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

儿童口腔病学第一节龋病一、乳牙龋病(一)乳牙得患龋特点1岁开始上升,6、8岁达到高峰。

下磨牙、上磨、上前、下前牙最少乳牙龋病得好发部位:乳磨牙(牙合)面,第一乳磨牙得远中面,第二乳磨牙得近中面,乳前牙得唇面,乳切牙得近中面。

1 ~ 2岁前牙唇面,邻面3 ~ 4岁乳磨牙窝沟龋4 ~ 5岁乳磨牙邻面龋乳牙得患龋因素:1、乳牙解剖特点:颈1/3隆起;邻牙面面接触;窝沟及生理间隙容易滞留食物2、乳牙组织特点:牙体薄,钙化低,抗酸力弱3、食物:软质食物,黏稠、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4、口腔自洁与清洁作用差例题:不易患龋得乳牙就是A、上颌乳磨牙B、下颌乳磨牙C、上颌乳前牙D、下颌乳前牙E、上颌乳尖牙【答案】D【解析】乳牙得患龋得好发牙位,以上颌乳切牙、下颌乳磨牙多见,其次就是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与下颌乳切牙较少,即下颌乳前牙患龋最少,所以D正确。

例题:乳牙患龋得最好发牙位就是A、上颌乳磨牙B、下颌乳磨牙C、上颌乳切牙D、上颌乳尖牙E、下颌乳前牙【答案】B【解析】乳牙以下颌乳磨牙患龋多见,其次就是上颌乳前牙、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与下颌乳尖牙。

因此本题选B。

(二)临床表现分类进展程度:急性龋与慢性龋;湿性龋与干性龋临床分类:浅龋、中龋、深龋损害部位:窝沟龋及平滑面龋低龄儿童龋:< 6岁严重低龄儿童龋:< 3岁,3岁dmfs≥4 ,4岁dmfs≥5,5岁dmfs≥6喂养龋(奶瓶龋):上颌切牙得唇面猖獗龋:侵及下颌乳前牙环状龋:乳前牙唇面、邻面龋围绕牙颈部例题:奶瓶龋主要发生在A、下颌乳磨牙舌面B、上颌乳磨牙腭侧面C、下颌乳切牙得唇面D、上颌乳切牙得唇面E、下颌乳切牙得舌面【答案】D 【解析】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瓶塞帖附于上颌乳前牙,而奶瓶内多为牛奶、砂糖、果汁等易产酸发酵得饮料,所以奶瓶龋易发生于上颌乳前牙得唇面,所以D正确。

考点:奶瓶龋得好发牙面(三)治疗方法乳牙龋齿治疗得目得就是终止龋蚀得发展、保护牙髓得正常活力。

1、避免因龋而引发得并发症;2、恢复牙体得外形与咀嚼功能;3、维持牙列得完整性;4、使乳牙能够正常替换;5、有利于颌骨得生长发育。

1、药物治疗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

无腐蚀性:2%氟化钠、8%氟化亚锡、1、23%酸性氟磷酸钠溶液、氟保护漆、75%氟化钠甘油腐蚀性:10%氨硝酸银、38%氟化氨银2、充填治疗:防止磨穿髓角。

3、乳牙嵌体:形态好,继发龋少,接触好,磨牙多4、金属成品冠:多个面龋,抗力固位差,颈部缺损无龈壁,龋活跃,固位体,冠折二、年轻恒牙龋病(一)临床特点年轻恒牙:萌出2 ~ 3年牙根长度,3 ~ 5年后根尖发育1、硬度、弹性差,袋状龈缘不断退缩2、进展较快,易侵犯牙髓3、组织恢复能力强(二)治疗1、年轻恒牙避免髓腔穿通--- 间接盖髓10 ~ 20周2、恢复解剖外形,不强调恢复邻接材料选择:1、银汞合金--- 后牙I 类与II 类洞2、复合树脂--- 前牙I、III、IV、V与后牙I、V3、玻璃离子--- 乳前牙I 类、III 类与V类,乳磨牙颊、舌面I 类与V类第二节牙髓病与根尖周病一、乳牙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特点1、瘘管可能在根分歧2、乳牙、年轻恒牙牙槽脓肿可以由龈沟排脓3、乳牙与年轻恒牙可能出现某一根牙髓已经坏死,其她根管仍可能为活髓或残留活髓4、慢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根尖炎相同)乳牙牙髓病治疗技术(1)间接盖髓:氢氧化钙(2)直接盖髓术:意外穿髓,直径小于1mm(3)乳牙牙髓切断术:深龋露髓,冠髓牙髓炎,外伤露髓。

