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算成本原则,明确财经工作的内容,了解财经工作的方法和步 及结果取向的政府 (Perri 6,1997;Perri 6 et al.,1999;Perri 6 et
骤。有效结合财经工作管理与财经目标管理,结合财经工作与 al.,2002)。从 1997 年至 2002 年,希克斯的理论体系构建逐渐丰
医院经济责任制,完善计算机软件财经管理体系,提供高效、优 富和完善,在其第三本著作(Perri 6 et al.,2002)中,他将整体性
不断开创收费管理的新局面。医院的医疗收费是医院实现业务
○叶 璇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收入的主要方式,针对近年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院应采取有力的措施、科学的方法,全面完善医院的收费管
【摘要】 整体性治理是针对新公共管理引发的 “碎片化”
理。首先,加强现金管理。为避免收费人员的弄虚作假,要严格 (fragmentation)所提出的治理模式,主张通过有效协调与整合 ,使
实 现 [J].解 放 军 医 院 管 理 杂 志 ,2009(12).
整体主义的改革旨在以公众的需要为基础,简化和变革政府机构
[9] 张建平: 试论新时期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财务制 与其客户之间的整个关系。波利特(Pollit,2003)指出,整体性治理
度 的 创 新 [J].科 技 信 息 ,2010(34).
110
《当代经济》2012 年3 月(下)
理论探索
CO N TEMP O RARYECO N O MICS与执行的两方面的整体性体现,还包括横向 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协调与合作,其改革对象可以是整个地方政 府,也可以是一个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小组。学 者 Adreti Di Maio(2004)具体指出了“整体性治理”在公共服务 中的四个作用和多项技术,四个作用域即四个“what”:同一政府 层级中的“整合”服务发生的预期是什么?跨层级“整合”的地方 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相关责任是什么?跨流程等级“整合”政策与 执行的含义是什么?连接政府与私人部门的纽带是什么?三项 支持技术即交互的协作和一体化的技术。挪威的 Tom Christensen 和 Perlagreid(2006)等从结构、文化和迷思的角度阐释了 什么是整体政府。从结构的角度看,整体政府是有意识的组织 设计或结构重构。从文化和制度角度看,组织的演进过程是对 内对外压力的双向适应过程,形成独特的、制度化的或非正式 的规范和价值。从迷思、象征和时尚的角度看,整体政府只是一 个虚饰和时髦的专业术语。
政策目标连续一致,政策执行手段相互强化,达到合作无间的目 标的治理行动。希克思的整体性治理理论吸收了新涂尔干理论 (the new - durkheimians theory)和组织社会学中的有关组织协 调的思想,追求在治理层级、治理功能和公私部门三个面向上,完 成政策、规章、服务供给和监督等过程的整合。希克思将整体性政 府与协同型政府、贵族式政府、渐进式政府和碎片化政府进行比 较,明确其特征,并从政策目标和政策机制、顾客目标和顾客机 制、组织目标和组织机制、机构目标和机构机制等多方面介绍了 整体性治理的具体措施。
面的实践研究。 三、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大陆对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研究起步于 2002 年,最初主
要集中于对这一新理论的诠释与解析,停留在引介和译介层 面,近两年开始逐步转向实践运用,目前的相关文献达到 30 篇 左右。
1、理论诠释与解析 思路一:引介和分析整体性治理理论兴起的时代背景、理 论溯源、内涵、特征、目标、基本内容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我国大陆的陈铮(2002)是国内最早介绍整体性治理理论的 学者,他介绍了英国的行政改革由“竞争政府”转向“合作政府” 的发展轨迹以及朝“整体政府”迈进的改革方向。而张立荣和曾 维和(2008、2009)则就“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缘起、特征、 内涵、目标、基本内容和实践模式发表了数篇研究文献,认为这 种模式具有公平正义的公共服务目标、联合的公共服务方法和 协调的公共服务政策。其在价值取向、组织结构、技术手段等方 面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改革公共服务体系有重要的启示 借鉴意义:一是建立“内联”治理结构,如大部制;二是发展“外 协”合作关系;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和谐行政文化。曾维和 (2010)还梳理了当代西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化系谱,指 出公共服务从以竞争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向以合作为特 征的整体政府改革迈进。竺乾威教授(2008)认为整体性治理的 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反思,着眼于政府内部 机构和部门的整体性运作,主张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 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但这一整体性治理的实现还有赖 于一种恰当的组织载体,尤其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周志忍 教授(2009)指出整体政府理念并不是否定分工和专业化,它所 针对并试图取代的是“碎片化政府”。