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保育员职业技能鉴定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一)胎儿期
从受孕至胎儿娩出时期。约280天(40周)
(二)新生儿期
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开始至生后满28天。 新生儿的特点 新生儿离开母体后经历巨大变化,但器官功能发
*乳牙共有20个,最早萌出的恒牙叫第一恒磨牙 恒牙:生长情况、换牙。
口腔
黏膜 唾液
胃
一、胃的简介 二、婴幼儿胃的特点及保育 特点: 容量少,排空快。 溢奶常易发生。 消化能力差。 保育方法: 在一日三餐外添加1~2餐 喂奶后轻拍背排出空气,人工喂养防止吸入大量空气。 提醒细嚼慢咽,不吃汤泡饭,避免饭前大量饮水,控制
恒牙:28~32颗 6岁-12岁-18岁
低热、流涎、烦躁等反应
三、小儿感觉、运动、语言的的发育
1、感觉: 2、运动: 一般规律:(1)由上到下
(2)由近到远 (3)由粗到细 (4)由不协调到协调 (5)由正面动作到反面动作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3、语言的发育
内容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 婴幼儿常见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
四、骨盆未成长一块完整的骨骼
特点:成人骨盆是一块完整的骨骼。婴幼儿的骨盆 是由若干块骨头借助软骨连接在一起。25岁才成 为一块完整的骨骼。
保育方法: 不得过早穿高跟鞋。 不要让幼儿从较高的地方跳到坚硬的地面上。
关节的发育特点及骨骼 特点:
婴幼儿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窝较浅,过 度牵拉,容易脱臼。如牵拉肘
受文化教育、增长知识的关键阶段。 保健:重视文化知识、思想品德教育。预
防疾病和意外、预防近视、龋齿、骨骼畸 形、寄生虫、溺水等。
(七)青春期
女孩从11、12岁至17、18岁,男孩从13、14岁 至18、20岁。
特点 体格及生殖系统发育迅速,常引起心理行为、精
神方面等问题
生长发育
概 念: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 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一、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特点:蛋白质多、钙磷少。 柔软,弹性大,硬度小,受压容易
变形弯曲
保育方法:
保育方法:
1、吃饭时,让婴幼儿安静进食; 2、玩耍时,嘴里不能含有食物; 3、晨检时要检查幼儿口袋,避免幼儿将小玩具、食物
带入教室,防止异物如呼吸道。
二、声带 三、气管与支气管 四、肺 保育小结 培养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良好习惯:用鼻呼吸;掌
握正确擤鼻涕的方法;不随地吐痰;不蒙头睡觉; 不乱挖鼻孔。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护婴幼儿的“金嗓子”
孕母情况、营养、生活环境、疾病和药物、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疾病和药物 疾病
– 急性疾病-体重减轻 – 慢性疾病-影响体重身高 – 内分泌疾病-引起骨骼生长和
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药物:
– 链霉素:听力 – 肾上腺皮质激素:身高
生长发育评价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1、体重:反映体格增长、营养状况 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
多进行日光下的锻炼,日光的锻炼是婴幼儿骨 骼生长的“营养素”。
注:人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 射后可以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沉积在 骨骼上。如果只吃钙不同时摄取维生素D,钙将无法 吸收。
全身锻炼要全面、均衡、多样化。
注意运动的安全。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简介: 鼻:是呼吸道的开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 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 喉: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 气管与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管壁内覆盖着有
做剧烈运动,避免再出血。 6)如无法止血或婴幼儿经常出血,应去医院检查。
了解鼻翼的位置
↗
耳咽管的特点及保育
特点:耳咽管短、粗、平直,易患中耳炎。
保育方法:鼻塞时应按正确的方法擤鼻
涕,避免过于用力。
喉腔的特点及保育
一、会厌软骨
特点:会厌软骨反应迟钝。在吃饭时说笑哭泣,食
物容易呛入气管,造成气管异物而危及生命。
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 神经系统发育较早 – 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 淋巴系统先快而后回缩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由上到下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体格:皮肤、身高、脸型等
(二)环境因素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的简介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心脏、血管 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血液 *健康幼儿的血色素不得低于12g。 心脏:心跳、脉搏 不同年龄婴幼儿心跳次数(平均值)
