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禽畜粪便处理(总结)

禽畜粪便处理(总结)

禽畜粪便处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禽畜养殖集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人们在养殖业的急速发展中往往忽略了对禽畜粪便的处理和利用。

不少养殖场粪便随意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不仅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也对养殖场本身的卫生防疫和畜禽产品的质量造成威胁。

为了使畜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就必须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禽畜粪便造成的污染危害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导致了污染物的集中排放,造成周围环境承受的污染负荷越来越大。

许多畜禽养殖户环保观念淡薄,缺乏相应的对畜禽废弃物处理利用措施。

目前,畜禽粪便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和农村的主要污染源,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生物污染等方面。

1.1空气污染畜禽排泄物的堆积能产生大量NH3、基硫醇、三甲基胺、硫化物和甲烷等恶臭气体,不仅刺激人畜的嗅觉神经,危害呼吸道,而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周边人群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

此外,堆积的粪便还会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这些气体都能够导致温室效应,危害生态环境。

1.2水体污染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含有大量氮磷化合物、金属离子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这些物质随污水排入环境就会污染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中溶氧减少,水质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增多,导致水中的生物无法生存。

水生生物的死亡也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导致水质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加剧水资源的短缺,也危害附近居民的健康。

粪便、污水渗入地下还可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一些养殖场距地面100m地下水中的氨、氮含量已超出正常值的2~3倍。

1.3土壤污染畜禽粪便中富含氮、磷、钙等化合物及重金属元素,如果畜禽粪便没有经过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就会造成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沉积,进而导致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引起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理化性状,从而危害植物生长。

1.4生物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致病细菌以及寄生虫,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就会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不仅危害养殖业的发展,更污染周边环境,威胁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

此外,饲料和兽药中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物质随着粪便排入到环境中,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随食物链被人类和动物食用,能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禽安全。

2禽畜粪便的处理2.1禽畜粪便的除臭禽畜粪便中散发的气味由约121种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为:NH3、H2S和胺等有害气体,与甲基硫醇、二甲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低级脂肪酸等恶臭气体。

就禽畜粪便除臭技术而言,世界各国研究工作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2.1.1 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到饲料中在畜禽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酶制剂、微生物制剂(微生物饲料)、中草药,矿物质及臭气吸附剂(蛭石、膨润土等)等来调节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提高蛋白质消化率,不但能控制禽畜排放粪便的臭气,还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利于畜禽健康,减少粪污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2.1.2 控制动物排泄物中的臭味以控制动物排泄物中的臭味为主要目的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使用遮掩剂,其原理是用一种混合型芳香化合物遮掩原有的气味,达到去臭味的目的。

二是使用中和剂,它是应用芳香性油与产生臭气的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减少臭气的目的。

三是使用生物制剂,其原理是通过接种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酶降解产臭气化合物。

这些微生物可在短时间内将粪便中的蛋白质分解,把氨气转化成硝酸,硫化氢转化成硫酸,达到除臭目的。

如日本的EM菌。

四是使用吸附剂,如泥炭、沸石等物质。

五是使用除臭固化剂,禽畜粪便与固化剂均匀混合后,将粪便中的营养成分固定下来,同时改变微生物繁殖所需的酸性条件,从而抑制它们的繁殖数量,防止大量分解而释放硫化氢等气体,达到除臭目的。

2.1.3 禽畜粪便处理过程中的臭味控制技术一是生物除臭,在处理的过程中喷洒微生物制剂,控制臭气发生。

二是覆盖法,在畜禽粪表面覆盖已熟化的禽畜粪。

三是油喷洒法。

四是臭氧除臭法。

五是生物滤床法,把臭气通过生物滤床除臭。

2.2禽畜粪便的饲料化利用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如粗蛋白质、脂肪、钙、磷、维生素B12等,经过适当处理后,杀死病原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和代谢能,改善适口性,可作为饲料来利用。

2.2.1 直接喂养法在美国,用鸡粪混合垫草直接饲喂奶牛的方式已被普遍使用。

在饲料中混入上述粪草饲喂奶牛,其结果与饲喂豆饼的饲料效果相同。

此方法简便易行,效果也较好,但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2.2 青贮法粪便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低,不宜单独青贮,常和一些禾本科青饲料一起青贮,调整好青饲料与粪便的比例,并掌握好适宜含水量,就可保证青贮质量。

青贮法不仅可防止粪便中粗蛋白损失过多,而且可将部分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质,杀灭几乎所有有害微生物。

2.2.3 干燥法干燥法是处理鸡粪常用的方法。

干燥法分为自然干燥和机械干燥法。

自然干燥法是将新鲜畜禽粪便单独或掺入一定比例的糠麸拌匀后,摊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随时翻动让其自然风干、晒干,然后粉碎,掺到其他饲料中饲喂。

此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但受天气影响大,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机械干燥法是采用相关设备进行干燥,可达到去臭、灭菌、除杂草等目的。