药物甲醛甲酚/2%戊二醛(1:5 FC 浴1min),氢氧化钙、硫酸铁、MTA等乳牙根尖周病乳牙根尖周病得特点(1)早期症状不明显,急性炎症时才就诊(2)慢性炎症或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3)牙周疏松,脓液从龈沟排出,治疗后松动恢复正常乳牙根管治疗主要事项:①术前X线片②局麻下或失活。

失活剂--- 多聚甲醛或金属砷。

亚硝酸禁忌③根管预备:勿超根尖孔④冲洗:3%H2O2,2% ~5、25%次氯酸钠,生理盐水⑤根管消毒剂:氢氧化钙,甲醛甲酚、樟脑酚、木溜油⑥根管充填:封药3 ~ 7天,用糊剂充填--- 氧化锌、碘仿糊剂、氧化锌碘仿糊剂、氢氧化钙⑦不能搔刮瘘管二、年轻恒牙(一)年轻恒牙牙髓病与根尖周病得临床特点1、年轻恒牙牙髓炎多由龋病引起2、慢性炎症为主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3、组织疏松,血运丰富,炎症易扩散,如治疗及时,炎症也易控制与恢复根尖诱导成形术1、适应证牙髓病已经波及根髓,而不能保留或不能全部保留根髓得年轻恒牙。

牙髓全部坏死或并发根尖周病得年轻恒牙。

2、治疗阶段第一阶段为消除感染与根尖周病变,诱导牙根发育。

第二阶段为牙根根尖孔闭合后进行根管治疗严密封闭根管。

一般间隔6个月~2年左右。

根管消毒:刺激性小得药物,如樟脑酚、木溜油、碘仿糊剂、抗生素糊剂药物诱导:首选氢氧化钙3 ~ 6个月复查一次,X线片显示根尖延长或根端闭合后,进行常规根管充填第三节咬合发育问题临床表现1、恒牙萌出困难2、(牙合)关系改变3、乳牙列中影响牙列排列最重要牙齿得就是上颌乳尖牙与第二乳磨牙,应保留到生理替换期乳牙早失后得间隙变化V早失--- 间隙丧失IV 早失--- 向前后者向后,间隙丧失III 早失--- 3错位萌出乳切牙早失--- 间隙无丧失乳牙拔掉2周做间隙保持器间隙保持器得种类与适应证(重点)固定式保持器:带环(全冠)丝圈保持器:单侧或双侧单个乳磨牙早失,V早失6完全萌出舌弓保持器与Nance腭弓式间隙保持器:两侧都存在V或6,全口多个牙缺失,继承恒牙即将萌出远中导板保持器:V早失、6尚未萌出或萌出不足充填式保持器:单个乳磨牙早失,间隙两侧得牙近缺隙面有邻面龋波及牙髓做根管治疗者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缺牙多于两个乳磨牙,两侧缺失多于一个乳磨牙,或伴有前牙缺失。

功能保持器相当于局部义齿,它不仅保持缺失牙得近远中长度,还能保持垂直高度与恢复咬合功能。

例题:功能性活动保持器得适应证为A、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萌出不足B、第一乳磨牙早失C、乳磨牙缺失2个以上或两侧乳磨牙缺失或伴有乳前牙缺失D、两侧都存在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近期内继承恒牙即将萌出E、因龋齿或乳牙早失使间隙变小或消失【答案】C 考点:功能性活动保持器得适应证【解析】功能性活动保持器得适应证:乳磨牙缺失2个以上,或两侧磨牙缺失,或伴有前牙缺失,能保持缺牙得近远中长度,还能保持垂直高度与恢复咀嚼功能,所以C正确,故选C。

