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思考探究
1000米
1500米

请说出左图的数字表示的含义 1500 表示甲的海拔高度 500 表示乙的海拔高度
500米
海平面
1000 表示甲、乙的相对高度
海拔与相对高度 B
600米
A
C
360米 150米
海平面
思考探究
A地的海拔 150
AB的相对高度 360
BC的相对高度 600
C地的海拔 -90
了解了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那什么是等高线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视频吧!
等高线和等深线
50m
海拔高度 200米 150米 100米
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 接成线。
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 各点连接成线。
鞍部
S
40
80
80 40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
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等高线重合。 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两个相邻山峰的中间部分。
山脊

鞍部
山峰 陡崖
① 580

读图,说出①~⑤的 地形形态

山谷

(2020广东中考)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
600米 C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 C )
A.陡坡 B.缓坡 C.陡崖 D.鞍部
650米
680米 海平面
当堂 练习
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6题。 4.图中A的海拔大致为( B ) A.300米 B.360米 C.400米 D.450米 5.相对而言,图中四个点,上山最容易的是( A ) A.① A.② A.③ A.④ 6.在A、B、C、D四个部位最容易形成河流的是( D ) A.A B.B C.C D.D
水平面
120
110 100
130 120110 100
在制定路线的过程中,我们怎么爬山才最省力呢?我们 来了解一下陡坡与缓坡的知识!
陡坡与缓坡
缓坡
稀疏
陡坡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越
,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 密集
,坡度越缓。
大自然 中的等高线
制定路线,不得提到地形图的判读,我们必须要学会认 识不同山体的部位。
等高线 与 地 形图 第一课时 上课老师:徐楠希
学目标 习
理解等高线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高距等基础知识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高低起伏、坡度陡缓
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在制定攀登路线前,需要提前了解了这些知识: 海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 等高距
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
一般发育河流:汇水线
山脊: 分水岭
山谷 山谷线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
40 50 60 70
80
在地形图上如何区分 山脊和山谷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
80 70 40 5060
500 400 300 200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
陡崖
S
S
90 80 70 60 50
两组表示山峰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平原一般用 绿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橙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 蓝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 白 色表示。
五种常见的地形类型
高原 海拔大于500米,边缘陡峭,内部和缓
山地 海拔大于500米,坡度陡峻,沟谷幽深,地势起伏大
等高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的 相对高度
等高线和等深线
海拔高度 200米 150米 100米
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规则:
1、等高线上数字的单位默认为“米” 2、同条等高线上海拔相同 3、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一定 4、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5、除断崖外,等高线不相交 、不重合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距
130米 120米 110米 100米
当堂 练习
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10题。
7.图中没有的山地部位是( D )

A.鞍部 B.山顶 C.山脊 D.陡崖 8.图中① 和② 的落差大约为( D) A.60米 B.50米 C.40米 D.30米
② 耕地
9.图中河流干流(河流的主干)的流向是( B )
A.西南东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
山脊
山顶
陡崖
山谷 鞍部
山峰
3600米 3400米 3200米 3000米
3600 3400 3200 3000
闭合曲线,内高外低
80 70 60 50 40
80 70 60 50 40
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
山脊 山脊线
80 70 60 50 40
80 70 60 50 40
登顶,对珠峰的海拔进行重新测量,未来珠峰度可能被改写。读“珠峰等高线地形图”(图2)凸,低完成为下脊列题目。
1、从1号营地到珠峰山顶,途经的地形部位主要是
()
6500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从1号营地出发到珠峰山顶,攀登的
大致方向是(

A.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B.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北,再向东北
C.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北向东南
D.先向东南,向西南
珠峰:8844.43
3、前进营地到珠峰山顶的相对高度最接近( )
前进营地:6500
A.1850米
B.2350米
相对高度:8844.43-6500=2344.43 C.2500米
D.2850米
580
课程结束
制定越野路线时,学校提供了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帮助 我们判断地形的起伏,那我们如何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呢?
丘陵 海拔小于5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平原 海拔小于200米,平坦开阔,起伏极小
盆地 海拔未定,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课堂小
当堂 练习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B点的海拔是( B )
A
A.600米 B.680米 C.650米 D.30米
B
2.图中A与C的相对高度是( B ) A.650米 B.1250米 C.1330米 D.1280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