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
① 比 负得多,循环伏安曲 线如右图(a)所示,两个分离的电 流峰; ② 时,循环伏安曲线如右图(b)所 示,一个宽峰 ③ ④ 时,循环伏安曲线如图(c)所示; 时,循环伏安曲线如图(d)所示,一个高、窄电流峰。
第六节 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的应用
一、初步研究电极体系可能发生的电化学反应 伏安曲线上,每一个电流峰对应一个反应。 阴极电流峰——还原反应
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
第一节 线性电势扫描过程概述
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LSV): 控制电极电势以恒定的速率变化,即连续线性变化,同时测 量通过电极的响应电流。 扫描速率:电极电势的变化率, 测量结果:i-t 或 i-E 曲线表示。 i-E 曲线也叫做伏安曲线。
线性电势扫描法也是暂态法的一种,v对暂态极化曲线的形状 和数值影响较大,只有v足够慢时,才可得到稳态极化曲线。
阳极电流峰——氧化反应
电流峰电势范围——可能发生的 电化学反应。 峰值电势范围与平衡电势差——反 应发生的难易程度。
峰值电势差——可逆程度。
峰值电流——反应进行速度
2(0.65v) 1(0.25v)
气体析出O2(0.8v)
3(0.46v) 4(0.2v)
a) 在0.25V出现一个较低、平的电流峰。
5、影响因素 (1)双电层充电电流的影响
扫描过程中电势总是以恒定的速率变化,双电层充电电流总是存在。
i ic i p
i ic i p
二者的比值为
扫描速度v越大,反应物初始浓度越小, 双电层充电电流在总电流中所占的比例就越高,双电层充 电电流所引起的伏安曲线的误差越大。
(2)溶液欧姆压降iRu的影响
循环伏安曲线规律: ,正向扫描与单扫描
曲线相同。
,回扫的伏安曲线与
Eλ值有关。
Eλ控制在越过峰值Ep足够
远时,回扫伏安曲线形状
受Eλ的影响可被忽略。
循环伏安曲线上的重要参数:
① 阴、阳极峰值电流iPc、iPa及其比值 ② 阴、阳极峰值电势差值 阴极峰值电流iPc: 根据零电流为基准求得。 阳极峰值电流iPa: 根据Eλ之后的阴极电流 衰减曲线为基线。 iPa的基线难以确定时,
四、 异同点
A. 相同点:
0 I p CO 1 2
B. 不同点:
(1) ip不可逆=0.785ip可逆 (α=0.5,n=1)
ip(可逆)>ip(不可逆)
(2)
不可逆
>
可逆
(3) Ep与υ之间的关系: a. 可逆,Ep与υ无关; b. 不可逆,Ep与υ有关。 这两条是判定反应是 否可逆的有效方法。
b) 在0.65V出现一个较高的阳极电流峰。
c) 在0.8V有气体逸出,电流用于析出氧气。
d) 在1.0V时,电势开始换向,开始反向扫描。
e) 在0.46V出现一个小阴极电流峰。
AgO Ag2O
f) 在0.2V出现一个阴极电流峰。 Ag2O Ag
充电过程(正向扫描): Ag —— Ag2O —— AgO 放电过程(逆向扫描) : AgO 0.46v Ag2O —— Ag —— 0.2v
二、电极上有电化学反应发生,且溶液电阻可忽略
总电流由双电层充电流和法拉第电流两部分组成,即
AB: 双电层充电电流 常数; 法拉第电流随时间线性变化; 为
因此,总的电流i也是线性变化
的。 B点电势换向的瞬间,电势值并没有发生变化,法拉第电流 不变,电流突跃是由双电层充电改变方向所引起的。由 可求出双电层电容
0.25v
0.65v
高压平段 “高波电压”
避免电压过高烧坏仪器
加入Cl-,电流峰 AgO—Ag2O 消失
二、判断电极过程的可逆性
单程电势扫描: 峰值电势Ep是否 随扫描速度的变 化而变化—可逆 体系或不可逆体 系。 循环伏安法: 一对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峰值电势差值 。
三、判断电极反应的反应物的来源
↑,∆i跃 ↑,故选择高扫速;
测量Rct时,扫描速率小,突出线性变化的法拉第电流部分。
第三节 浓差极化存在时的单程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
条件: 大幅度运用,浓差极化不可忽略,简单电极反应 只有反应物O存在,没有产物R。 进行阴极方向的单程线性电势扫描,电势关系为
初始电势Ei下没有电化学反应发生
一、可逆体系
1、伏安曲线的数值解
为叙述方便引入变量
CO (0, t ) e t CR (0, t )
整理后得到,积分方程
方程的解就是电流函数i(t),即电流-时间的函数。电势与时间呈 线性关系,可转换成电流-电势的关系曲线。 此方程不能解出精确的解析解,采用数值方式,解出其数值解。 数值解:在许许多多电势下计算出来其相应的电流值,然后将数 值列成表或绘制成曲线。 求解之前,将方程改成无因次形式: 无因次电势函数: 无因次电流函数:
