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1)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1)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1)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融资难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即便是在金融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虽然其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比较齐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据英国小企业联盟200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只有46%的小企业对“银行支持“感到满意,35%的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可得性“感到满意,而对“信贷成本“表示满意的小企业只有13%,对利率满意的小企业只有7%;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明显劣于大型企业是不言而喻的。

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是:(一)交易成本高。

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这使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因为银行信贷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贷款规模大,单位交易成本越小。

(二)信息不对称。

面对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而使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即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的需求。

实证研究表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到的信贷配给的影响更大,其原因是(1)由于中小企业在交易成本方面的劣势;(2)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声誉较低,其管理风格及行为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中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相对更严重。

中小企业在证券市场的融资同样面临着上述配给问题。

(三)中小企业在信贷筛选中一般也处于不利地位。

当银行面临逆向选择问题时,一种主动的策略就是提出某种非价格条件,即通过某种机制诱使贷款申请人提供抵押或担保。

中小企业在贷款中所面临的抵押要求更严格。

同时,受地理位置、资产专用性程度、处置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很大情况下中小企业在清算时其价值损失相对较大,只有通过更高的抵押要求才能补偿潜在的损失。

(四)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

中小企业经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退出市场的概率较高,客观上增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23.7%的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由于经营失败、倒闭和其他原因,有近52.7%的小企业在4年内退出市场。

二、有关国家和地区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制度和政策比较资金匮乏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此,许多发达国家采取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政府非盈利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二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及投资;三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其中政府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纽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既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融资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又可以通过担保或监督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一)有关国家和地区政府的支持举措1、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联邦政府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帮助小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大多数发达国家除专设主管政府部门外还设有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如日本政府在战后相继成立了三家由其直接控制和出资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专门向缺乏资金但有市场、有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融资,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德国的中小企业银行主要有合作银行、储蓄银行和国民银行等,根据有关法规,年营业额在1亿马克以下的企业,可得到总投资60%的低息贷款,德国政府本身还对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对等基金“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2、建立和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商业性融资。

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虽然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但最主要的形式还是提供担保支持,信用保证制度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帮助就是担保贷款;日本官方设立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民间设有52个信贷担保公司,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全国性的“信贷担保协会“,他们共同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服务。

3、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以促进高新技术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政府的作用表现为对中小企业需要的管理制度和市场机会的支持。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创业投资是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

美国官方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民间的风险投资公司是中小企业筹资的重要来源之一。

目前美国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达300余家,民间的风险投资公司有600余家,他们一方面为那些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和无担保或担保不充分的贷款,以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另一方则对勇于进行创新投资的中小企业投入资金以获取高额回报。

英国则成立了由100多家从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小型金融公司组成的专设“风险资本协会“(BVCA),为高科技“风险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

4、鼓励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促进筹资来源的多元化。

中小企业规模小,其股票难以到一般的股票交易市场上与众多的大企业竞争。

为解决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一些国家探索开辟“第二板块“,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

如美国的NASDAQ市场,其最具成长性的公司中有90%以上在该市场上市。

直接融资渠道的开辟与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筹资来源的多元化。

(二)有关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简介1、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设立了多种多样的组织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服务。

美国政府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贷款数量很少,政府主要通过中小企业管理局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

(1)商业银行贷款与金融协助(融资担保)。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的主要任务是以担保方式促使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具体做法有:一是一般担保贷款。

SBA对7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总贷款额75%的担保。

对10万美元的贷款提供80%的担保,贷款偿还期最长可达25年。

二是少数民族和妇女所办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

SBA对他们可提供25万美元以下的90%额度比重的担保。

三是少量的“快速车道“贷款担保。

对中小企业急需的少数“快速“贷款提供50%额度比重的担保。

四是出口及国际贸易企业的贷款担保。

做法与一般担保基本相同。

(2)向中小企业投资即政府风险资本。

中小企业管理局通过1958年建立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向中小企业提供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风险投资。

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可从联邦政府获得优惠的贷款支持,其融资方式可以是低息贷款,也可以购买和担保购买该公司的证券,投资方向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

(3)政府资助。

一是由中小企业管理局向那些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直接贷款,但数量有限;二是中小企业管理局向受自然灾害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自然灾害贷款;三是向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进行资助。

(4)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美国“二板市场“即NASDAQ股票市场为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规模资本,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通过二板市场融资而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顶级公司和一流企业。

2、德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与担保德国政府制定了一揽子计划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强调首先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

政府的融资支持包括:(1)融资担保。

1954年,西德各州建立了以行会为基础的担保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联邦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以低息长期责任贷款的方式对担保银行进行扶持,用以冲销部分担保损失。

(2)直接贷款扶持。

在特殊情况下,政策性银行向企业往来银行提供贷款,然后由担保银行向企业再贷款。

(3)投资入股。

政策性银行还可以参与私人股份制公司进行股本投资。

(4)备用融资担保制。

3、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日本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是世界上较早也是较全面的国家,为保障中小企业融资,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政府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符合产业政策的政策性贷款。

(2)政府出资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日本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援助以政府设立的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主,专门设立了3个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以较之民间金融机构有利的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

(3)允许企业自行组建合作型的金融机构。

为了鼓励和规范中小企业组建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以满足他们融通资金的需要,日本制定了《信用金库法》等法律,将信用金库的会员主要限定为中小企业或者个人,主要为其会员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日本的企业共济制度也具有互助合作的性质。

中小企业组建的这些互助合作型的金融机构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建立信用保证协会制度。

为了消除因不能提供担保而给中小企业融资造成的障碍,日本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信用保证协会制度,信用保证协会可以为中小企业取得贷款充当担保人。

信用保证协会制度对中小企业的顺利融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

日本由政府出资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其业务一是办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二是为信用保险协会提供一定的贷款。

(6)风险资本。

日本的风险基金很发达,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开始实施中小企业现代化政策,进一步提出了中小企业要实现知识密集化、高技术化的政策,同时鼓励政府金融机构向新兴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投资“。

目前,日本“风险企业“已达2万多家。

(7)普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

随着资金的宽松,银行竞争的加强,70年代后,除了地方银行和专门性的金融机构如互助银行、信用金库外,都市银行开始向中小企业开展业务,到90年代初期,向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已占其贷款总额的50%以上。

4、加拿大中小企业融资体系(1)直接融资。

以创业者和“天使基金“等个人为主体的股权投资,以互助基金和银行等机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通过证券交易所和购并市场获得的股权资本等,都是加拿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形式。

据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统计资料,9.6万会员企业的股权资本中拥有业主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企业户数分别占56%、5%、4%,另外,到2000年有3000户左右的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股本。

(2)间接融资。

加拿大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来源和渠道主要有:开发银行、出口发展公司等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加拿大皇家银行等八大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1500多家分布在各地的中小金融机构和社区金融机构。

据加拿大银行家协会统计,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总额的50%来自银行,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总额中八大商业银行提供的中小企业贷款占80%。

(3)政策担保。

加拿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最具特色,由三部分组成:一是1961年经议会批准由联邦工业部组成实施的全国性、政策性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目的是帮助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贷款,保证银行在不能收回贷款时得到适当补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