2.2.4 生物分解法分解法是利用优良品种的蝇、蚯蚓和蜗牛等低等动物分解畜禽粪便,达到既提供动物蛋白质又能处理畜禽粪便的目的。

这种方法比较经济实用,生态效益显著。

畜禽粪便通过青贮、干燥法和分解法等方法加工处理,提高了其利用价值和贮藏性,可充分利用畜禽粪便中的营养物质。

2.2.5 热喷法热喷法是将畜禽粪便经过热蒸与喷放处理,改变其结构和部分化学成分,并经消毒、除臭,使畜禽粪便变为更有价值的饲料。

将新鲜鸡粪先晾至含水量30%以下,再装入密闭的热喷设备中,加热至200℃左右,压力为8~15 kg/m2,经过3~4min处理,迅速将鸡粪喷出,其体积可增大30%左右“引。

此法处理后,鸡粪膨松适口,有机质消化率可提高10%,并可消灭病菌,除去臭味。

热喷技术投资少、能耗低、操作简便,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2.2.6 发酵处理法畜禽粪便发酵方法较多,常用的有自然发酵和堆积发酵。

自然发酵是将粪便与麸皮(3:2)或碎大麦(1:1)混合后密封发酵,水分控制在50%左右,温度保持在5℃以上,20~40d 后开窖使用。

堆积发酵是先收集新鲜粪便,然后倒入缸内,用水泡开、搅动,待沉淀后除去上下层杂质;取中层粪便沥干水分;然后,每10kg粪便加酵母片15~209,糖钙片15~20片,土霉素5~6片,堆积发酵5~6h,如用来喂猪可按日粮的20%添加。

2.3禽畜粪便的能源化利用2.3.1直接燃烧在草原地区,牧民f1']收集晾干的牛粪作燃料直接燃烧,用来取暖或者烧饭,这是粪便直接作能源的最简单方法,但是利用不够充分,且易造成空气污染。

2.3.2乙醇化利用畜禽粪便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资源,Liao等研究表明,牛粪中纤维素含量为22%、半纤维素为12.5%。

将畜禽粪便中的木质纤维素进行预处理,然后转化为糖,进一步发酵成酒精,可作为乙醇化的原料。

李静等研究指出,在碱预处理条件下,畜禽粪便的还原糖率达到17.65%,而超声波与KOH联合预处理能使畜禽粪便的还原糖率达到21.47%,比KOH单独预处理时高3.82%。

畜禽粪便的乙醇化利用可替代粮食生产酒精,进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还未见投入工业化生产的相关报道。

2.3.3发电利用将畜禽粪便以无污染方式焚烧,然后发电利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灰分还可以作为优质肥料。

1992年,英国Fibrowatt公司用鸡粪作燃料建立了发电厂。

利用畜禽粪便发电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减少环境污染,又节约了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

2.3.4沼气化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是利用受控制的厌氧细菌分解作用,将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简单的有机酸,然后再将简单的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采用以厌氧发酵为核心的能源环保工程,是目前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最有效的方法。

集约化养殖场大多是水冲式清除畜禽粪便,粪便含水量高。

对这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厌氧消化法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占地少、负荷高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处理粪便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

它不但提供清洁能源(沼气),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燃料短缺和大量焚烧秸秆的矛盾,还能消除臭气,杀死致病菌和致病虫卵,解决了大型畜牧养殖场的禽畜粪便污染问题。

2.4禽畜粪便的肥料化利用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料。

施于农田后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作物的增产。

2.4.1直接施用畜禽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将畜禽粪便直接施用,或者简单堆沤后施用。

Bailey等研究表明新鲜猪粪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具有抑制和消除植物土传病害的功能。

因此,将新鲜的猪粪便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大田,既可以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又可以消除一些土壤中的病害。

这些直接施用的方法不需要很大的投资,操作简便,易于被农民接受和利用;但是由于畜禽粪便中水分含量高,大量施用时不方便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施用。

2.4.2堆腐后施用堆肥是在人为控制堆肥因素的条件下,根据各种堆肥原料的营养成分和堆肥过程中对混合堆料中碳氧比、颗粒大小、水分含量和pH值等要求,将计划中的各种堆肥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堆积,在好氧、厌氧或好氧.厌氧交替的条件下,对粪便进行腐解,作为有机肥施用。

2.4.3 微生物菌剂发酵后施用将经过选培的有益微生物菌剂加入到畜禽粪便中,通过微生物发酵堆腐而生成有机肥施用。

自然堆肥初期微生物量少,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繁殖起来,人工添加高效微生物菌剂可以调节菌群结构、提高微生物活性,从而提高堆肥效率、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堆肥质量。

3小结展望随着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禽畜粪便的危害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

对禽畜粪便的处理,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须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目前,对禽畜粪便的处理,主要分为从禽畜源头(饮食)上控制与对粪便后期利用处理两方面。

首先,从源头上,通过在禽畜日粮(饲料)中合理添加各种饲料添加剂(酶制剂、益生素、寡聚糖、中草药等)来控制粪便臭气及污染物质的排放;然后对于粪便后期的利用处理,主要分为:饲料化利用(青贮、干燥、生物分解、发酵处理等)、能源化利用(乙醇化、发电、生产沼气等)、肥料化利用(堆肥、生物发酵处理等)三方面。

另外,后期添加各种除臭剂(生物制剂、吸附剂、中和剂等)也能达到除臭的效果。

可以预料,禽畜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是今后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的方向,而通过各种生物方法对禽畜粪便处理利用,将是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必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产量品质的提高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主题