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⑵纵墙承重 优点:室内横墙间距可以增大,房间开间的划 分灵活。 缺点:横向刚度差。 适用范围:需要较大房间的办公楼、商店、教 学楼等公共建筑。 ⑶双向承重
该方案房间布置较灵活,建筑物的刚度亦 较好。适用于开间、进深尺寸较大且房间类型 较多的建筑和平面复杂的建筑中,前者如教学 楼、住宅等建筑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墙体的稳定性与墙的高度、长度和厚度有关。高 而薄的墙稳定性差,矮而厚的墙稳定性好;长而薄的墙 稳定性差,短而厚的墙稳定性好。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二、热工要求 1、外墙的保温 ⑴ 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① 增加墙体的厚度
墙体的热阻与其厚度成正比,欲提高墙身的热阻,可增加其厚度。
② 选用孔隙率高、密度轻(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2)按墙体材料分: 砖、砂浆→砖墙 石块、砂浆→石墙 现浇或预制→砼墙 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外墙,不承重→幕墙 (3)按墙体构造方式可分为实体墙、空斗墙和组合墙。 实体墙由单一材料组成,如砖墙、砌块墙等。 空斗墙也是由单一材料组成,可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
温一侧,即蒸汽渗入的一侧,设置一道隔蒸汽层。隔蒸 汽材料一般采用沥青、卷材、隔汽涂料以及铝箔等防潮
、防水材料。 ⑶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采取措施: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 抹灰层,加强构件的密缝处理等。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2、墙体的隔热要求 隔热措施有:
⑴ 外墙采用浅色而平滑的外饰面,如白色外墙涂料、
⑷部分框架承重 采用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共同承受
楼板和屋顶的荷载,这时,梁的一端支承在柱上,而另 一端则搁置在墙上,这种结构布置称部分框架结构或内 部框架承重方案。
适合于室内需要较大使用空间的建筑,如商场等。 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它与所采用的材 料以及同一材料的强度等级有关。作为承重墙的墙体,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常选用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如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 陶粒混凝土、浮石及浮石混凝土、泡沫塑料、矿棉及玻璃棉等。
但是强度不高,不能承受较大的荷载,一般用作框架填充墙。
③ 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
解决保温和承重双重问题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⑵ 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为防止墙体产生内部凝结,常在墙体的保温层靠高
防水防潮要求 建筑块材墙构造
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 成的,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简称砌体。 7.2.1 块材墙材料
包括块材和胶结材料两种材料。 1、常用块材 ⑴砖
砖按材料不同,有粘土砖、页岩砖、粉煤灰砖、 灰砂砖、炉渣砖等;按形状分有实心砖、多孔砖和空 心砖等。其中常用的是普通粘土砖。普通粘土砖以粘 土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成。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玻璃马赛克、浅色墙地砖、金属外墙板等,以反射太阳 光,减少墙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⑵ 在外墙内部设通风间层,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热
量,降低外墙内表面温度;
⑶ 在窗口外侧设置遮阳设施,以遮档太阳光直射室内; ⑷ 在外墙外表面种植攀缘植物使之遮盖整个外墙,吸
收太阳辐射热,从而起到隔热作用。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一、结构要求
1、合理选择墙体承重方案 ⑴横墙承重 特点:横墙间距密,加上纵墙的拉结,使建筑物 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对抵抗地震力等水平 荷载有利。纵墙开门、窗限制较少。 缺点:横墙承重方案的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适用范围: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及旅
馆等小开间建筑。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第7章 墙体构造
本章主要内容: 7.1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7.2 块材墙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幕墙构造 7.5 墙面装修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7.1 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7.1.1 墙体的类型
⑴按所处位置分:外墙、内墙 ⑵按布置方向分:纵墙、横墙 ⑶按墙体与门窗位置分:窗间墙、窗下墙
框架结构中,非承重墙分为: 填充墙:位于框架柱之间的墙体。 幕墙:悬挂于建筑物外部的轻质墙,其自重由其连接固
定部位的梁柱房屋承建筑担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7.1.2 墙体的设计要求
一、结构要求 1、合理选择墙体承重方案 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热工要求 1、墙体的保温要求 2、墙体的隔热要求
三、隔声要求 四、防火、防潮和工业化要求
(5)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 承重墙:直接承受楼板(梁)屋顶传来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不承受外荷载的作用,在建筑物中只起围护 和分割空间的作用。 混合结构中,非承重墙分为: 自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仅承受自身重量并将其传
至基础; 隔墙:起分隔房间的作用,不承受外来荷载,并把自身
重量传给梁或楼板。
(4)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 墙三种。
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 而成。 例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
板筑墙是在现场立模板,现浇而成的墙体。例 如现浇混凝土墙等。
板材墙是预先制成墙板,施工时安装而成的墙 。例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各种轻质条板内隔 墙等。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空腔,也可用具有孔洞的材料建造墙,如空斗砖墙、 空心砌块墙等。 组合墙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例如混凝土、加气 混凝土复合板材墙。其中混凝土起承重作用,加气混 凝土起保温隔热作用。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石墙(毛石)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石墙(片石)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三、隔声要求 墙体主要隔离由空气直接传播的噪声。采取以下措施: ⑴ 加强墙体缝隙的填密处理。 ⑵ 增加墙厚和墙体的密实性。 ⑶ 采用有空气间层式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图7-9 ⑷ 尽量利用垂直绿化降噪声。
四、其他要求 防火要求
在较大建筑中设置防火墙,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 最大间距为150m,三级为100m,四级为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