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第二次月考试题(第一至三章).doc

病理学第二次月考试题(第一至三章).doc

2015-2016学年度三年级护理班第二次月考病理学试题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萎缩中不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是
A.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肝
B.晚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肾
C.老年女性的卵巢
D.截瘫病人的双下肢
E.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萎缩?
A.老年男性的睾丸
B.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心脏
C.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肌肉
D.老年女性的子宫
E.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变薄
3下列哪种病变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
A.萎缩
B.肥大
C.发育不全
D.增生
E.化生
4.子宫内膜增生症是
A.生理性增生
B.内分泌性增生
C.代偿性增生
D.不典型增生
E.肿瘤性增生
5下述器官体积增大仅由肥大引起的是
A.哺乳期乳腺
B.功能亢进的甲状腺
C.运动员的与运动有关的骨骼肌
D.妊娠期子宫
E.垂体ACTH细胞腺瘤病人的肾上腺
6.下述哪种情况不属于化生
A.柱状上皮改变为移行上皮
B.移行上皮改变为鳞状上皮
C.胃黏膜上皮改变为肠上皮
D.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变为骨母细胞
E.成纤维细胞变成纤维细胞
7.气球样变的细胞最常见于
A.心
B.肝
C.肾
D.脑
E.脾
8.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9.最能代表细胞坏死的三种改变是
A.核膜破裂、核碎裂、胞质浓缩
B.核溶解、胞质少和胞膜破裂
C.核溶解、胞质浓缩和胞膜破裂
D.核固缩、胞质固缩、细胞膜皱缩
E.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0.干酪样坏死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征性病变?
A.梅毒
B.麻风
C.结核
D.风湿病
E.阿米巴病
11.干酪样坏死的本质是
A.纤维蛋白样坏死
B.脂肪坏死
C.液化性坏死
D.彻底的凝固性坏死
E. 干性坏疽
12.关于干性坏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常见于四肢末端
B.常呈黑褐色
C.病变处皮肤皱缩
D.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E.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13.液化性坏死常发生于
A.心
B.肝
C.肺
D.肾
E.脑
14.下列细胞中哪种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强?
A.肝细胞
B.唾液腺
C.心肌细胞
D.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
E.神经细胞
15.下列哪种细胞不是不稳定细胞?
A.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
B.表皮细胞
C.淋巴造血细胞
D.肝细胞
E.呼吸道粘膜皮细胞
16.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栓塞
B.脂肪变性
C.坏疽
D.梗死
E.凝固
17.白色血栓发生于
A.血流不变时
B.血流较快时
C.血流减慢时
D.血流停滞时 E 组织出血时
18最常见的栓子为
A.血栓
B.脂肪
C.空气
D.羊水
E.寄生虫
19.混合血栓发生于
A.血流不变时
B.血流较快时
C.血流缓慢、出现漩涡
D.血流停滞时 E 组织出血时
20.诊断羊水栓塞的证据是在下列何处发现羊水成分?
A.肺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B.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C.肺泡腔内
D.细支气管腔内
E.支气管动脉内
21.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
B.肾
C.脑
D.肠
E.脾
22.肺梗死患者胸痛的主要原因是
A.肺通气障碍
B.梗死区胸膜炎
C.坏死组织刺激支气管
D.出血灶刺激支气管
E.以上都不是
23.肺内小动脉分枝阻塞可有什么后果?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贫血性梗死
D.脓毒性梗死
E.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
24.梗死灶的形状取决于
A.该器官的血管分布
B.有双重血液供给的器官
C.组织结构致密的器官
D.严重淤血的器官
E.以上都不是
25.静脉性充血时局部静脉血液回流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增多和减少交替进行
E.减少,同时伴有左心衰竭
26.右心衰竭引起淤血的主要器官是
A.肺、肝及胃肠道
B.肺、脑及胃肠道
C.肝、脾及胃肠道
D.肾、肺及胃肠道 E 脾、肺及胃肠道
27.肉芽组织的结局是
A.填补缺损
B.纤维化、瘢痕组织形成
C.抗感染
D.能产生细胞外基质
E.分泌大量生长因子,调控细胞再生
28.由肉芽组织生长修复的伤口均称为
A.一期愈合
B.二期愈合
C.伤口愈合
D.再生
E.纤维性修复
29.下列哪项是伤口二期愈合的特点?
A.创面小
B.创面不洁,伴感染
C.手术切口
D.肉芽组织少
E.形成瘢痕小
30.凝固性坏死好发于下列器官,除()外
A.心B肺 C.脾 D.肾 E.脑
二、不定项选题(本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分)
31.一病人因车祸致胫骨粉碎性骨折,整复时突然死亡,其原因最可能是
A.伤口感染后引起脑膜脑炎
B.骨折源性脂肪栓塞
C.股静脉血栓形成
D.脑动脉粥样硬化
E.左心房球形血栓脱落
32.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是
A.严重淤血
B.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
C.组织疏松
D.动脉血液供给中断
E.高度水肿
33.静脉系统来源的血栓栓子可引起
A.心肌梗死
B.脑梗死
C.肝梗死
D.肺动脉主干栓塞
E.肺出血性梗死
34.栓塞的类型包括
A.空气栓塞
B.羊水栓塞
C.血栓栓塞
D.脂肪栓塞
E.寄生虫及虫卵栓塞
35.血栓形成的条件是
A.血流缓慢
B.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C.凝血因子激活引起血液凝固性增加
D.血液形成漩涡
E.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
三、是非题(10分)
36.萎缩是指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37.永久性细胞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等。

38.坏死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和钙化等。

39.纤维性修复又称瘢痕修复。

40.淤血就是静脉性充血。

41.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栓子通常是固体物质。

42.引起栓塞的血栓栓子大多数来自右心。

43.贫血性梗死好发于肝、胆、胃。

44.股骨骨折可引起血栓栓塞。

45.空气栓塞一般只引起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无生命危险。

四、简答题。

(20分)
1.肉芽组织的作用有哪些?
2.栓塞的类型有哪些?
3.梗死的类型及发生条件分别是什么?
4.肝淤血时镜下观察会有哪些病理变化?
5.血栓对机体有哪些不利的影响?
五、综合应用题。

(20分)
一青年发性,因外伤性脾破裂而入院手术治疗。

术后卧床休息,一般情况良好。

术后第9天,右小腿腓肠肌部位有压痛及轻度肿胀。

医生考虑为小腿静脉有血栓形成,嘱其安静卧床,暂缓活动。

术后第11天傍晚,患者自行起床去厕所后不久,突感左侧胸痛并咯血数口,体温不高。

次日查房时,胸痛更甚,听诊有明显胸膜摩擦音。

X线检察左肺下叶有范围不大的三角形阴影。

病人年初曾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内科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经治疗后,最近数月来症状缓解。

分析题:
1、致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2、左肺可能是什么病变?与前者有无联系?发生机制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手术失血、术后血小板增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凝固性升高)及卧床休息(血流状态改变:变慢)都有助于血栓形成。

2、①左肺发生出血性梗死。

②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

③发生机制:血栓形成后活动使其脱落,血栓栓塞于肺,同时由于病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使得肺有明显的淤血水肿,在此基础上栓塞后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