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习题答案机床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第一章1.答:低压电器是机床控制线路的基本组成元件。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开关电器,主令电器,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变压器,直流稳压电源。
常用的低压电器有:刀开关,组合开关,低压断路器,按制按钮,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脚踏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电磁式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速度继电器,控制变压器,直流稳压电源。
2.答:低压断路器俗称为自动空气开关,是将控制和保护的功能合为一体的电器。
它常作为不频繁接通和断开电路的总电源开关或部分电路的电源开关,当发生过载、短路或欠电压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有效地保护串接在它后面的电气设备,并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更换零部件。
因此,低压断路器在数控机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
3.答:虽然继电器与接触器都是用来自动接通或断开电路,但是它们仍有很多不同之处。
继电器可以对各种电量或非电量的变化作出反应,而接触器只有在一定的电压信号下动作;继电器用于切换小电流的控制电路,而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地接通或分断带有负载的主电路(如电动机)的自动控制电器。
因此继电器触点容量较小(不大于5A)。
在控制功率较小时(不大于5A)可用中间继电器来代替接触器起动电动机。
4.答:热继电器由于其热惯性,当电路短路时不能立即动作切断电路,不能用作短路保护,熔断器不具备热惯性所以只能作电动机的短路保护而不能作长期过载保护;另外,热继电器与熔断器的额定电流选择不同,因此,热继电器只能作为过载保护,熔断器只能作为短路保护。
5.答:短路保护:瞬时大电流保护,最常用的是利用熔断器进行短路保护。
过电流保护:当电流超过其整定值时才动作,整定范围通常为1.1--4倍额定电流。
最常用的是利用过电流继电器进行过电流保护。
长期过载保护:电动机在实际运行中,短时过载是允许的,但如果长期过载或断相运行都可能使电动机的电流超过其额定值,引起电动机发热。
绕组温升超过额定温升,将损坏绕组的绝缘,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烧毁电动机绕组,因此必须采取过载保护措施。
最常用的是利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
6.答:当电动机正在运行时,如果电源电压因某种原因消失,那么在电源电压恢复时,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电动机就将自行起动,这就可能造成生产设备的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事故。
对电网来说,许多电动机同时自行起动会引起太大的过电流及电压降。
防止电压恢复时电动机自行起动的保护叫零压保护。
在电动机运转时,电源电压过分地降低会引起电动机转速下降甚至停转。
同时,在负载转矩一定时,电流就会增加。
此外由于电压的降低将会引起一些电器的释放,造成控制电路不正常工作,可能产生事故。
因此需要在电压下降到最小允许电压值时将电动机电源切除,这就叫欠电压保护。
.答:如图所示长动控制线路。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接通7吸合,主电路接时,接触器KMQS电源开关,按下起动按钮SB2两端的接触起动运行。
同时并联在起动按钮SB2通,电动机M控制电路也不会SB2,器辅助常开触点也闭合,故即使松开按钮线圈断KM断电,电动机仍能继续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SBl时,电,接触器所有触点断开,切断主电路,电动机停转。
这种依靠接触器自身的辅助触点来使其线圈保持通电的现象称为自锁或自保。
主轴的正转反两个方向的运动,例如机床工作台的前进与后退,许多生产机械需要正、只需将接至交流电动机的与反转,起重机吊钩的上升与下降等,要求电动机可以正、反转。
控制。
必须指KM2三相电源进线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实现反转。
这可由两个接触器KM1、因此在正转接KM2和的主触点决不允许同时接通,否则将造成电源短路的事故。
出的是KM1也不通电时,KM2不允许反转接触器的线圈通电。
同样在线圈KM2通电时,触器的线圈KM1 KM1通电,这就是互锁保护。
允许线圈 8.精品文档.精品文档L1L2L3FU1FRSBKMSB1KMSBSB2FR1SAKM1M19.L3L1L1L2L3L2FU2FU1SB1FR2FR1KM1SB7SB5SB3KAKASB6KM2KAFR1SB4SB2KM1KM2FR2KAKM2KM1M2M1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零电压与.答:10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保护等。
欠电压保护以及弱磁常用的短路保护元件有熔断器和断路器。
常用的过载保护元件有热继电器(或断路器)过电流保护元件是过电流继电器。
器继电压电件的常用零电压与欠电压保护元是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二章典型普通机床电器控制线路的分析.答:首先详细阅读了设备说明书,了解了电气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电动机和1电器元件的分布状况及控制要求等内容后,便可以阅读分析电气原理图了。
(1)分析主电路从主电路人手,根据每台电动机和执行电器的控制要求去分析它们的控制内容。
控制内容包括起动、转向控制、调速和制动等。
(2)分析控制电路根据主电路中各电动机和执行电器的控制要求,逐一找出控制电路中的控制环节,利用前面学过的典型控制环节的知识,按功能不同将控制线路“化整为零”来进行分析。
