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读书思考笔记第一幕第一场这段文字显示出了士兵军官的胆小,粗鲁与迷信。
军官对鬼魂命令的语气让我很是气愤。
难道是军官就可以管得了任何人吗,况且管的还不是人。
鬼魂凭什么听你的呢。
可以从霍拉旭的叙述中看出福德布拉斯的儿子是多么的小心眼,没有一点骑士精神。
而从士兵及军官的反应中还会看出,哈姆莱特逝去的父亲,是个受人民爱戴的好国王。
第二场这段文字我强烈感受到新国王的虚伪丑陋的嘴脸,把殡葬的挽歌和婚礼的笙歌同时奏响,这是多么愚蠢可笑的行为。
王后的虚假,丈夫死了,她自己不悲伤就算了,还埋怨哈姆莱特这么抑郁。
深深替哈姆莱特感到同情与难过。
没有人理解他,甚至题逝去的父亲伤心都得不到许可。
最后一部分也显示了哈姆莱特的谨慎小心。
第三场雷欧提斯对妹妹奥菲利亚的关心爱护,生怕妹妹被哈姆莱特伤了心,被哈姆莱特欺骗,所以不让妹妹轻信哈姆莱特的情话。
也能看出社会背景很残酷,王子不可能自由恋爱。
即使现在也是如此。
波罗涅斯对儿子和女儿的关心与在乎。
很有用的几句话:1、对自己忠诚。
2、避免争吵,但是一旦争吵。
就让对方知道自己不是好欺负的。
3、购买富丽而不浮艳的服装,因为服装可以表现人格。
4、倾听每个人的意见,但只对少数人发表自己的观点。
接受每个人的批评,但保留自己的判断。
5、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掴在自己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自己的交情。
6、女孩子要抬高身价,不要让人家以为自己是可以随便招呼的。
7、女孩子不要轻信男人的盟誓。
第四场哈姆莱特对酗酒纵乐这一风俗的厌恶。
通过他对鬼魂的态度看出他很有教养。
其他人不让他跟鬼魂走的行为,显示了他们对王子的担忧。
也对比出哈姆莱特的勇敢自信。
第五场每个人都可能表里不一。
看似仁慈可亲的叔父会是杀父仇人,外表贞洁如同天使的母后会背叛父王。
别说哈姆莱特,即使我也是很气愤的。
叔父被功勋利益蒙蔽了双眼,连自己的亲人都要残忍的杀害。
哈姆莱特承担起了替父报仇,拯救丹麦的重任。
可见父王十分信任他。
哈姆莱特虽然有些无奈,但已经做好了准备,去重整乾坤。
显示了他的王子气概。
第二幕第一场波罗涅斯真是聪明,让仆人用谎话来引出别人的真话,以此了解儿子的行动。
看得出波罗涅斯的心眼很多,但也是个关心子女的好父亲。
对奥菲利亚与哈姆莱特的事情很镇定,也明白了哈姆莱特或许是真的爱上了自己的女儿。
奥菲利亚叙述哈姆莱特的神态动作十分传神。
例如“一眨不眨的瞧着我的脸,好像要把它临摹下来似的”“于是他发出一声非常惨痛而深长的叹息,好像他的整个的胸部都要爆裂,他的生命就在这一声叹息中间完毕似的”。
十分形象贴切,富有想象力。
第二场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宫廷皇室中都要留个心眼,人人都对你下计,即使是你的叔叔,你的母亲。
哈姆莱特承受的压力很大,很苦恼很压抑。
非常想给父亲报仇,却不得不压抑住自己的愤怒,只能像怨妇一样在没有人的时候自言自语的骂几句。
他把丹麦比作牢狱,看出他过得有多么痛苦,而且连一起长大的朋友都无法理解他,认为他是因为有野心才会觉得丹麦是牢狱,他嘲笑波罗涅斯,嘲笑他的虚伪谄媚,用很有内涵的话讽刺波罗涅斯。
从哈姆莱特关于戏班的主意,看出他是很有智慧计谋的。
最后一段充分表达哈姆莱特愤懑的感情。
“嗨,我真是个蠢才!我的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复仇,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女人似的,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在我已经是了不得的了!呸!呸!活动起来吧,我的脑筋!”“我所看见的幽灵也许是魔鬼的化身,借着一个美好的形状出现,魔鬼式有着一种本领的;对于柔弱忧郁的灵魂,他最容易发挥他的力量;也许他看准了我的柔弱和忧郁,才来向我作崇,要把我引诱到沉沦的路上。
”没有片面说自己痛苦说自己愤怒,却非常充分激昂的表现出哈姆莱特的愤怒还有内疚,对自己的不满。
他准备像叔父开战,打一场心机战了。
第三幕第一场国王说请吉尔登斯吞和罗森克兰兹把哈姆莱特的心思转移到娱乐上面,让他沉沦,变得像浪荡的富家子弟一样,可见他的心像皮洛斯一样阴森恐怖。
“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
难堪的重负啊!”非常巧妙的衬托出国王的罪孽之深,也说明国王还有点良知,良心会受到谴责。
哈姆莱特与奥菲利亚的对白让我感到心痛和愤怒,如果不是因为叔父和母后的事情,哈姆莱特还会像以前那样深爱着奥菲利亚,还具有王子的高贵理智,可现在他不再相信爱情相信婚姻,认为一切都是虚假的,女人涂满胭脂的美丽面庞下面都是一个娼妇,都是叔父和母后导致高贵的他这样陨落了!我猜想奥菲利亚其实也爱着哈姆莱特的,只是她自己不知道,从她的语句中可以看出她的心痛悲伤。
国王因为哈姆莱特的反应感到恐慌,害怕他发现自己的罪孽,才想把他送到遥远的英国。
我可以感受到哈姆莱特的内心有多么的劳累痛苦,积压了多少悲伤。
第二场哈姆莱特成功的刺激到了国王,也刺激到了母后。
