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检基础知识

尿检基础知识

常见家用产品:尿常规8联、10联、11联、尿蛋白、PH、酮 体试纸单项检测等
四、尿检方法原理
胶体金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胶体金法是由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一 定大小的金颗粒。胶体金也是免疫电镜技术中较为理想的免疫 标记物。 对尿液中物质浓度可以进行定性的检测。
特点:方便快捷、特异敏感、稳定性强、不需要特殊设备和试
重要常规试验项目。
尿沉渣是尿液中的有形状成分,是原尿经过离心后形成的沉渣,也是尿液 有形成分质和量的组合。尿沉渣包括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精子等各 种有形成分。主要在医院和检验中心等场所由专业人士操作使用。
四、尿检方法原理
双缩脲法
是一个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双缩脲试剂是一个碱性的含铜试液,呈蓝色,由1%氢氧化钾、 几滴1%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配制。当底物中含有肽键时(多肽),试液中的铜与多肽配位,配合物 呈紫色。可通过比色法分析浓度,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波长为540nm。鉴定反应的灵敏度为5160mg/ml。鉴定反应蛋白质单位1-10mg。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具有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 是可信的实验室方法,一般用于某些需精确观察蛋白排出量情况的研究。
一、尿液形成
负责“洗血”的器官是肾。如果把肾比喻成 一个单位,那这个单位里主要有2个劳力, 一个是肾小球,一个是肾小管。 首先登场的是肾小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 囊中,形成原尿。接下来就是肾小管的工作,
肾小管又对原尿中的有益成分进行再吸收,
包括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剩下 来就变成了正真的尿液,储蓄于膀胱并最终 排出体外。
二、尿检意义
1、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与鉴别:如肾炎、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结石、结核等的筛查与鉴别。 2、其他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与观察:如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所造成的 肾损害,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胰腺炎等。
3、安全用药的监护:对临床上需要长期大量应用某些肾毒性药物的患者,应随时进行尿液检查,掌握
停药指征。常见的肾毒性药物有:①抗生素类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及磺胺药物;②抗肿 瘤药物如顺铂、亚硝基脲、甲氨蝶呤;③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非那西丁、阿司匹林等;④某些造影剂;⑤ 违禁药品如海洛因;⑥其他某些中药如关木通、马兜铃等长期服用也会导致肾损害。 4、中毒与职业病的防护:对从事铅、汞、铋、镉等作业人员及作业场地附近的居民应进行定期体检, 做到早发现并预防肾损害,提高人们的劳动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 5、健康体检:通过尿液检查,可筛查泌尿、肝胆系统疾病与糖尿病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 对社区居民中的亚健康群体进行定期监测,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
尿酶检测:尿酶检测是通过分析尿中某些酶的含量推断肾脏不 同部位病理改变的医学检验方法。
四、尿检方法原理
干化学法(干化学试带法)
指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可使尿多联试带上的模块发生颜色变化, 颜色深浅与尿液中相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对尿液中物质阳。
尿检种类和检验原理 基础知识
2017年3月
目录
一、
二、
目录
尿液形成
尿检意义
三、
四、 五、
尿检种类
尿检原理 肝胆疾病
一、尿液形成
尿液是“洗血”后的残遗物。新陈代
谢的过程会使血液里产生代谢废物和 多余电解质,为了使血液保持健康状 态,必须及时把这些代谢废物和多余 电解质过滤出去。这个过程就好像把
血液洗一遍,而最终残余物就是尿液。
剂、结果判断直观。 常见家用产品:排卵试纸、早孕试纸、微量白蛋白试纸、HIV 试纸、梅毒试纸、毒品试纸等
四、尿检方法原理
镜检(尿沉渣镜检)
就是将待检标本取样、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判断。用显微镜对 尿沉淀物进行检查,识别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 病理成分;辅助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出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
三、尿检种类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就是我们一般去医院做体检时会做的 尿检,主要是通过对尿液外观和理化指标进行检测,从异常检 测结果中分析相应的病症。 尿沉渣检查:尿沉渣检查是指用显微镜对离心后尿液的沉渣物
进行检查,是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不能替代的,对泌尿系统疾病
诊断十分重要。
三、尿检种类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测定 24小时尿量,并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收集24小时的全部尿液, 来测定其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24小时内的蛋白总量,正 常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微,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
四、尿检方法原理
湿化学法
湿化学一般是指是液态下进行的化学,也称为古典化学;有液相 参加的、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材料的方法统称为湿化学法。 (因为比较复杂,特定专业人员才会使用)
一、糖尿病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