(3)分析辅助电路辅助电路包括电源指示、各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显示、参数测定、照明和故障报警等部分,它们大多由控制电路中的元器件来控制的,所以在分析辅助电路时,要对照控制电路进行分析。
(4)分析联锁及保护环节机床对于安全性及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为实现这些要求,除了合理地选择拖动和控制方案外,在控制线路中还设置了一系列电气保护和必要的电气联锁。
(5)总体检查经过“化整为零”,逐步分析了每一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后,还必须用“集零为整”的方法,检查整个控制线路,以免遗漏。
特别要从整体角度去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清晰地理解作过程及主要参数。
原理图中每一个电器元件的作用、工2.答:按下反向起动按钮SB4→KM3线圈通电→KM3主触点闭合→短接限流电阻R,另有一个常开辅助触点KM3(5—15,此号表示触点两端的线号)闭合→KA线圈通电→KA常开触点(5—10)闭合→KM3线圈自锁保持通电→把电阻R切除,同时KA线圈也保持通电。
另一方面,当SB4尚未松开时,由于KA的另一常开触点(12-13)已闭合→KM2线圈通电→KM2主触点闭合→KA的另一常开触点(5-10)也闭合(自锁) →主电动机M1全压反向起动运行。
这样,当松开SB4后,由于KA的二个常开触点闭合,其中KA(5—10)闭合使KM3线圈继续通电,也使KM2线圈继续通电,故可形成自锁通路。
3.答:假设原来主电动机M1反转运行,则KS-2(11—6)闭合,而反向常开触点KS-1(13--11)依然断开。
当按下正向总停按钮SB1(4-5)后,原来通电的KM2、KM3、KT和KA就随即断电,它们的所有触点均被释放而复位。
然而当SB1松开后,正转接触器KM1立即通电,电流通路是:4(线号) →SB1常闭触点(4—5) →KA常闭触点(5—11) ---KS反向常开触点KS→2(11—6) →KM2常闭触点(6—7) →KM1线圈(3—8) →FR1常闭触点(8—3) →3(线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号)。
这样,主电动机M1就串联电阻R进行反接制动,反向速度很快降下来,当速度降到很低时(n≤100r/min),KS的反向常开触点KS-2(11—6)断开复位,从而切断了上述电流通路。
至此,反向反接制动就结束了。
4.答:为适应加工的需要,主轴转速与进给速度应有较宽的调节范围。
X62W铣床是采用机械变速的方法,改变变速箱传动比来实现的。
为保证变速时齿轮易于啮合,减小齿轮端面的冲击,要求变速时有电动机冲动(短时转动)控制。
铣床的变速既可以在停车时进行,也可以在运行时进行,在上变速操作中,就在将手柄拉到第二道槽或从第二道槽推回原位的瞬间,通过变速手柄联接的凸轮,将压下弹簧杆一次,而弹簧杆将碰撞主轴变速冲动开关SQ7(3—7、3—8)使其动作,即SQ7-2分断,SQ7-1闭合,接触器KM2线圈短时通电,电动机M1串入电阻R低速冲动一次。
这样,若原来主轴旋转着,当将变速手柄拉到第二道槽时,主电动M1被反接制动速度迅速下降。
当选好速度,将手柄推回原位时,冲动开关又动作一次,主电动机M1低速反转,有利于变速后的齿轮啮合。
由此可见,可进行不停车直接变速。
若原来处于停车状态,则不难想到,在主轴变速操作中SQ7第一次动作时,M1反转一下,SQ7第二次动作时,M1又反转一下,故也可停车变速。
当然,若要求主轴在新的速度下运行,则需重新起动主电动机。
5.答:在使用圆工作台时,工作台纵向及十字操作手柄都应置于中间停止位置,且要将圆工作台转换开关SA1置于圆工作台“接通”位置。
当按下主轴起动按钮SB1或SB2,主电动机M1便起动,而进给电动机M2也因KM4线圈的通电而旋转,由于圆工作台的机械传动链已接上,故也跟着旋转。
这时,KM4的通电电流通路为:13(线号)→SQ6-2(13—14)→SQ4-2(14—15)→SQ3-2(15—16)→SQ1-2(16—22)→SQ2-2(22—21)→SA1-2(21—17)→KM5常闭互锁触点(17—19)→KM4线圈(19—20)→20(线号)显见,此时电动机M2正转并带动圆工作台单向旋转。
由于圆工作台的控制电路中串联了SQ1~SQ4的常闭触点,所以扳动工作台任一方向的进给手柄,都将使圆工作台停止转动,这就起到圆工作台转动与普通工作台三个方向移动的联锁保护。
6.答:此时SA1置于使用普通工作台位置,十字手柄必须置于中间零位。
若要工作台向左进给,则将纵向操纵手柄扳向左,使得SQ2受压,KM5线圈通电,M2反转,工作台向左进给。
KM5的电流通路为:13(线号)→SQ6-2(13—14)→SQ4-2(14—15)→SQ3-2(15—16)→SA1-1(16—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8)→SQ2-1(18—23)→KM4常闭互锁触点(23—24)→KM5线圈(24—20)→20(线号)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三章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1.答: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最大限度满足机床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应力求简单、经济和实用,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性能指标。
3)妥善处理机械与电气的关系。
很多生产机械是采用机电结合控制方式来实现控制要求的,要从工艺要求、制造成本、机械电气结构的复杂性和使用维护等方面协调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4)把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首位,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5)合理地选用电器元件。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包含原理设计与工艺设计两个部分。
2.答:确定电力拖动方案的原则如下:电力拖动方案选择是电气设计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各部分设计内容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首先根据机床工艺要求及结构确定电动机的数量,然后根据机床运动机构要求的调速范围来选择调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