可母后和国王还好意思生气发脾气,他们不想想自己干了什么事情,身正不怕影子斜,为何演到往耳中灌毒的场景国王会慌张愤怒起来是有原因的。
同时也感觉哈姆莱特装疯卖傻的很可爱,很幽默。
“嗨,让那中箭的母鹿掉泪,没有伤的公鹿自去游玩;有的人失眠,有的人酣睡,世界就是这样循环轮转。
”哈姆莱特看透了世事,也受够了背叛和虚伪了。
借一支笛子,讽刺吉尔登斯吞的虚伪欺骗,揭穿了他玩弄自己的心思,巧妙的方法,让人大为称快。
“现在是一夜之中最阴森的时候,鬼魂都在此刻从坟墓里出来,地狱也要向人世吐放疠气;现在我可以痛饮热腾腾的鲜血,干那白昼所不敢正视的残忍行为。
”只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心里的想象描写,就强烈的写出了哈姆莱特准备大干一场的激动愤怒,终于可以发泄自己的内心,终于可以去报仇了。
而下文不要让尼禄的灵魂潜入自己的胸怀,体现哈姆莱特还是爱自己的母后的。
他依然很矛盾很痛苦。
第三场很长一段国王的独白,显示出国王也很后悔自己杀害亲兄弟的罪行,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手上已经沾满了鲜血,他想祈祷,请求上帝宽恕,可是似乎不管用,他痛苦,请求天使的救赎,洗涤自己肮脏的灵魂,但始终被贪欲占有着,不愿放弃荣华富贵。
哈姆莱特看到国王这个样子,认为现在杀了他就太便宜他了,决定找个更残酷的机会去杀了国王,这个样子的哈姆莱特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他变得像魔鬼一样残忍,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第四场母后被哈姆莱特的话深深触动到了,别伤到了,清清楚楚的看见了自己丑恶不堪的灵魂,她感到羞耻痛苦却无能为力,已经沦陷了进去,在拔出来谈何容易?波罗涅斯被哈姆莱特刺死纯属活该,母子之间的谈话还要偷听。
哈姆莱特对母后的话像重锤一样,把那些肮脏的五点一个一个指给母后看,不知道母后到底是站在哈姆莱特这边的还是国王那边的,如果母后把哈姆莱特的心思告诉了国王,那哈姆莱特会不会很危险。
第四幕第一场“疯狂地像彼此争强斗胜的天风和海浪一样”这比喻十分有想象力也很新奇,值得运用。
国王说“这一件流血的暴行应当由谁负责呢?我们是不能辞其咎的,因为我们早该防患未然,把这个发疯的孩子关禁起来,不让他到处乱走;可是我们太爱他了,以至于不愿想一个适当的方案,正像一个害着恶疮的人,因为不让他出毒的缘故,弄到毒气攻心,无法救治一样。
”真是虚伪,竟然好意思说很爱哈姆莱特,爱他为何还要杀害他的父王?为何还要和他的母后成婚?伤他最终的就是国王自己。
国王的话让人感到愤怒可笑。
第二场海绵的比喻十分生动幽默,狠狠的讽刺嘲笑了罗森克兰兹一番。
总结这复仇的火焰源起于国王的阴谋。
克劳狄斯国王为了争夺先王的王位、王冠与王后,竟不念手足之情将毒药倒入先王的耳腔,谋杀了先王,得到了一切。
国王所编的谎言使鬼魂迟迟不能消散。
于是,哈姆莱特王子决定替父报仇,安息游荡人间的鬼魂,因为他多次错过机会,最后虽然杀死了国王,却也死在了同样是替父报酬的雷欧提斯的剑下。
爱情的忠诚与背叛或许是复仇的另一大因素。
哈姆莱特也曾想大声唤醒这个背叛了父亲的王后,让王后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错。
在击剑中,她代饮毒酒而死去。
王子虽然在复仇的时候曾让奥菲莉娅万般伤心,然而,在心上人即将下葬的时候,他也曾止控不住心中的悲伤,伤痛不已。
即使是复仇的不得已也不能掩盖王子对奥菲莉娅的忠诚、纯洁的爱!从罗森克兰兹与吉尔登斯吞反复无常的探密与告密中,足以见证这两位从小与哈姆莱特王子一起长大的朋友是如何利用他们与王子之间的交情来换取国王与王后的嘉奖,或是加封爵位,或是赏赐珍宝,而得到的一切有一份真诚的友谊中的信任重要吗?霍拉旭虽是个军官,但却在哈姆莱特将要面对未知的危险,对话鬼魂的时候不撇下王子一个人逃走,而是尽自己的力量拉住王子。
复仇时他始终没有违背对哈姆莱特王子许下的诺言,只字不提所看到的一切。
在哈姆莱特临终之前,他也曾想喝下剩下的毒药,与王子共长眠……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间虽是军臣间的忠心耿耿,但更多的是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心中的那堵友谊之墙!波洛涅斯有一对拥有高尚美德的儿女,然而他自己竟是如此得虚伪,为讨国王、王后的欢心,他不惜出卖女儿的珍贵爱情,他在国王、王后与王子之间油腔滑调,故做媚姿,最后因偷听王子与王后的对话,惨死在哈姆莱特王子的剑下。
他的爱管闲事与虚伪不也折射出人性丑恶的一面吗?哈姆莱特不是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相当冲动的,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波罗涅斯时,然而或许正是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的弱点的表现,让我们打心底里接受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在自己身上看到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