整体性治理是当代政府管 理的一个新理念,是当今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热门实践和学术 研究的热门领域,其理念和机制对我国政府管理现代化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谭海波、蔡立辉(2010)分析了“碎片化”政府管 理模式的形成、流弊,认为政府需要从机构、信息资源、业务流 程、服务与沟通渠道等方面加以整合,建立“整体型政府”。胡象 明、唐波勇(2010)总结了整体性治理反新公共管理“碎片化”的 兴起背景、网络状的治理结构,认为整体性治理的实现有赖于 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信任机制的培养和落实。李渊、李文军 (2010)指出整体性治理是在对官僚制与新公共管理实践中机构 碎裂化和公共服务分割化的反思中发展起来的。从“复杂性— 棘手问题—碎裂化—协调—整合”入手,着眼于政府内部机构 和部门的协调与整合,实与涂尔干理论之整合观有相似之处。 通过建构一套容忍的制度、分立或权变的作法、建立交易及相 互依赖的方式、妥协或混合,达到政府整合与服务的无缝隙供 给目的。曾凡军(2010)研究了整体性治理的深层内核,从过程 面向和组织关系面向论述了协调是碎片化问题的解决之道。褚 松燕(2006)认为:整体性政府的目的和基础在于由顾客社会向 公民社会转变,而解制和建制构成行政服务机构建设拉动整体 性政府构建过程中的两大措施。蔡英辉(2008)认为府际争议影 响了政府间协作与合力的发挥,造成了非逆转性内耗,指出立 足于法治精神的整体政府是化解冲突的良策,整合共同目标以 促进府际协同,是整合资源和弥合府际争议的正道。曾令发
理论探索
CO N TEMP O RARYECO N O MICS
的、具有政策指导性和权威性的医院成本核算计算机软件标
准,由各家医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进 行调整、修改和完善,使之成为既符合国家标准、又具有本院特 色的成本核算计算机软件,真正实现医院成本核算的标准化、自
整体性治理
动化、网络化和实时化。 (4)按照“特色强院,人才兴院,以德立院”的办院新理念,
[7] 杨 信 利 、张 庆 波 、王 和 平 :军 队 医 院 财 经 管 理 一 体 化 的 构 建 实证研究,认为因为产生碎片化等一系列问题,新公共管理已宣
[J].医 学 研 究 生 学 报 ,2009(9).
告结束,而信息系统是形成公共行政变革的重要因素。登力维认
[8] 王莉、徐勇勇、余琦、李拥军:军队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设计与 为,与重新整合中包括的狭隘的众人参与式治理的变革相对照,
是指一种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来实现预期利益的
[10] 宋 秀 梅 :信 息 化 时 代 医 院 财 务 管 理 创 新 的 探 索 [J].中 国 经 政府治理范式,具体包括:消除政策间的矛盾和紧张以增加政策
贸 ,2010(12).
的效力;减少重复,整合稀缺资源;增进某一政策领域中不同利益 主体的协作;为顾客提供无缝隙而非分离的服务。波利特认为整
落实军队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日清月结,做到账实相符,按 多元主体彼此的政策目标连续一致, 政策执行手段相互强化,达
到合作无间的目标的治理行动。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出现对发达国 照“收支两条线”及一个单位只开设一个基本银行账户的财务
家的政府改革实践带来了重大影响,台湾和大陆对于整体性治理 归口制度,由收费办出纳按照现金保管限额规定,将现金存入
理论的研究从最初的理论探讨逐步转向实践领域的应用分析。 夜间金库,收费员每日自行盘点,会计与出纳定期对账,催短缺
或多出现象及时查明原因纠正,保证现金安全。其次,强化票据 审理。财经中心设专人对票据进行管理,加强对票据的粘贴到 审核过程的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退费及金额,收费人员要解 释原因并承担相应责任,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避免 和减少因工作疏忽造成的损失。再次,实行价格公示。在医院的 显要位置设立电子显示屏和电子触摸屏等对各项收费标准予
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研究 我国台湾地区较大陆更早开展了整体性治理的研究,主要 从理论探讨和实践运用两个方面展开。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彭锦鹏(2004)认为“整体性治理理论可 望成为 21 世纪有关政府治理的大型理论(grand theory)”,是继 传统官僚制、新公共管理之后的第三代公共行政理论典型范 式,并构建了实现整体性治理的三项制度化策略:运用资讯科 技而形成的线上治理模式是科技基础、整合型政府组织是组织 基础、主动型文官体系是人员基础。 台湾中央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的韩保中(2009)从理论面详 细探讨了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组织协调论题、新涂尔 干学说的意义与启发等,深入阐述了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价值所 在。他认为整体性治理强调政府组织的整合关系,援用新涂尔 干理论及组织社会学的分析框架,而碎片化政府、棘手问题与 协调三个概念是理解整体性治理的重要基础。韩保中还指出新 涂尔干理论阐释了协调论题的组织社会学基础,其主张面对多 元与复杂的组织关系,依据化异与求同两原则,有容忍性制、 分、互赖与妥协四种基本协调之法及解决之道,这体现协调工 作必须采取多样的方式。 而廖俊松(2006)则认为整体性治理是一个待检证的未来 命题,李长宴(2004)、江大树(2011)、史美强(2010)等则以整体 性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应用于台湾的区域政府设计、长期照 顾体系、都会永续发展、公务机关横向联系及服务流程整合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