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进愈合作用 • 肉毒杆菌毒素A (botox) :可以阻断运动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释放,进而缓解TP区域的
紧张带;一些作者已经证实用肉毒素A进行TP注射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也有研究发现使 用肉毒杆菌毒素A组和使用0.5%的布比卡因组在治疗TP时没有区别意义,用肉毒杆菌毒 素A注射治疗MTrP仍需进一步的阐明 • 肌肉松弛剂的应用
• 诱因: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可因劳累或季候变化而发作
体征
• 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及此点引起疼痛和放射
精品课件
14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可发生于创伤、劳累、寒冷,潮湿、过度或肌肉长时间维持在收缩 状态之后
因慢性劳损而使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
体内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发生一种非特异性变化
精品课件
5
激痛点的分类及关系
➢ 1. ➢ 1、根据激痛点的部位,当然可将激痛点分
为肌筋膜激痛点、皮肤性激痛点、骨膜激痛 点、韧带激痛点等;
➢ 2、根据其是否引起疼痛症状,可分为活动 性激痛点与潜伏性激痛点;
➢ 3、根据其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激痛 点可分为主激痛点(Key Trigger Point) 与附属激痛点(又叫卫星激痛点,Satellite Trigger Point),继发性激痛点与原发性 激痛点等。
游离钙离子增加
(+)
肌肉持续收缩
能量需要增加
钙泵抑制、致痛物质释放
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末梢致敏
精品课件
16
• 局肌部筋疼痛膜、疼发凉痛、综麻合木、征肌的肉痉临挛床和特运动点障碍
• 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 临床表现
诱因
• 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触及此点引起放射性疼痛
• 用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
• 肌腱的附着点或肌腹上有固定疼痛区及压痛点。按压疼痛点可引发区域性的不依神 经根感觉分布的分散痛
• 气温降低或疲劳时疼痛加重
• 增加肌肉血流的治疗可使疼痛减轻
• 排除局部占位性或破坏性病变
精品课件
18
➢附:激痛点的三种触诊方式:
➢ 1、平滑式触诊:适用于相当表浅的 而且只有一个表面可以做触诊的肌肉, 如伸指总肌;
复3-5次。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 2.物理治疗:
• 对肌筋膜疼痛的缓解使很有效 • 尽管热疗在控制肌筋膜疼痛方面不是很有效,但是它却是一种治疗软组织病变的重要方法, 因
为它可以改善局部的循环系统以促进愈合的过程 • 超声可以直接给TP提供额外的机械能量 • 电疗也常用于控制疼痛,因为由电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和按摩的位点相似,对TP进行电疗的
精品课件
潜伏性激痛点和活动性激痛点
早期生活的 受伤和遗传
潜伏性激痛点
肌肉在触发 点处的紧张
肌肉的受伤
其它组织的受伤
急性肌肉疼痛
慢性肌肉疼痛
பைடு நூலகம்
活动性激痛点
精品课件
激痛点处的 肌肉疼痛
➢2.潜伏性的激痛点的痛感是不活动的,只有触摸它 时,才有痛感。
➢3.活动性的激痛点多半在浅层的肌肉,是一些主要 的功能肌。
• 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1) 不但要训练肌力,还要训练本体感觉能力
2) 训练运动范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3) 从无痛开始训练,要在无痛的状况下进行
4) 渐进方式,训练分层次,逐步加大增加训练量
精品课件
32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4.药物辅助疗法
•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物质以及一些内分泌激素 • 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 : 短期特别是急性期消炎止疼,使患者放松,并未证明具有促
药物治疗
• 消炎镇痛药: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 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 • 肌松剂: 如乙哌立松片 • 中药等
精品课件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 1.手法治疗
• 是肌筋膜疼痛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 传统的手法治疗“喷雾和牵伸”(或是拉伸且间歇用冷敷法): 拉伸紧张的肌肉纤维(绷紧的带)可以使肌肉紧张放松并改善局 部的循环
• “深部重度按摩”:尽管控制疼痛的机制还不清楚,但是可快速
去除TP疼痛
精品课件
23
牵伸疗法
激痛点治疗根本原则是对受累肌的牵伸。根据不同肌纤维的 方向,不同部位的肌肉有不同的牵张法;治疗后让病人在家中做 医师所教的受累肌肉的牵张锻炼。
牵伸,将作用力有效的应用在短缩的肌肉上,并促进其缓慢 下一定时间的牵拉,同时配合呼吸,正常的牵拉引起的感觉是舒 适,相关的关节活动度增加,而对于已经超过生理范围的肌肉进 行牵拉将诱发出酸的感觉。
治疗原则: 1. 去除可能病因:如抗类风湿、消炎、松解瘢痕; 2、改善血液循环:锻炼、按摩、热疗(红外线、激光、 拔罐、针灸等) 3、消炎镇痛; 4、治疗激痛点:应用微创技术松解局部粘连,可防止复 发和加重;微创治疗技术包括急性期疼痛的神经阻滞, 慢性期疼痛局限者的小针刀分离等。
