三个“6”,就更糟糕了,泰国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选择“6”这个数字。
泰国人最喜欢的数字是“9”,因为其发音“告”与泰语的“上升、进步”是一个音。
泰国陆上交通厅每半年都会在全国拍卖一次“吉利车牌号”,带“9”的车牌号总是第一个被抢光,如果要是叠“9”,比如“999”之类的牌号,还能拍出二三百万泰铢呢(相当于50万~60万人民币)。
而在中国,“8”才是最为吉祥的数字。
数字“8”与汉语中的“发”是谐音,意味着“繁荣、财富和地位”。
尽管对数字的这种认识起源于南方,但现在这个观念在北方也很流行。
在北京,如果想要得到含有多个“8”的电话号码,你需要多付钱。
房地产项目中的8层也很抢手。
习俗礼仪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之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各种习惯的总和;是文化最自然的表现形态。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民族在习俗礼仪文化方面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之上。
因此,通过对两个民族语言的对比研究,就能从中了解到各自独特的习俗礼仪文化。
汉泰两个民族有着各自绚丽多彩的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当属必然。
通过语言这面镜子,对比分析两个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汉泰语言中蕴含的文化信息的正确理解。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在进行汉泰语言翻译工作时注意民族语言文化信息的正确理解和传输,从而促进汉泰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以上我们主要是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风俗礼仪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对汉泰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的现象作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列举大量的词汇,以及对这些词汇在汉泰两个民族文化中表达的不同含义的具体分析,让我们对于两个民族独有特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文中列举出的词汇还是相当有限的,这还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