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经验分析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经验分析

[摘要]现如今,在我国市场经济宏观环境下订单式培养模式成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

校企合
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起到了指导思想的作用,为校企合作寻得了最佳途径。

要办好订单式高职教育,既要按职业教育的规律开展教学,又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必须解决
好在实践中的矛盾,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分析与比较[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014-0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经验分析
潘庆丽
(贵港职业学院,广西贵港537100)
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应该是就业教育”的指导作为高职教育的向导,提出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

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都先后强调,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在当代社会条件下,职业教育需要改变一贯的教学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由计划性培养向市场性人才输送基地方向转变,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一、订单式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订单式培养已然为成了职业教育未来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不难发现,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无非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智力资本的竞争,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越来越具有战略眼光,特别是对于新进员工,对这部分新进资源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正在逐渐转化为主动开发,即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按照最适合企业文化、发展方向、需求的人才类型等相关条件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力资源。

一种有别于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应运而生。

二、订单式培养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分析比较传统职业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与现今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脱节,不能满足各个行业、企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不够紧密。

“职业教育应该是就业教育”的传统职业教育在不能满足当今企业对人才需求,不能保证人才输送的前提下,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它很好地解决了当前企业对专业性人才的大量需求。

由于课程设置与现代化大生产存在着不适应性,使得学生在校内学到的知识不能马上应用在工作上,且每个企业对人才专业方向的需求都不可能相同,因而传统职业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步伐的弊端也就显露了出来。

校内学习的专业性知识不能与自己
的实际工作结合,甚至“学不以致用”的例子屡见不鲜。

例如:有些实训类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某项工程,在现代企业中,这项工程本就是可有可无甚至根本应用不到,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另一些不曾学习过的工作,此类现象并不是个别而是大部分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弊端。

造成这种职业教育实训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不能紧跟时代步伐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学校缺乏像企业那样不断更新的设施设备、不能推陈出新的技术技能,对新加工方法、工艺不能及时更新。

职业教育应该就是就业教育,不能与企业产生互动,落后于企业的实训课程只会变得华而不实。

这时,订单式培养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为校企合作找到了最佳的途径。

首先,改变的就业观念。

增强学校的市场意识,作为以就业为教育目的的院校,时刻与市场接轨才能随时把握住最适合的教育管理模式。

其次,无论学校还是企业,都会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发生观念上的转变,将更加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企业由此会对职业教育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信任,关注职业教育的程度会更高。

更为重要的是,经此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更具有前瞻性和主动性。

最后,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但是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多只作表面功夫,校企合作程度浅、效果差、结构松散、积极性不高,同时缺乏约束力,不能在职业教育中起到解决就业实际问题的作用。

而订单式培养是企业按照自身需求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这样企业对学校教育情况更具有积极性,更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

学校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能够更好地解决,因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或档次相对较低,除了大环境外,更主要的因素就是职业院校专业培训课程是否与市场相符合。

而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中,学员的培养都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的,学生与企业直接签署就业协议,因而就业更稳定,就业的质量也比传统教育模式要高。

三、订单式教育实践经验浅谈
订单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完成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学内容的同时完成甲乙双方共同制定的包括实践与理论环节在内的特定内容”。

它使得高职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而且还要与实践结合,保证学员在学校学
14··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现代企业对从业
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丰
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

我国各高职院校纷纷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客观上要求教学应强调其应
用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而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课程的应用能力又
是至关重要的。

结合我院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
多种形式的实训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行动中全面掌握和自我检验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改进、完善、提高实践教学的目的。

一、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主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学、
推销技能等课程的感性认识,并在普及以案例为基础的理论教学模式的同时,针对课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内容,如市场调查、消费者行为分析等,再安排专题调查和习过程中不会与企业要求的实践经历脱轨,保证在制定
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既能解决国家要求的规定教程,又能
解决企业对人才实践理论结合的工作需求。

一方面,学院原有的课程设置与实训课程设置相
比,将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与删减,这导致了原本的教育
课程计划需要重新调整,必然对新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和
合理性要求更高,这些需要实践论证才能得出结论;另
一方面,根据各企业要求而设置的实训类课程,教学内
容通常是传统高职教育的软肋,难以解决学院对企业所
要求的实训课程上设备更新及资金问题,导致学院无论
在师资还是在教具与场地设置上都会遇到困难。

在高职教育的实践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想要办订
单式教学,其最关键点在于建立在传统高职教育的教学
规律上。

同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按照各企业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点来重新设置教学任务培养学员,并解决好这两项在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将是订单式教学
中的重中之重。

1.学院要具备强烈的现代市场经济意识,能够主动
地寻找与企业的各种合作渠道,争取更多的人才培养订单以扩大自己的运营规模。

2.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一定要做到校企精诚合作,
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在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到培养目标要
求,培训过程中校企各自负责、各自承担培养考核任务
及责任时,要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确实可行,不能现学现卖,导致合作结果不愉快等现象。

3.学院在实训课程中要学会充分利用与其合作企业的各种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不能再像传统教育方式那样“闭关锁国”,一方面成就学院教育师资力量的增强,另一方面增强学员与该企业文化工作方式的适应性。

4.企业务必要参加教学全部过程,订单式教学的特别之处在于校企双方无缝式的共同教育模式,以确保学员能在走出校园后即刻上岗,迅速融入订单企业工作氛围。

并做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企业的要求,校方要本着持续改进的精神,真正把订单式人才培养落到高职教育实处。

参考文献:[1]王保军.订单培养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2]刘晓欢,郭沙,彭振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3]张炼,陈琪琳.寻找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4]张胜波,毕业生就业不难[N].南方日报,2009-08-04(A11).[5]成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中人才培养的研究[J].消费导刊,2008,(10):55.
!!!!!!!!!!!!!!!!!!!!!!!!!!!!!!!!!!!!!!!!!!!!!!!!!
[摘要]近年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呈现出两旺的局面,然而高职院校的营销专业毕业生却
因专业实践能力较差而影响就业质量。

市场营销是一门对动脑、动手能力要求都很高的应用型管理学科。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经验,提出并实施了以企业项目服务为主导的模块化实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训教学;模块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015-03
浅谈《市场营销》课程实训教学改革
——
—以企业项目服务为主导的模块化实训教学为例曹琳静
(山西省物流技术学校,山西太原030031)
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