年龄
新生儿 1岁内
每分钟心跳次数
140次左右 120次左右
年龄 2-6岁
每分钟心跳次数 110-95次
保育方法:
避免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臂。
婴幼儿肌肉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特点: 婴幼儿肌肉容易疲劳 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保育方法: 动静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在锻炼大肌肉的同时,要注意小肌肉的训练。
(穿珠、拾豆、系扣子、使勺子和筷子等)
保育小结
培养婴幼儿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婴幼儿生 活用品的准备和使用要得当。
三、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定型
特点:4个生理弯曲(前颈曲、胸后曲、腰前曲、骶后 曲),有缓冲震荡、平衡身体作用。弯曲形成时是不 固定的,只有到生理成熟期,生理弯曲才完全固定。
3个月会抬头,出现前颈曲。 6个月会坐,出现胸后曲。 1岁会走,出现腰前曲。 保育方法: 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体姿。 婴幼儿的生活用品应该符合健康的要求。
– 1~6月体重(kg)
= 出生体重(kg)+月龄× 0.7(kg)
– 7~12月体重(kg)
= 6 + 月龄 × 0.25(kg)
– 2~12岁青春期前体重(kg)= 年龄× 2 + 8(kg)
意义及测量:
正常体重为:±10% 是判断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15% 为营养不良 >10% 为超重 >20% 为营养过度(肥胖)
--按时免疫接种
(四)幼儿期
从1周岁到满3周岁。
特点:
社会接触增多,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 ——智能发育突出,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
免疫功能不健全 ——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
(五)学龄前期
3周岁到入学前。
特点: 可塑性大——学前教育 易发免疫性疾病,易发生各种意外
(六)学龄期
从6、7岁到青春期开始之前 。 特点:认知和心理-社会发展迅速,是接
二:鼻易出血区 特点:在鼻中隔得前下方,鼻粘膜柔嫩,血管密集,
表浅。
保育方法:详见意外事故处理。
鼻出血处理方法:
1)安慰婴幼儿不要紧张,让婴幼儿安静坐下,用口呼吸, 头略向前低,防止血液逆流进入口腔咽喉。
2)捏住鼻翼10分钟。 3)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 4)若不能止血,可用纱布卷、消毒药棉等塞鼻。 5)止血后短时间内不可用力揉搓鼻腔,不可捏鼻,也不
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空气里的灰尘 和细菌。 肺:位于胸腔内、心脏的两侧。是气体交换的 场所。
呼吸系统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鼻腔的特点及保育 一、鼻腔: 特点:鼻腔短小、狭窄,黏膜柔嫩,容易感染和
鼻塞。 保育方法: 1、擤鼻涕的正确方法: 2、鼻塞的正确处理:
张口呼吸的危害:
--鼻腔堵塞后导致用口呼吸 1、影响婴幼儿的睡眠和进食。
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5、胸围:
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反映肺与胸廓的发育。
出生:胸围<头围1~2cm,约32cm 1岁:胸围=头围 1岁~青春前期:
头围=胸围 + 岁数-1
6、牙齿的发育
乳牙:20颗
① 4~10个月(约6个月)出牙 ② 12个月未出牙:出牙延迟 ③ 2-2.5岁出齐 ④ 2岁内牙齿数:月龄-(4~6)
临床计算药量、输液的重要依据。 出生体重:男3.3±0.4kg,女
3.2±0.4kg,平均3.0kg。 生理性体重下降:3%~ 9%。若体
重下降超过10%或致第10日体重 未恢复到出生水平,则为病理状态。
1、体重
出生(3kg) → 1 岁(3 *出生体重) → 2岁(4*出 生体重)
体重计算公式:
淋巴结 扁桃体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结,4-10岁 发育高峰。
三、保育小结
适度锻炼可以强心。
科学饮食有利于循环系统。多吃含铁丰富的食 物防贫血。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动脉硬 化。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简介 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牙齿及口腔 牙齿: 乳牙:生长情况,易引起鼻炎、扁桃体炎、喉 炎等。
3、长时间用口呼吸,会引起上唇翘起,开唇露齿 4、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不全,可致“漏斗胸” 5、吃饭时忙于喘气,则“囫囵吞枣”,日久消化不良,易
患贫血。 7、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身心发育均受影响。
不要养成在脸上和鼻孔乱抠的习惯
面部、口、鼻周围的皮肤血管很丰富,静脉与 颅内静脉相通。面部长疖子一定不能挤压,以免 细菌挤进静脉,进入颅内,引起感染,危害生命。
甜味饮料。
肠
一、小肠 特点:吸收能力强 保育方法:碎细烂软嫩,便于消化和吸收 二:大肠 特点:易便秘。 保育方法: 培养婴幼儿定时排便习惯。 培养婴幼儿专心排便习惯。 在饮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搭配粗粮。
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比例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