例题:固定保持器就是A、丝圈式保持器B、功能性活动保持器C、舌弓保持器D、远中导板保持器E、间隙扩展器【答案】C 考点:间隙保持器【解析】丝圈式保持器、远中导板保持器就是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所以A、D错误。

功能性活动保持器就是可摘功能性间隙保持器,所以B错误。

间隙式扩展器又分为固定与活动式,所以E错误,间隙保持器分为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固定式间隙保持器与可摘功能性间隙保持器,舌弓保持器就是固定式间隙保持器,所以C正确,故选C。

第四节发育异常一、乳牙滞留:乳牙滞留就是指继承恒牙已经萌出,未能按时脱落得乳牙。

或者恒牙未萌出,保留在恒牙列中得乳牙。

病因:恒牙萌出方向异常,乳牙未吸收或吸收不完临床表现:最常见下颌乳中切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滞留因为恒牙先天缺失治疗:1、如乳牙牙根未吸收,牙不松动,也无病变,无继承恒牙或继承牙为埋伏阻生时,应尽量保留乳牙,否则应当拔除。

2、乳牙滞留造成继承恒牙错位萌出时,应及早拔除滞留乳牙二、早萌(一)乳牙早萌,牙根发育< 1/31、诞生牙:出生就有2、新生期牙:出生后不久萌出得牙临床表现及治疗: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

极度松动,易误吞误吸,创伤性溃疡。

(二)恒牙早萌1、病因乳磨牙根尖周病变或过早脱落有关2、临床表现:恒牙极度松动,根发育< 1/33、治疗:控制乳磨牙根尖炎:阻萌器三、迟萌(一)乳牙萌出过迟1、病因:全身因素有关。

如佝偻病、甲低2、临床表现:常伴有牙釉质、牙本质发育异常3、治疗:针对全身疾病进行治疗(二)恒牙萌出过迟1、病因(1)乳牙病变、过早脱落或滞留(2)上颌中切牙迟萌最多见(3)多生牙、牙瘤或囊肿(4)全身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分泌缺乏症多生牙:牙板过度增殖;牙板断裂细胞过度增殖;恒牙胚分裂。

上颌中切牙之间,上颌前牙区临床表现:混合牙列多见数目不定上1之间前牙区多见形态变异多圆锥形治疗:X线确定数目位置拔除已萌出得额外牙融合牙:两个正常牙胚融合而成。

原因:两个正常牙胚得牙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牙位:下颌乳切牙,下颌I 与II ,下颌II 与III ;恒牙正常牙与多生牙融合治疗:对乳前牙区得融合牙定期观察,对牙列无影响不处理窝沟封闭第五节牙外伤外伤时间:乳牙:1 ~ 2 岁年轻恒牙:7 ~ 9岁年轻恒牙外伤> 乳牙男孩> 女孩顺序:上1 > 上2,下切牙少见乳牙外伤(重点)①乳牙挫入对恒牙胚得危害最大②如果牙冠偏向唇侧,根尖倾向恒牙胚,应立即拔除乳牙③乳牙挫入时不应拉出复位,以避免二次创伤④乳牙牙根粘连拔除乳牙⑤乳牙全脱出不进行再植术⑥部分脱出复位效果不好时也可拔除乳牙年轻恒牙外伤(重点)①釉质小面积折断不必处理②锐利边缘磨光③暴露牙本质不论面积大小,先行间接盖髓术④露髓小:牙髓切断(因为直接盖髓易失败)⑤牙髓炎症:根尖诱导⑥根折:固定2 ~ 3个月⑦冠根折:断冠粘接术,冠延长术,正畸⑧年轻恒牙牙震荡,牙脱位:同恒牙⑨再植:15 ~ 30分钟优,>30分钟牙周膜愈合极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