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创设宽松-愉悦的化学课堂

如何创设宽松-愉悦的化学课堂

如何创设宽松\愉悦的化学课堂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

我作为一名从教20余年的化学教师,也一直不断地在探讨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我认为:
一、创设充满爱的课堂,让学生思维飞扬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所以要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首先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

我认为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

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学生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

在探究学习“空气”这一课题的课堂上,教师讲解空气组成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探索的艰辛及伟大成果,然后带领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的痕迹进行模仿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按授课内容这节课应该说可以结束了,但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在这节课的末尾,我充满希望地鼓励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空气的组成,分小组讨论,看哪组的方案合理,课后可以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

这个鼓励使学生们谁也不服输,都想把自己的方案作为实验的指挥棒,因而积极性非常高,小组讨论激烈,创新能力及时体现了出来。

通过尝试实践获取新知,既生动活泼,学有兴趣,又掌握牢固,培养了学生的尝试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创设充满乐趣的化学课堂,让学生体验快乐
九年级化学本身丰富多彩,联系实际的探究实验也很多,而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化学课应该尽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

因此,我们不能把化学课的化学实验变成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机械教育,也不能把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化学课堂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

在化学课上,我每次都尽量创设情景,设置悬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而且更让学生从实验探究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若没有学生的探究实验,我就把要学习的化学新知识以一个谜语的形式呈现、或与历史典故联系在一起、或与日常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创设一个充满新奇、刺激、探究欲望的教学氛围,并
辅以电化、图片等其他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设贴近实际的知识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按国家课程标准编订的新教材(人教版)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化学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为了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问题与化学知识,我很注意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化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时我先让学生看此单元的封面,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好美呀!好清凉呀!好清新呀!学生陶醉的表情不言而喻,老师及时发问“若此水被污染了呢?你又是什么感觉?”学生脸色突变!老师很自然地就引入本单元新课,而且还让学生受到了一次品德教育。

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提高了学生用化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真正让新课
改下的化学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十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