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法培训讲义

个人所得税法培训讲义

▪ 王某当年取得的承包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64.32+
(2000+500)×12-800×12=22.551(万元)
▪ 3、超过4000元的劳务报酬,可扣除20%作为应纳所得税
额=20-20×20%=16(万元)
▪ 该次劳务报酬超过5万元,应使用劳务报酬加成征税的规
定。应纳所得税税额=16×40%=5.7(万元)
25
共34页
26
▪ 例题:
▪ 1、某中国公民同时在A、B单位工作,A单位每月
工薪1100元,B单位每月工薪800元。计算该公民 每月应纳个人பைடு நூலகம்得税。
▪ 2、王某2000年承包某国有企业,合同规定承包
人可以取得企业税后利润的80%,且每月可以从 企业领取工资2000元,补贴200元。当年该企业 销售收入85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5万元, 缴纳增值税12万元,产品销售成本500万元,其 他费用和损失225万元。计算王某当年应缴纳的 个人所得税税额。
共34页
1
共34页
2
共34页
3
共34页
4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及征税对象
共34页
5
共34页
6
共34页
7
▪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各种应
税所得。包括:
▪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
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特许权 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 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 其他所得。
共34页
22
共34页
23
▪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
合理税费)×20%
共34页
24
共34页
共34页
8
共34页
9
共34页
10
共34页
11
共34页
12
共34页
13
❖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 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 得、财产租赁所得,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 为应纳税所得额。
共34页
18
▪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
的计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
除数
或=(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 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共34页
19
▪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
扣除数
或=(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共34页
32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共34页
33
共34页
34
共34页
35
共34页
36
共34页
37
14
共34页
15
共34页
16
三、每次收入的确定
共34页
17
▪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 或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费用减除标准或附
加减除费用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税免征额上调至 2000元/月。
共34页
共34页
29
共34页
30
共34页
31
▪ 三、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 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
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
▪ 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
贴。
▪ 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
的奖金。
▪ 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
所得等 。
共34页
20
共34页
21
▪ 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2000)×20%×(1-30%)
▪ 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l-30%) =每次收入额×(l-20%)×20%×(l-30%)
共34页
27
共34页
28
▪ 1、(3000+1000-2000)×15%-125=175(元) ▪ 2、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850-5-225=120(万元) ▪ 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税=120×33%=39.6(万元) ▪ 王某分得的经营利润=(120-39.6)×80%=64.32(万
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