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南京审计学院题目: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综述姓名: 张艳琴学号 10020632 二级学院:会计学院班级: 10级财务管理2班专业: 会计学指导教师: 薛丽达职称: 讲师二0一三年九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综述【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研究角度主要综述了中小企业融资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实证研究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实证研究发现的中小企业融资出现的问题,并且综述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主要在自身缺陷和外部环境多种因素下。
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银行借贷;金融环境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各国中小企业在促进技术进步、扩大就业和出口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的地位日显重要,它已成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国际竞力的重要基础。
从我国来看,我国是个中小企业大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分工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融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中小企业融资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种类繁多,并且大多数企业内部信息不透明,没有固定的融资套路,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小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部积累、银行贷款、申请财政扶持资金、民间借贷、商业信用融资等,而为新兴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海外上市、中小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的多样并没有彻底解决融资难问题。
本文通过综述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分别存在的问题,在企业自身,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问题进行探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指导。
一、企业的融资辛桦(2008)将融资定义为,融资(Financing)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资金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是企业长期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来说,主要是由流动资金和沉淀资金构成。
赵尚梅、陈星(2007)认为,1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主要有合伙入股、直接投资等形式。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初始资金都来源于主要的业主。
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初创时期还是在发展时期,都高度依赖自由资金融资。
外部融资是指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资金流通,其范围既可以限于国内,又可以扩展到国外。
主要有借款、企业之间担保融资等,从企业竞争和发展来看,在国际资本市场全面开展外部融资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趋势。
外部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吴楠(2013)认为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时,外源融资将成为企业扩大的主要融资手段。
王鹭(2012)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
二、中小企业融资中出现的问题王艳丽和钱仲威(2009)认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
例如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 200 多家,但大都是国有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多数在民间融资,采取职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借民间的高利贷。
尽管筹资成本较高,但由于手续简便、资金到账及时,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愿意到民间融资。
但由于民间资本毕竟规模不大,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不是长久之计。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取得银行贷款很难。
主要表现为:抵押难;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烦琐。
这就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贷款的途径。
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王晶晶和杨晶(2013)概括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 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的信誉不高,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支付的筹资费用较高。
(二) 融资渠道不畅通,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渠道。
(三) 银行的金融服务形式单一,银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主要是存贷款,并且主要以短期流动性资金贷款为主,但是中小企业更需要的是长期投资。
(四) 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不健全。
目前,普遍存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要求过2高,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银行贷款所需的周期过长,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李勇(2013)中说关于中小企业为什么融资困难,大部分学者是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加以解释的。
Stiglitz Weiss 在1981 年对此做了开创性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Banerjee等( 1994) 则进一步提出了“ 长期互动假说”(long term interaction hypothesis) 和“共同监督假说” (peer monitoring hypothesis),并且认为由于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这种“长期互动”和“共同监督” 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因而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方面更具有信息优势。
在企Berger&Udell(1998)认为企业信誉随时间和市场环境变化所来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业的生命周期中是变动的"杨婷婷(2013)商业银行基于信息不对称将中小企业列为非优质客户。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都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经济后果。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逆向选择是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有可能会隐瞒真实信息,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同时使得对方利益受损的结果。
经过学者专家们的概括,我们也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企业本身,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
(一)企业本身山西日报经济周刊记者杨继红说,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其自身缺陷有关。
连静(2011)认为有以下几方面(1)自有资产不足。
中小企业自有资产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企业运作的流动资产,另一方面是企业固定资产不足,缺少必要的贷款所需的抵押资产;(2)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科学,经营缺乏计划性,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银行贷款所需要的财务帐表管理混乱等,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极大地影响了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
胡朝举(2010)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通过正规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缺乏平等的社会环境,是导致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
耿宏玉(2009)认为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低通过向银行借贷融资比较困难,经营风险高,偿债保证低,银行不愿贷款给高风险的企业。
3(二)金融机构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课题组(2013)得出,银行现有信贷模式不适合中小企业。
银行作为信贷投放的主要机构,从出于控制风险和收益的考量,自然会倾向于经营状况良好、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信度不够高,在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银行本着规避风险、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原则,会充分考虑到贷款的交易和监控成本较高,不愿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放款。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融资的特点是金额不大,需求相对较急,但不动产抵押、审批手续复杂,造成了贷款成本较高,客观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金融结构不合理,存在所有制歧视。
银行需要考虑自身的风险,自身的利润,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更加严格;融资手续繁琐,金融服务产品少。
连静(2013)目前我国各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手续和大企业的贷款手续相同,融资手续繁杂,这就加大了银行对贷款的单位管理成本,使银行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另外,许多银行在不动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环节收费标准高,而且标准不一样,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一些研究证明了在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 比如Strahan and Weston, 1996) ; 其次, 一些对美国80 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银行合并的研究证明, 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或大银行之间的合并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比如Peek and Rosengren, 1996) ; 再次, 在银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中小企业即使能够顺利获得贷款也必须付出较高的代价( Meyer, 1998) 。
(三)政府部门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
连静指出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全社会统一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也缺乏统一管理的权威部门,导致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在法律和权利上的不平等。
资本市场的缺陷。
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尚不健全,还处于发展阶段,不成熟、不完善,从直接融资渠道上来看,主要有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两种方式。
从发行债券融资的情况看,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筹资的要求十分严格,目前只有少数经营状况好、经济效益佳、信誉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能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戴瑛(2013)认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土壤,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陈如斌(2010)再次说明我国的法律执行环境差,地方政府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现象较严,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杨晶(2013)认为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不完善阶段,政府的协调职能没有很好4地发挥,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能力。
第现行的金融体系对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
黄瑞光(2009)以厦门市为例对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缺少抵押担保体系“刘晶(2009)认为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缺少政策支持;缺乏直接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对金融工具缺乏宣传,造成中小企业对金融工具认知度低”。
吴建刚,梁辰希(2013)经过实证研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得出在以下假设下,假设一:劳动力成本将会显著影响企业融资缺口;假设二:财政补贴将会显著影响企业融资缺口;假设三:法规健全性将会显著影响企业融资缺口;假设四:经济案件执行力将会显著影响企业融资缺口;假设五:当地治安环境将会显著影响企业融资缺口。
建立模型:企业融资缺口,截距项,ni = 1Σβi×驱动因素i+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