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已评阅)总分98总共50题,客观题98.0分,主观题0.0分这是第1次答题,你共有3次机会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第1题. ()流行于闽北和闽东,因主要乐器为长膜笛,故又名“横哨戏”。
A. 北路戏B. 词明戏C. 小腔戏D. 山歌戏第2题. 福建曲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影响最大、最古老、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是()。
A. 南音B. 锦歌C. 南词D. 评话第3题. 福州《渔歌》老子自幼在江边,不怕地来不怕天,看不尽青山绿水,吃不尽鱼虾渔鲜。
属于()。
A. 海上渔歌B. 水上渔歌C. 闽南渔歌D. 闽东渔歌第4题. 惠安石雕名作《鹰蛇搏斗》属于()。
A. 圆雕B. 浮雕C. 沉雕D. 影雕第5题. ()是寿山石雕的鼎盛期,各种艺术流派争奇斗艳,或纯朴深厚、或精巧玲珑,精品多为宫廷所收藏。
A. 唐代B. 宋代C. 元明D. 清代第6题. ()年画则往往与乡间民俗结合在一起,如李福记堂印制的《累积资金》图,以墨、绿、黄、红四色套版印制。
A. 泉州B. 漳州C. 福安D. 福鼎第7题. 基督教在明代福建得到广泛传播,其影响最大的是称被为西来孔子、开教福建第一人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
A. 艾儒略B. 白多禄C. 颜珰D. 雅禆理第8题. 五代闽国,福建佛法独盛于其时,其主要原因是()。
A. 经济繁荣B. 人民生活安定C. 外省高僧大量入闽D. 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第9题. ()历经八百多年而保存完备,殿宇飞檐交错,门廓壁上浮雕精美绝伦,殿内盘龙石柱,彩绘描金,集宋元明清建筑、绘画、雕塑、书法艺术于一炉,有闽南故宫之誉。
A. 泉州东岳行宫B. 德化石壶殿C. 惠安青山宫D. 龙海白礁慈济宫第10题. 福建的地方宗教也有很大的影响,最有名的是三一教。
这是将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的教派,由明代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福建莆田()创建的。
A. 林兆恩B. 吴崇岳C. 王中正D. 杨万大第11题. 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A. 晋江B. 龙海C. 厦门D. 东山第12题.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福州B. 漳州C. 泉州D. 厦门第13题. ()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A. 蔡清B. 陈淳C. 真德秀D. 朱熹第14题. 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 蔡元定B. 黄干C. 陈淳D. 真德秀第15题. ()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A. 罗从彦B. 真德秀C. 朱熹D. 黄道周第16题. 《临汀志》为赵与沐于开庆元年(1259年)编撰,共15卷,是一部研究宋以前()社会的珍贵史料。
A. 闽西B. 闽南C. 闽北D. 闽东第17题. 清代河南祥符人周亮工在闽任职时所撰的(),内容为福建的物产、风土、人情、工艺、文化、人物和掌故逸事,是研究福建地方史有价值材料。
A. 《闽部疏(一卷)》B. 《长溪琐语(一卷)》C. 《闽中录(八卷)》D. 《闽小纪(四卷)》第18题. 宋代()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体例仿照《史记》而有所创新。
A. 郑樵B. 李纲C. 祝穆D. 胡宏第19题. 唐五代福建作家(),《全唐诗》收其诗267首,亦长于赋,其诗歌理论著作《雅道机要》力主磨炼成诗,实为中晚唐苦吟诗人创作方法的总结。
A. 徐寅B. 黄滔C. 林藻D. 翁承赞第20题. (),字意洞,闽县人,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长于著述,通外文,写有小说、散文等,其参加起义前夕写给爱妻的《绝笔书》最为后人所推崇。
A. 林觉民B. 郭柏苍C. 刘存仁D. 林文第21题. ()的《沧浪诗话》是一部体系完密而具有多方面建树的诗歌理论专著,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
A. 严羽B. 魏庆之C. 蔡襄D. 郑思肖第22题. ()有著名的柚子宴,宴席上点柚灯、喝柚茶、吃柚果和柚皮蜜饯。
A. 漳州B. 泉州C. 厦门D. 龙岩第23题. 农历正月二十九,()要过拗九节,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和红糖等煮成拗九粥,用来祭祖和馈赠乡邻戚友,已嫁的女儿要送上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A. 泉州B. 福州C. 漳州D. 龙岩第24题. 保生大帝也称吴真人,原名吴夲,医术高明,所治之疾,无不痊愈,百姓()都求他保佑。
A. 生病难愈B. 出门远行C. 生意亏损D. 诸事不顺第25题. 宋代()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提出了七大教学原则,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A. 罗从彦B. 李侗C. 朱熹D. 黄干第26题. 为了保证族人能受教育,福建各家族都采取了许多措施。
