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Na 23 K 39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或病毒的蛋白质均由核糖体合成B.某些蛋白质和RNA可以通过核孔C.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上取决于核酸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D.煮沸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以及核酸中的氢键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探究唾液淀粉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实验温度提高10℃,则XY段会整体上移B.XY段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最可能是受淀粉浓度的限制C.唾液淀粉酶可以为该酶促反应提供能量D.该实验应在溶液pH为1.8的条件下进行,pH属于无关变量3.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一个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后繁殖3代,子代T2噬菌体中含35S的约占1/4C.遗传信息指的是DNA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其中DNA中的一个片段就是一个基因D.真核细胞中DNA分布和复制的部位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4.图甲中a处表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处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
将两个微电极置于图甲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在图甲中的e处给予刺激,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肌细胞快速吸收Na+C.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正常情况下会持续发挥作用5.下图1为一家庭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图2表示两条性染色体的三个区段。
不考虑基因突变,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该遗传病可能是红绿色盲,且致病基因位于图2中的C段B.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2中的A段C.若该遗传病是白化病,则图1中Ⅲ—2和Ⅲ—4是该病携带者的概率相同D.若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图2中的B段,则人群中不患该病的人的基因型有5种6.下列关于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引进外来物种可以提高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且不会威胁本地原有的物种B.农田除草可以降低作物和杂草间的竞争,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遭遇大火后的森林会发生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的物种丰富度先增加后减少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7.研究发现生物丁醇有望替代汽油。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丁醇属于新能源B.生物丁醇和汽油均属于一次能源C.生物丁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气体D.汽油属于化石能源,生物丁醇属于可再生能源8.JECFA曾在报告中指出赤霉烯酮(ZEN)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高粱等谷物中,ZEN 的结构与动物的雌性激素雌二醇的结构相似,雄性动物摄入ZEN后易“娘化”。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ZEN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雌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C.ZEN与雌二醇互为同系物D.ZEN与雌二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 g N2H4与足量O2反应,完全转化为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B.0.224 L由氖气与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0.1N AC.含0.4 mol 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Cu充分反应,生成Cu2+的数目为0.1N AD.0.1 mol MnO2与含0.4 mol HC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l2的数目为0.1N A 10.一种烷烃催化转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H+向左侧迁移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6-2e-C2H4+2H+D.每消耗0.1 mol C2H6,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2.8 L(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甲、乙、丙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N、P是上述某种元素对应的单质,甲(X2Y)在常温下为液态,乙和丙的焰色反应的焰色均为黄色,向丙中滴入盐酸,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盐酸,沉淀消失。
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Z>W>YB.X与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产生NC.Y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均不止一种D.常温下,P不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13.已知:常温下,H2S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1.3×10-7、K a2=7.1×10-13,MnS、CuS的K sp分别为1.7×10-15、8.5×10-45,pM=-lgc(M2+)(M=Mn、Cu、Zn),pS=-lgc(S2-),三种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曲线b表示Zn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a表示MnSB.K sp(ZnS)=10-23.8C .将浓度均为0.001 mol ·L -1的MnSO 4溶液和H 2S 溶液等体积混合,有沉淀产生D .含MnS 和CuS 的悬浊液中:c (Mn 2+) :c (Cu 2+)=2.0×1029 :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3892U 经过若干次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为20682P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β射线的强B .α射线的电离能力比β射线的弱C .23892U 的比结合能比20682Pb 的比结合能大D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15.如图所示,用超导材料制成的质量为m 的圆环,半径为R ,用绝缘细线竖直悬挂,圆环内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 ,ab 为圆环的水平直径,直径ab 下方(包括ab )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细线的拉力恰好为零,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A .方向水平向外,大小为2mg IR B .方向水平向外,大小为mg IRπ C .方向水平向里,大小为2mg IR D .方向水平向里,大小为mg IR π 16.2020年8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55颗北斗卫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主力卫星是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 ),绕行周期约为12小时,而第55颗北斗卫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 )。
认为GEO 卫星与MEO 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大的GEO 卫星的轨道半径比质量小的GEO 卫星的轨道半径小B .GEO 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MEO 卫星角速度大小的2倍C .GEO 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MEO 卫星线速度大小的12D .GEO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MEO 卫星向心加速度大小的312217.如图所示,在纸面内有一直角三角形OPQ ,处于方向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中,O 、P 、Q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3 V 、15 V 和12 V 。
已知OP =4 cm ,∠PQO =53°,取sin 53°=0.8,cos53°=0.6,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 .300 V /mB .3002V /mC .600 V /mD .150 V /m18.如图甲所示,一电阻率为ρ、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 、边长为L 的单匝正方形硬质导线框abcd 放在粗糙绝缘的斜面上,水平线O 1O 2为线框的对称轴,O 1O 2下方存在方向垂直于斜面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以垂直斜面向上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图中B 0、t 1均为已知量)。
若线框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则在0~t 1时间内(含t 1时刻)A .线框中通过的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B .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始终不为零C .线框中通过的感应电流为018B SL t ρ D .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201B L t 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副线圈上的滑片P 1可上下滑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2可左右滑动。
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 1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 能发光。
要使L 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 .仅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B .仅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C .仅向上滑动P 1D .仅向左滑动P 220.将一质量为0.2 kg 的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经1.5 s 落回地面,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1.2 N 。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 /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为零B .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8 m /sC .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 :1D .物体上升的最大位移为2 m21.如图所示,固定粗糙斜面的长度为L 、倾角为30°,顶端A 处有一轻小定滑轮。
跨过滑轮的轻绳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物块相连,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小车相连;滑轮右侧轻绳与斜面平行,左侧竖直轻绳的长度为2L 。
小车水平向左运动,使物块在轻绳的牵引下沿 斜面向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从底端B到达A处所用的时间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过程中,合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物块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和B.在该过程中,轻绳对物块做的功大于物块机械能的增加量C.物块到达斜面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L tD.物块刚到达A处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42 3Lt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用图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他让质量为m的重物自由下落,打出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A、B、C、D、E五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为h1,B、C间的距离为h2,C、D间的距离为h3,D、E间的距离为h4。
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周期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