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弘扬名人文化
• 在造景中,借鉴“朱门何足荣,未若托 蓬莱”,“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文心雕龙》中所述“辞之待骨,如 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骨”的 立意,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树 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 既体现园林的天然野趣,也增添浓郁的 生活气息。 在处理西溪“三雪”胜景上,即梅花( 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 (意寓飞雪),营造“千顷蒹葭十里洲 ,溪居宜月更宜秋。鸥凫栖水高僧舍, 鹳鸠巢云名士楼。瞻葡叶分飞鹭羽,荻 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 青 人间万户侯”的氛围。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青 衣
西溪湿地的变迁
明清时期,西溪就是一个著名的风
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 三西”,并且有“副西湖”的美誉。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生 产生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西溪湿地 渐遭蚕食,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公里 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 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 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 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03年,杭州市 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
•
根据水位深度选择植物品种配置栽种
不同生长类型的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确 定植物选择时,我们应把握这样的两个准则即 “栽 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叶”、 “一片新叶或一个新稍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天”。
项目概况
区位:杭州西北方,其核
心保护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 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
•
青 衣
2、陆上绿地植物配置 • 西溪湿地内部陆上植物的 配置主要运用了柿树、杨 梅、枳椇、枇杷等乡土树 种,丰富的植物配置形成 了富于变化的季相景观和 乡村野趣的生境。
青 衣
3、道路植物配置 • 西溪湿地道路两侧的植物 布置以自然式为主,上层 的乡土树种柿树、梨树、 美人梅、杨梅等长势良好 ,下层的苜蓿、野蔷薇等 比较茂盛,结合道路石材 ,营造出了自然的环境氛 围。
青 衣
2弘扬名人文化
现恢复的高庄由高宅、竹窗、捻花 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 成,再现了当年康熙临幸高庄的历 史景貌。在植物配置和叠山筑水中, 涵盖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 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侧重于文 人园林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 治性情、表现隐逸者,从单纯写实 向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过渡。 当年,洪钟承先世遗业,青缃盈 积。构书楼,课子弟,闲与老农村 翁究晴雨、话桑麻。此次复建,尽 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胜景。 青 体现宁静淡泊、远离喧嚣的归隐文 化。 衣
植物造景配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特色景观的营造,植物配置以芦苇、芒、黄菖蒲等水生植物 为特色,辅以乡土植物和一些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湿地内运用柿树、梨树、梅等大量的乡土树种,形 成了鲜明的特色。
• 1、水边植物配置
• 水体周围除了芦苇、芒、菖蒲、花叶芦竹、再力花等 下层水生植物,中层种植有刚竹、淡竹等竹类以及木 绣球等,上层种植有河柳、无患子、枫杨等大乔木, 形成了上、中、下三层丰富的空间层次。 水域宽阔处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 远观。植物配置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 感受,如再力花群落。而水域面积较小处的水生植物 配置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 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 要求,在西溪湿地三期内 水域面积较小处主要通过开花的水生植物黄菖蒲以及 观叶植物花叶芦竹的运用来达到以上要求。
廊——多层式绿色景观护卫长廊;三带——紫金港路“都市林荫风情
青 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衣
西溪湿地公园湿地生 境设计
湿地植物类型的环形分布要 求从陆地到水体具有一个宽 阔的过渡带,且坡度应控制 在 15%以内,以适应绝大多 数的湿地植物生长。西溪湿 地的自然堤岸坡度较大,不 利于植物多梯度的形成,故 将部分河岸和堤岸改造成缓 坡,由此增加水陆过渡带的 宽度,形成挺水植物-浮水植 物-沉水植物生长带,为湿地 生物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青 衣
青 衣
实 践 内 容
青 衣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无锡市东南部,位于无锡新区中国吴文化博览 园区域内,紧依泰伯渎,东临漕湖,南傍望虞河,因梁鸿孟光“举案 齐眉”的美好传说发生于此地而得名。公园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建 成面积2平方公里。公园融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富有魅力的水文化 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为一体,是富有生物多样性的野生种群繁衍栖 息地、颇具人气指数的休闲游乐胜地。园内河泊连片,草木成荫,舟 楫摇曳,禽鸟翻飞,令人心旷神怡。公园提供餐饮、会议、茶吧、卡 拉OK,以及自助烧烤、野外拓展、野外垂钓、湖面荡舟、真人CS 、自行车等户外拓展功能设施,是体验乡野风趣、感受自然、疗养身 心的理想场所。