在经费上,不少家族都置有学田,即书灯田。
如清()《问俗录》中所记:书灯田,祖父分产之始,留田若干亩,为子孙读书之需,后有入学者收其租,捐纳者不得与其租。
A. 罗从彦B. 林希元C. 陈盛韶D. 徐文翰第27题. 福建的家族大都注意族人的教育, ()曾有记载吾家自祖宗流传以来,一段清白之气不可不培。
盖金帛虽多,积之数十年必散,田宇虽广,遗之数十代亦亡。
孰若残书数卷,贻之吾子吾孙,世世可以习读不朽,又孰若灵心一点,传之吾子吾孙,可以受用不尽。
A. <林氏家谱>B. <闽沙茂溪罗氏族谱>C. <新泉张氏族谱>D. <达氏宗谱>第28题. ()依山傍海,城墙全长1733米,高5.3米,上有矮墙827个,警铺13座,敌楼18座,城门四洞,其东、西、南三门城楼雄视海疆,整个城墙如巨蟒盘旦在山坡。
城内依山势铺设的石街逶迤南北,整个古城规模宏恢,费时10年始修筑而成。
A. 惠安崇武古城B. 福清万安古城C. 东山铜山古城D. 湄洲湾莆禧城第29题. 闽西最大的圆形土楼是永定的( ),由于建筑规模宏大,故有姑嫂夸楼的故事:某村一次婚宴上,两个年青女子在同桌吃饭时,都极力夸耀自己的楼屋如何之大,等到双方问清自己所夸之楼时,才知道都住在同一楼,且为姑嫂。
A. 承启楼B. 深远楼C. 齐云楼D. 二宜楼第30题. 福建的方形土楼也称方楼,闽西俗称四方楼,闽南俗称四角楼,这是一种以长方或正方形造型的土楼。
闽西规模最大、主楼最高的方楼是永定的( )。
A. 馥馨楼B. 善成楼C. 裕德楼D. 遗经楼第31题.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唐末五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第32题. ( )在技术上有三个首创,即:筏形基础,种蛎固础法,浮运架梁法。
A. 泉州洛阳桥B. 福州万寿桥C. 福清蹑云桥D. 莆田宁海桥第33题. 宋代蔡襄撰写的( )不仅为我国第一部果树志专著,也是流传下来的世界上最早一部果树栽培学著作。
A. <荔谱>B. <荔枝话>C. <茶录>D. <荔枝谱>第34题. 在福建各种样式的古桥中,最有特点的要算是( )。
A. 石拱桥B. 浮桥C. 吊桥D. 屋桥(风雨桥)第35题. 台湾的跳加官舞蹈,为文戏的戏曲舞蹈,与长期流行在福建( )等地的跳加官是同一舞种。
A. 将乐B. 诏安C. 华安D. 德化第36题. 从时间上看,可以认为闽越人是生活在( )的福建土著先民。
一般认为,闽越人体质强壮,身体较矮、面短、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大,有双重眼脸。
这与中原汉人是不一样的。
A. 远古时代B. 商周时代C. 春秋战国至汉武帝时代D. 魏晋南朝时代第37题. 台湾的弄牛犁舞蹈,是农人模仿牛犁田驶犁的种种模样演化而来的,后来逐渐演变成多角色的牛犁阵,与长期流行于福建( )地区的犁春牛,应为同一舞种。
A. 龙岩客家C. 漳州D. 福州第38题. 福建华侨将( )铜像矗立在纽约华埠中心广场,并附碑文,向这个世界大都市宣示其祖籍的民族英雄。
A. 郑成功B. 林则徐C. 严复D. 林觉民第39题. 纽约曼哈顿华埠的( ),华文招牌林立,福建摊店密集,福州小吃店、福州味中味,福建人开的杂货辅、礼品店、照相馆,再加上满街不绝于耳的福州话使人恍惚回到了福州东街口。
A. 法拉盛B. 缅街C. 包厘街D. 东百老汇路第40题. 山河远隔思闽月,萍水相逢话乡情这副( )成立美国福建同乡会时的对联,已道出闽侨和家乡的深情厚谊。
A. 1942年B. 1954年C. 1970年D. 1980年第41题. 《招手》(建宁):郎在后山割牛草,妹在窗口把手招。
娘问细妹做什么,风吹头发用手捞。
是情歌中的( )。
A. 赞慕歌B. 择偶歌C. 诘问歌D. 相思歌第42题. 在表现事理的谚语中,讲求稳妥第一的谚语马背没有牛背稳出自( )。
A. 武夷山B. 龙岩C. 石狮D. 晋江第43题. 在表现事理的谚语中,主张要以毒攻毒,以恶制恶的谚语阎王也怕恶鬼,五帝也怕歹人出自( )。
A. 泉州B. 厦门C. 三明D. 福州第44题. 刘念兹在《南戏新证》中指出,()剧本之多,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
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A. 莆仙戏B. 闽剧C. 芗剧第45题. 明代()曾编校《十三经注疏》而名震京都,历任四川按察使,广西右参议等职,天启六年为魏忠贤党羽刘廷元所忌,罢职为民,后家居二十年,清兵入闽时自缢殉节。
其选编《十二代诗选》盛行于世,诗以清丽为宗,著有《石仓全集》。
A. 曹学佺B. 张经C. 黄文焕D. 郑善夫第46题. 福州婚嫁的程序很繁杂,其()指男方在婚前一月把酒肉礼品和礼金等一齐送到女家,女家以衣帽文具和糕点回赠。
A. 上半礼B. 下半礼C. 办亲D. 见面礼第47题. 在福建丰富的民间传说中,《漳州片仔癀》(漳州)是属于( )。
A. 人物传说B. 地方风物传说C. 侨乡传说D. 土特产传说第48题. 在表现互助交游的谚语中,认为要以诚相见的谚语你拿出心肝,我掏出肠肚出自( )。
A. 清流B. 宁化C. 安溪D. 南安第49题. 做七在福州丧俗中最为重要。
人死后每七天就要一祭,称做过七。
至四十九止,一共要做七次。
()是规模最大的活动,届时发讣告遍告亲友,请其参加唁吊A. 头七或二七B. 三七或四七C. 四七或六七D. 五七或七七第50题. 《阿姨叫荔枝红》(福州鼓楼):阿姨叫,青蛙叫,荔枝红,抱火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