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及利弊

试论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及利弊

试论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及利弊
论文简述: 试论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及利弊一、什么是有限责任1、有限责任的概念所谓公司有限责任制度是指公司以其所有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制度。

2、有限责任的基本含义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以其认购
试论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及利弊
一、什么是有限责任
1、有限责任的概念
所谓公司有限责任制度是指公司以其所有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制度。

2、有限责任的基本含义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以其认购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债,对超过其出资额范围的公司债务不承担责任,公司的债权人不得直接向股东主张债权或请求清偿。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如果公司所有财产不能承担公司债务,公司也不得主张由股东来清偿。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阐述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利与弊。

二、有限责任制度的利弊
1、有限责任制度的利
(1)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合和资合性特点
有限公司是公司制度发展中出现最晚的一种公司形式,它具备了无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们的不足。

一方面有限公司具有无限公司的人合性特点,股东相互信任了解,而这些股东又不必象无限公司股东那样承担无限责任;另一方面,有限公司又具有股份有限公司资合性的特点,股东既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又不需要象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那样以放弃对公司业务的管理权作为代价;有限责任财务也不须对外公开。

有限公司具有人合性兼具资合性的整体优越性。

(2)有限责任公司规模小、股东投资风险小,能提高股东投资的积极性。

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和商品批发的注册资本为50万元,商品零售类的注册为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类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

这样小规模的公司,股东投资风险小,大大地提高了股东投资的积极性,所以为大多中小股东所首选。

(3)有限责任公司规模小,适应市场性强,不需要庞大的资本,为大多中小型企业所采用。

投资者投资,投资者自己经营管理,公司安全有保障。

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具有如上优点,但也存在不小弊端。

2、有限责任制度的弊
(1)规模小,企业发展受局限
有限责任公司因其具有人合性和资合性的特点,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较为封闭,一般难以成长为大型企业。

因此总体说来,有限公司更符合中小企业需要的公司形式,各国实践中,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

当然,股东人数少并不必然表明企业的资本规模小。

由于公司规模小,不能象股份有限公司那样募集社会资本,进一步扩大再生产,资本短缺问题可能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

(2)责任有限,出现诸多投资欺诈
由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对外以其所有财产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外承担有限责任。

这种有限责任就增大的债权人经济往来中的风险。

如北京某房地产经纪中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五十万元,代理房屋租赁业务,公司在某大厦承租一间房子作为办公地点,招聘几十个业务员,作为中介公司受房屋所有人的委托,对承
租人至少收取三个月的房租,对房屋所有人的出租方则一月一付。

这样同一房屋就有至少两个月的房租滞留于该公司。

公司经营一年后又成立了二十几家分公司。

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总公司开始转入地下工作,进行欺诈。

待承租方支付三个月以上房租后,总公司销声匿迹。

分公司不能独立承担赔偿责任,因其资产全部在总公司。

工商局找不到该公司,房屋所有人、承租人起诉该公司,法院传票送不到该公司,只能公告送达于是一审下来两个公告期再加上一审审限近一年,房屋所有人对承租人、承租人对中介公司均无可奈何。

北京的“坚石案”也与此类同。

公司投资者利用公司法有限责任的制度,利用法律的诸多漏洞,钻法律的空子,违法敛财。

(3)不能募集资本发行股份
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募集设立,只能发起设立,不能向社会发行股份,股东人数有限。

这就为公司发展所需大量的资本设置的障碍,也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

(4)股东转移风险难度大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份,需要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股份转让难度较大。

不象股份有限公司那样自由,从而使股东风险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容易转移。

三、完善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思考
综上所述,公司有限责任制度既有利又有弊,这就要求立法者从现实实践问题出发,克服不足,发挥其长处,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使它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笔者尝试从如下几方面作一思考:
1、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诚信制度。

从公司成立之日起,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诚信档案,发现有不诚信行为则采取行政处罚,如罚款或吊照等。

这可以避免有限责任公司的不诚信及利用有限责任制度进行欺诈行为。

2、建立有限责任公司保证金制度。

对有限责任公司,应从其注册资本中提取一部分做为企业发展的保证金,以此来制约企业行为,使其合法经营,否则利用其保证金承担不诚信的违法、违约责任。

3、股东责任有限和保护债权人利益并行不悖。

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并不是说债权人的债权不予保障。

如何使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并落到实处,应建立“揭开公司法人面纱”的恶意躲避债务的惩罚制度。

如公司注销未清算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恶意利用有限责任躲避债务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进一步加强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

如年报、年审落到实处,完善公司财务,规范公司经营。

主管部门对公司运营及时通报或上网查询,使有限公司运行大白于天下,接受社会监督。

5、进一步完善股东权利。

进一步明确公司股东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强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明确公司股东经营管理权利分配及股东财产权纠纷解决方式,明确股东的诉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