精品课件
➢由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与激痛点的特殊对应关系,肌筋 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的关键在于针对激痛点的处理。其中, 激痛点的治疗原则如下:
有效性已经被记入文献 • 激光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肌筋膜疼痛,它被认为是一种无需用针(无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 临床上TP通常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的
精品课件
3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3.运动疗法
• 运动康复疗法:运动疗法目的恢复本体感受的正常感受,以及纠正运动功 能单位的薄弱环节,使运动单位的各个骨骼肌恢复正常功能,达到治愈肌 筋膜扳机点疼痛的目的。
精品课件
深部重度按压法
一般用于极端敏感的激痛点。方法是用拇指或指关节垂直 按压在每个激痛点上,将激痛点向深部按压至骨头表面,持续 约10~30秒至疼痛减轻或消失。按压力度以有适度的酸痛感但 不会引起患者肌肉紧张为度。
精品课件
肌肉能量技术(MET)
MET是让患者在治疗中按照治疗师精确控制的方向主动收缩肌肉。
肌筋膜疼痛,并不为过。
在患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患身上,我们往往能
检查到诸多的激痛点以及相应的牵涉痛区域和自主神经
现象。
精品课件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的术语辨析
➢广义:包括了任何软组织源的、与肌肉压痛有关的区域 性疼痛。
➢狭义:特指由激痛点(Trigger Point,TrP)引起的疼 痛。推荐在狭义上使用该术语, 或者干脆使用“肌筋 膜TrP”表示由TrP引起的肌筋膜痛综合征。
诊断性试验
查体发现
• 辅助检查: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
常
常规检查无特异性诊断意义
精品课件
17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诊断要点
• 疼痛起源于肌肉或相关筋膜 激痛点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诊断的重 要组成部分
• 有明显的激痛点或者潜在的激痛点
美国肌肉纤维疼痛综合征诊断标准
精品课件
应用此法首先要明确受累肌肉以及受 累肌肉的激痛点的位置,然后用双拇指逐 渐进行加压按摩,压力力度以患者的忍耐 程度为度,一般至少4kg以上,到达这个力 度后在此基础上进行1到2分钟的手指按摩, 压完后对受累肌肉进行放松按摩,一般7天 一个疗程。此按压的点必须是经过严密触 诊探寻的激痛点而不是一般的压痛点,根 据情况可以间隔2-3天进行一次按压。
技术简介(以肱二头肌张力过高为例)
收缩-放松(CR)
目的:放松张力过高的肌肉,恢复肌肉的感觉,评估肌肉的虚弱和疼痛。
姿势:治疗师将患者的肘关节置于休息位,即伸屈中立位,或感觉到阻力障
碍出现。
动作:治疗师握住患者的前臂并固定住肘关节,告诉患者“不要让我带动
你”,然后逐渐牵拉肘关节。患者抵抗阻力5-10秒,确保患者没有屏住呼吸并重
精品课件
➢ 三是公务员和电脑操作人员,胸 锁乳突肌、斜方肌、提肩胛肌和 斜角肌的过劳,造成颈部和手臂 无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精品课件
➢其中任何一种人都可以发病, 这取决于个体所保持的工作 和生活姿势,以及个体的免 疫和营养状态。
精品课件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症状
• 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 • 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 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
精品课件
斜方肌牵伸
斜方肌自我牵伸
髂腰肌自我牵伸
精品课件
髂腰肌牵伸
缺血性按压术
缺血性按压术也叫激痛点压力放松术、指压疗法,主要应用于中央性激痛点。
它可以造成激痛点局部的对抗性刺激,通过神经反馈脊髓后角形成抑制,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善局部 血液循还来发挥疗效。
要施加激痛点压力放松术,应在舒适的范围内将肌肉拉长至阻力增加之处,然后对激痛点施加 温和的,逐渐增加的压力,知道手指感觉到组织的阻抗力有明确的增加(遇到屏障)。维持这种压 力,直到触诊的手指下面感觉到张力已经放松为止。触诊手指增加压力足够到利用组织所发展出来 的松弛,直到遇到新的屏障。临床医师仍然只维持轻微的压力,直到更多的肌肉张力在手指之下放 松。在此期间可以改变压力的方向,可以重复的适用于那块肌肉之紧绷肌纤维的每一条肌带。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太和医院康复中心 华
王俊
精品课件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
是以疼痛为主的一系列肌肉功能
失调的综合症,也称肌筋膜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或肌筋膜炎。
上医院的人当中感冒患者最多,肌筋膜疼痛居第二
位。人群聚集的地方可能没有感冒患者,但诉说为疼痛
所苦的人则比比皆是,断言有疼痛症状的人大部分属于
• 从骨科疼痛综合征和神经痛范围来看,颈椎病、耳大神经痛或 枕大神经痛、胸廓出口综合症、肩周炎、网球肘、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等绝大数是因为肌肉和关节周围肌的疼痛扳机点形 成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