论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我国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研究起步 较晚,尤其是湿地公园出现的时间 并不长。针对我国用地高度紧张, 自然湿地破坏严重的现状,决定了 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理论。在保护 自然湿地原生态格局的情况下,针 对我国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内部及周 边建设大量的城市湿地公园,在景 观生态设计和城乡绿地系统建设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衣
•
•
以乡土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为主
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以乡 土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为主。在人工湿地建设时更应把 握这个观点。而对于一些新奇的外来植物品种,在配 置前,我们应该参考其在本地区或附近地区的生长表 现后再行确定,防止盲目配置而造成的施工困难。
•
•
种类的选择和搭配要适宜
选择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注意株 型大小、色彩搭配与植株的观赏风格等协调一致,以 及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可以是单纯一种,如在较大 水面种植荷花等;也可以几种混植,混植时的植物搭 配除了要考虑植物生态要求外,在美化效果上要考虑 有主次之分,以形成一定的特色。
•
结
论
•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做到了按水生、湿生植物的生态习性 进行合理的的植物配置,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历史文化、民俗风 情为依托,兼顾美学特性,以自然化的理念创建更富自然野趣的观赏 活动空间,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城市湿地植物景观。 • 在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创建富有自然野趣的观赏活动空间 ,将 成为湿地景观规划的重要课题。在进行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时,需充分 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 ,维护自然过程,即要充分考虑生态系 统各要素之间的平衡,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前提,又要以关爱自然、尊 重自然为核心。
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
青 衣
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 。(康熙)
秋芦飞雪
蒹葭泛月
莲滩鹭影
龙舟胜会
渔村烟雨 洪园余韵
曲水寻梅
青 衣
河渚研究背景
• 近年来不少“湿地公园”应运而生,但 在对其配置的过程中很多设计者感性的 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植物的独有性和观 赏价值等因素上,忽略了栽种该植物后 的植株生长效果、湿地运行效果、生长 表现以及对生态的安全性等,导致人工 湿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功能骤降或运行 费用剧增,最后闲置。因此要充分发挥 湿地公园的潜能,就得合理配置植物, 规划建设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相统一的 湿地公园景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长期 青 的稳定和运转。
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
二路延伸段。
青 衣
总体布局结构
西溪湿地范围东起紫金港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 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其中70%是溪 流、池塘等水域,沼泽地、陆地占30%。 整个保护区布局的总体结构,具体表述为:三区——东部湿地生态保
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西部为自然景观浏览景区;一
衣
湿地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
• 湿地公园的种植设计应该考虑 湿地植物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景观、以及水质净化等多重功 能要求。在植物的种植设计时 应按不同植物对水深、土壤等 生态习性特征进行栽植环境的 设计,做到因地制宜。利用水 生植物造景,选择的植物品种 除应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 要求便于管理、适应能力强、 抗逆性强等特点。 青
人文主题特色设计简析
• 西溪文化积淀深厚。从东晋至民国,这里建起了众多的寺 庙庵堂和藏书楼,成为赏景、修行、栖居、耕读、唱和、 祭祀的场所,历朝文人雅士歌咏西溪的诗文辞赋、笔墨丹 青不胜枚举,还有数不清的传说故事、典故和轶闻,构成 了西溪宝贵的历史文化,即所谓的西溪“梵、隐、俗、闲 ”文化。设计者通过文化与植物配置的相结合,使得西溪 湿地成为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湿地公园。
•
衣
3渲染寺院文化
• 在层峦叠嶂,林莽苍郁,前临沃野,景界开阔处选址复建寺观。根据 殿宇僧舍往往因山就水、架岩跨涧,布局上讲究曲折幽致、高低错落 的特性,在主要殿堂栽植了松、柏、银杏、七叶树等姿态挺拔、虬枝 古干、叶茂荫浓的树种,以适当烘托宗教的肃穆气氛,而在次要殿堂 、生活用房和接待用房的庭院内则多栽植花卉以及富有画意的观赏树 木,有的还点缀山石水局,体现“禅房花木深”的情趣,使其成为文 人吟咏聚会、游人驻足留连的理想休憩场所。主要配置了梅花(体现 香远)、竹(体现清深)、松(体现不畏严寒)、桂树(体现清新芳 香)、茶树(体现清妍),以体现寺院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嘉树夹 牑,森树烟凝,石迳苔生,芳杜匝阶,庭列修竹,檐拂高松的幽邃静 青 谧,也体现了城市湿地闹中取静的立意。 衣
西溪湿地公园水道植物缓坡
植被物种调查
• 根据调查,西溪湿地共分布着维管束植 物85科,182属,221种。其中蕨类植 物8科,9属,9种;裸子植物4 科,5属 ,5 种;被子植物73科,168属,207种 。草本植物多于木本植物。木本植物主 要有香樟、枫杨、柳、柿、桑、构树等 等。区内陆地绿化率达85%以上,除水 稻、蔬菜类外,种子植物以分布多少为 序,在岸上的主要有:胡桃科的枫杨, 杨柳科的河柳,柿树科的柿,禾木科的 早竹,桑科的桑,楝科的楝树,玄参科 的泡桐,樟科的香樟,榆科的白榆、榔 榆,锦葵科的木槿,蔷薇科的野蔷薇, 梧桐科的桃等等。水中蔓生着苋科的喜 旱莲子草,少量雨久花科的凤眼莲等等 青 。浅水池塘有睡莲科的莲,菱科的四角 衣 菱,零星分布的禾本科的芦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