第四节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控制研究电极
的电势以速率v从Ei开始向电势负方向扫描,到时间t=λ(相应电
势为Eλ)时电势改变扫描方向,以相同的速率回扫至起始电势,
然后电势再次换向,反复扫描,即采用的电势控制信号为连续三 角波信号。 循环伏安曲线:记录下的i-E曲线
溶液欧姆压降iRu随电流i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界面电势的改 变速率小于给定的扫描速率,一次峰值电流变得更小,峰值电 势向扫描的方向移动。 真正的界面电势和时间的关系也将偏离线性关系,导致伏安曲 线的误差。 采用超微电解
超微电极上极化电流很小,iRu也小;
超微电极的表面积很小,双电层电容Cd很小,所以ic很小, 即使扫描速率高,也不会因ic而是伏安曲线偏差大。 超微电极适用于快扫伏安法,扫描速率可达106v/s。
一、线性电势扫描过程中的响应电流的特点
线性扫描电势过程中的响应电流为:
,电极电势改变引起的双电层充电电流。
始终存在,不为零。
,双电层电容改变引起的双电层充电电流。
电极表面发生活性物质吸附时,双电层电容变化,出现吸脱附峰。
电极表面不存在活性物质吸附时,双电层电容不变,可忽略。
小幅度扫描时,电极表面不存在活性吸附物质, 忽略,由于扫描速度
二、完全不可逆体系 1、伏安曲线的数值解
完全不可逆单步骤单电子的简单电极反应 学极化浓差极化同时存在,Nernst方程不再适用。 ,电化
电 势 坐 标 无因次电势函数: 无因次电流函数: 电流坐标
峰值电流:
2、峰值电流和峰值电势
峰值电势:
峰值电流:
3、不可逆电极体系伏安曲线的特点
(1) ip正比于 ,由斜率可求α。
二、 线性扫描的三种形式
A. 单程线性电势扫描 B. 三角波扫描
φ
φ
t
t
C. 连续三角波扫描
φ
t
三、 主要研究内容
1、 小幅度应用—电极电势幅度在10mV以内
测量电化学测量:Rct、Cd。
2、 大幅度应用
A. 定量分析; B. 判断反应的可逆性; C. 反应机理; D. 研究吸附现象;
E. 工艺应用。
无因次积分方程 电 势 坐 标
无因次电势函数: 在数值解中转换为:无因次电来自函数:在数值解中转换为:
电 流 坐 标
2、峰值电流和峰值电势
峰值电势:
峰值电流:
如果实验测得的伏安曲线上电流峰较宽,峰值电位Ep就难以准确测定 所以常测定半峰电位Ep/2 ,即相应于峰高的一半电流(i=ip/2)时的电位
I Ip
Ip 2
p 1 p
2 2
φ
3、可逆电极体系伏安曲线的特点
(1) Ep、Ep/2 和 Ep-Ep/2 均与电位扫描速度υ和本体浓度c0无 关,是一定值。
(2) E1/2基本在两者的中点。
(3) ip正比于
1 2 * CO ,已知D0可求n。
* (4) i p CO ,用于反应物浓度分析。
峰后:
② 随i增加,反应物浓 度下降,生成物浓度 增加,使 if 下降。
反应物流量下降 起主导作用,随 着时间的延长,δ 增大,扩散流量 下降,故电流下 降。
t
过电位变化起主导作用,电极 反应速率随所加电势的增加而 变大
2. 扫描速度对响应曲线的影响 扫描速度不同,峰值电流不同。
i υ
φ(t)
v对暂态极化曲线的形状和数值影响较大
(5)
ip v
1
2
扫描速度越快,
流过电极的ip就越大。
4、超微电极
超微电极的电势扫描响应电流也由线性扩散电流和稳态电流 两部分组成。 扫描速度v很快 扩散层厚度薄,响应电流中线性扩 散电流为主, 伏安曲线类似于宏观电极的性质。 扫描速度v很慢 扩散层厚度大,响应电流中于扫描速率无关 的稳态电流占据主导地位 伏安曲线表现出S形的稳态或准稳态形式。
① 小幅度三角波电势扫描法测量Cd时,适用于各种电极,平
板电极和多孔电极。
② 测量双电层微分电容式时,可以有电化学反应发生。 控制电势、电流阶跃法,都要求理想化电极,没有电化学反 应发生。 ③ 溶液电阻越小越好,最好能被补偿。 ④ 测量Cd时,扫描速率大,小幅度,频率较高;
Cd i跃 ,υ 2
单程电势扫描过程中,电流的线性变化值
拉第电流的变化值 ,所以传荷电阻Rct
,是法
注意:求算传荷电阻Rct时,要尽量减小扫描速率,以突出线 性变化的法拉第电流部分。 例:
三、电极上有电化学反应发生,且溶液电阻不可忽略
Ru较小时,此方法误差较小;
Ru较大时,这样近似计算误差大。
四、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可
恒定,所以双电层充电电流恒定不
变。
电化学反应电流 if 与过电势有关,在某电势范围内有反应发生,具有响应的反应 1 电流。
if v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