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试题

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试题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样题) (卷面满分70 分)
姓名学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1 历史上黄河发生过1500多次决口泛滥,其中有_________次重大改道。

1048
年黄河第三
次重大改道形成__________、________两条河道。

2. 2 历史上随着长江三角洲不等量下降和沿海泥沙的淤积,太湖面积逐渐
_____________。

3. 3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是王安石
的名句,诗中所及瓜洲相当于今_____________。

4. 4 “道”是_________朝设置在州之上监察区的名称。

明代从中央到地方一般
实行:“中央
——布政使司——府——州——县”地方政区管理体系,有的地方也会出现“直隶州”,
“直隶州”相当于___________一级行政区,直接隶属_____________管辖。

5. 5 由达县经镇巴至洋县的“洋巴道”是古代翻越大巴山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
也称
_____________道。

6. 6 玉米、甘薯等是___________时期传入中国的农作物。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 清代在全国设置八总督,其中湖广总督辖区主要包括 A. 湖南、广东、广西。

B.湖南、湖北。

C. 广东、广西。

2 丝绸之路由数条道路组成,在以下各条道路中,中原王朝最早开通的是a. 由玉门关至今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一线的西域北道。

B. 玉门关至今哈密、吐鲁番、库尔勒一线的新北道。

C.玉门关经哈密至今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一线的北新道。

3 古代由华北地区通向东北各地的主要关口为: a. 函谷关、古北口、山海关。

B.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

C.古北口、山海关、居庸关。

4 洞庭湖湖水面积大幅度萎缩发生在a. 唐宋时期。

B. 19 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初期。

C. 东汉三国时期。

5 6 7
8
距今5000 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 a. 温暖气候期。

B. 寒冷气候期。

战国时期所说的山西是指a 今山西省。

B. 太行山以西。

C. 崤山以西。

“苏湖熟、天下足”是形容太湖流域物产丰富的一句民谚,这句民谚流行于a. 明清时
期。

B. 隋唐时期。

C. 北宋时期。

中国古代城市实行的里坊制最终废除在 a. 唐代。

B. 明清时期。

C. 北宋时期。

1
9 战国秦汉时期“陶”(今山东定陶)经济兴盛一时,其原因主要归为a. 荷水的开凿。

B. 邗沟的开凿。

C. 汴河的开凿。

10 “悲歌慷慨”是先秦时期a. 郑卫之地的民俗。

B. 燕赵之地的民俗。

C. 齐鲁之地的民俗。

三看图回答问题
1 《史记·河渠书》载:“抵蜀从故道,故道多坂,回远。

今穿褒斜道,少坂,近四百里。

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舟漕。

”这段文献记述哪几条越秦岭的古代道路?请写出这些道路的起点和终点。

(10 分)
2 请回答图1 是什么时代、哪座城市的平面图? 并在图中将整个城市中轴线、内城、郭城以及主要商业区所在的坊标绘出来。

(10 分)
3 看图2、图3 说明隋代江都郡、明代南直隶突出体现了哪一种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原则?(10 分)
图1
河淮
南京长江
图2 隋江都

图3 明南直隶
四简述黄河流域的开发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0 分)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