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年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一览表(四个模块)
近年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一览表(四个模块)
Ⅲ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应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南: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该市企业“机器换人”的益处。(10分)
2017年
Ⅰ卷: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Ⅱ卷:(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
海南: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
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10分)
2016年
Ⅰ卷: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
Ⅱ卷:十八洞村的扶贫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2分)
卷Ⅱ: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海南: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8分)
2014年
Ⅰ卷: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
海南:运用经济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相对于传统采购模式,该租赁模式给厂商和农户带来的经济利益。(12分)
2018年
通过上述23题高考真题设问,你认为2018高考会怎么考呢?大胆设想一下,并说明理由。
近年《政治生活》主观题设问一览表
年份
试题
发现问题
总结共性
2012年
课标卷: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12分)
发现问题
总结共性
2012年
课标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12分)
北京: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试举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4分)
运用《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淡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6分)
参加代表应具有一定的广泛行,各方比例应合理,要给各方充分表达的机会②理由:?
应设置记者席,允许新闻媒体采访③理由:?
海南: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0分)
2015年
Ⅰ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12分)
Ⅱ卷: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12分)
Ⅱ卷: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Ⅲ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12分)
海南:有人认为:既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那么公民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发表言论就不应该有任何的限制。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北京:结合材料,针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内遇到的问题,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11分)
海南: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应如何应对材料所反映的国际形势变化。(10分)
2013年
卷Ⅰ: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12分)
(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Ⅲ卷: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北京: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北京的“外溢效应”。(10分)
天津: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5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政府和市场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8分)
Ⅲ卷: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分)
海南:有人认为“维护公共安全不能牺牲公民的隐私权”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辨析
2018年
通过上述24题高考真题设问,你认为2018高考会怎么考呢?大胆设想一下,并说明理由。
近年《文化生活》主观题设问一览表
年份
试题
海南: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建立“智慧学习平台”的文化意义。(8分)
2017年
Ⅰ卷:《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
Ⅱ卷: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10分)
北京:)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写一篇短评。(12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
海南: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大数据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作用。(10分)
2016年
Ⅰ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12分)
近年《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一览表
年份
试题
发现问题
总结共性
2012年
课标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10分)
海南:有人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优点,而不是克服缺点。”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指示对此加以辨析。(10分)
2013年
卷Ⅰ:《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海南: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10分)
2016年
Ⅰ卷: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Ⅱ卷: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Ⅲ卷:结合文化生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4分)
北京: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应该如何推进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6分
2017年
Ⅰ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12分)
Ⅱ卷: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特点。(12分)
2015年
Ⅰ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Ⅱ卷: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分)
北京: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10分)
2014年
Ⅰ卷: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12分)
Ⅱ卷: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分)
北京: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注意事项:
应依法公示本次听证会的具体程序和各方遵守的规则①理由:?
Ⅲ卷: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10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6分)
海南: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分析科技对于李保国成功扶贫的作用(8分)
2018年
通过上述24题高考真题设问,你认为2018高考会怎么考呢?大胆设想一下,并说明理由。
Ⅱ卷: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惠的理由。
海南: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应提高税率。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2016年
Ⅰ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Ⅱ卷: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2014年
Ⅰ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Ⅱ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新成果。(10分)
北京: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8分)
海南: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10分)
Ⅱ卷: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10分)
北京:建设长江经济带,川渝地区应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6分)
海南: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6分)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明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12分)
Ⅲ卷: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12分)
海南: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10分)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10分)
2017年
Ⅰ卷: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2分)
海南: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6分)
2013年
卷Ⅰ: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